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漢中勉縣等地量身制定脫貧政策 讓脫貧見實效

漢中勉縣、寶雞扶風縣等地在脫貧攻堅工作中, 量身制定符合貧困戶條件的脫貧政策, 幫助貧困戶有效脫貧。

勉縣軍山鎮:產業“四帶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春耕時節, 去年加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貧困戶吳長清正在獼猴桃基地裡除草整地, 他告訴記者, 村裡地少, 外出打工人多、土地撂荒較為普遍, 去年, 村上成立了“用土地入股, 合作社以現金返還”的土地股份合作社, 他也加入其中, 並得到了一份工作。

勉縣定軍山鎮吳家灣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長陳紀全:“土地入股是每一畝為一股, 資金入股,

就是每股420元為一股。 目前合作社入股的股民是102戶, 其中貧困戶是28戶。 ”

這種用土地保底資金、務工收入、國家政策性補助和合作社利潤分紅的“一份土地四份收入”脫貧模式, 讓貧困戶吳長青增加了收入。

寶雞扶風:“合作社+協會+貧困戶” 實現脫貧可持續

在寶雞扶風, 結合當地縣域實際, 針對村裡無勞動力貧困戶量身定制脫貧計畫, 以“合作社+協會+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説明脫貧。

今年75歲的老田, 身體一直有病, 成了黃埔村的無勞動力貧困戶, 看到村上不少貧困戶都在發展雪桃種植產業, 他是乾著急沒辦法。 一籌莫展時, 縣鎮兩級幫扶幹部通過進村入戶調研, 決定將村上的60畝集體預留地, 流轉到村上的蔬菜瓜果專業合作社,

集中連片發展雪桃種植。 老田等11戶無勞動力貧困戶, 成為合作社成員, 負責田間巡查和看護。

扶風縣城關鎮黃埔村祥農蔬菜瓜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魯鎖俠:“這些無勞戶上了年紀, 身體也不好, 幹活幹不動, 從苗木提供、栽種、作物指導、銷售等方面, 都由我們合作社和協會來完成。 ”

通過這種“合作社+協會+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 扶風全縣已有90%近1.26萬戶貧困戶結合自身實際, 發展苗木、日光溫室大棚、養殖等產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