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計程車司機憶水性綿州:鐘靈毓秀,婉轉多姿,完爆蘇杭!

5年前, 西安的一個酒吧, 一姑娘問我來自哪裡。 我答南方, 再問, 遂答四川綿陽。 那姑娘笑, 綿陽也算南方?江南江南, 江之南方都是富庶之鄉文明之地, 綿陽能沾上什麼邊?言下之意, 你一個開計程車的, 也太無知了吧?

我原不想辯駁, 就如那晚西安對我, 無法想像這裡的人們還滑著慢三慢四的舞步, 在鄧麗君的歌聲中慢慢搖擺。 但還是告訴她, 對於你們這裡而言, 秦嶺之南都是南方, 況且我生在的那座南方城市, 別名“涪”, 是座依山傍水的城市, 那座城裡不但有三江環繞, 還有全國最大的城中人工湖——三江湖,

美若西子的仙海湖, 即使城內的每一處公園, 每一個小山凹裡, 都有大大小小的湖泊, 這個湖泊星羅棋佈的城鎮, 說是“東方威尼斯”也毫不為過。 “江湖縱橫又處南方, 如何不江南?”驚愕爬滿了姑娘的面容。

是的, 並不是滿街的米粉和長虹電器才是我作為綿陽人特有的驕傲,

只是不想“事未過去, 就已失蹤”, 綿陽實在是我生命敘述中不可繞開的城市, 何況它地處祖國西南而且城中又有江, 照樣“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西南也是南方, 綿陽是在涪江邊上的一座水城:城裡有湖, 城中有江, 一靜一動的水系, 讓綿陽一年四季內外氤氳鬱鬱蔥蔥, 而散落城中的井(如古井)、潭(如仙龍潭)、泉(如玉女泉)也是不勝枚舉。 夏日的傍晚, 搬張竹凳, 坐在湖邊釣釣魚、聊聊家常、吃吃西瓜, 那是老綿陽的生活;閒暇之余, 去江畔呼吸新鮮空氣, 或者沿著濱江綠道夜跑, 那是新綿陽人最愜意的享受。

所以愛水的綿陽人將城裡的大街小巷也以“水元素”來命名:高水、聖水、三江大道、濱江廣場、濱江路、涪濱路、涪翁路……

水城綿陽, 身居氣候濕潤, 自然環境優美的成都平原邊沿, 是一座美麗而魅力的宜居之城, 空氣中透著花香, 城市滿眼盡是綠色, 陽光燦爛而溫暖, 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綿陽有著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地理區位優勢, 有著三江蜿蜒流淌,

有著充足的雨水滋補。 說到底, 綿陽本身就是一位出自江南水雲間的女子, 鐘靈毓秀, 婉轉多姿。

有水又愛水, 綿陽人逐水而居的生活習性, 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睿智的開放商投其所好, 紛紛依江靠湖築巢, 造就了一座座臨水而居的優質大盤,

很好地滿足了人們對水的迷戀與獨愛。 如占盡一線江景資源的東原城、樹高•威尼斯、還有盡享8000米浩瀚三江的博雅•海潤廣場, 綿州水郡則索性落戶國家級濕地公園裡, 它們是綿陽人“枕水而居”, 尋求健康生活的完美歸宿。

其實, 綿陽人愛水自古而有。 在許許多多的水景樓盤附近, 近年來都陸續發掘出漢代甚至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從出土的文化遺存來看, 依江畔而居、捕魚打獵、喜歡吃螺、懂得製作陶器……4500多年前涪江岸邊原始居民的生活面貌一一展現。

4500多年僅是有據考證的,而在更早的年代,原始人類足跡遍佈涪江流域,我們無法想像,綿陽的先民如何游走勞作於江湖之間,不經意間留下這些歷史足記。

可以說,萬年來的涪江,就已是綿陽人賴以生存和繁衍的生命線。也可以說,對於這座只有2200多年建城歷史的古城,涪江是一條不可或缺的文明線索,記憶著連綿陽人都沒有記載的輝煌。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多希望綿陽當局對原規劃的三江會客廳,特別是城區的水上面積比杭州西湖面積還大的三江湖的旅遊、運動、文化早日打造成功,那個時候也可搖來烏篷船,泛舟涪江,在百轉千回的江流中驀然回首,或許伊人在岸邊憑欄凝望。

所以,綿州憶,這處是“江南”!

(原創作品,不得擅自轉載)

4500多年僅是有據考證的,而在更早的年代,原始人類足跡遍佈涪江流域,我們無法想像,綿陽的先民如何游走勞作於江湖之間,不經意間留下這些歷史足記。

可以說,萬年來的涪江,就已是綿陽人賴以生存和繁衍的生命線。也可以說,對於這座只有2200多年建城歷史的古城,涪江是一條不可或缺的文明線索,記憶著連綿陽人都沒有記載的輝煌。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多希望綿陽當局對原規劃的三江會客廳,特別是城區的水上面積比杭州西湖面積還大的三江湖的旅遊、運動、文化早日打造成功,那個時候也可搖來烏篷船,泛舟涪江,在百轉千回的江流中驀然回首,或許伊人在岸邊憑欄凝望。

所以,綿州憶,這處是“江南”!

(原創作品,不得擅自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