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南陽南召-楚風遺存:壯兮美兮,最是古老楚長城

鄉是什麼?故鄉是你走出半生, 依然魂牽夢縈的地方;是你出生或者長期居住的地方;是你的牽掛, 你的精神家園!

河南南陽, 是本文作者的故鄉, 這裡是楚漢文化的發源地, 《詩經》也描述過楚漢風雅, 女子粉黛羅綺;酒仙李白也描述過這裡的繁華;都說歷史從未斷代, 而這裡, 有段被稱為“中國長城之父”的楚長城, 也用它斑駁的遺存, 在訴說著那遠去的歷史。 懷著對家鄉的愛, 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 一起去聽聽來自楚長城的訴說......

楚風遺存:探訪中國最古老的長城

文/圖:武君

楚歌華語群星 - 中國古典樂欣賞-先秦 漢魏六朝

(此圖來源於網路,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

長城, 被稱為中華民族的脊樑, 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 提起長城, 人們首先想到的或是舉世聞名的北京八達嶺, 或是有著“天下第一關”美譽的河北山海關, 或是被稱為“萬里長城西起點”的甘肅嘉峪關……

其實, 我們熟知的這些雄關險隘, 都是明長城的傑作, 距今約有幾百年的歷史。 但作為中原王朝防禦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突襲的重大軍事工程, 長城的修築史可不僅僅開端於明代, 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

從那時起, 大凡統治中原地區的歷朝歷代, 都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修築長城。 這其中, 規模宏大、綿延萬里的秦長城、漢長城和明長城最為燦爛輝煌, 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書寫了華光四射的篇章。

但我們今天要說的, 卻是楚長城。 它或許不如秦長城那樣留下過淒美動人的故事、傳說, 也不如漢長城那樣被歷代文人墨客詠歎、抒懷過, 更不如明長城那樣功能完備、名揚天下, 但它在中國長城史上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說起長城的起源, 便不得不提到它。

春秋戰國時期, 諸侯國之間為爭奪霸權而相互攻伐, 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群雄逐鹿、戰火紛飛的年代, 長城的修築也隨之進入了第一個高潮期。 當時, 各諸侯國競相在邊境地區築起了長達數百、上千公里的“院牆”禦敵;而引領這股潮流的,

就是楚國。

修築於西元前七世紀的楚長城, 距今已有兩千六百多年的歷史, 在中國所有古長城遺址中歷史最為久遠, 被著名長城專家董耀會先生譽為“長城之父”。 在這個講究按資排輩的古老國度裡, 楚長城僅憑藉這一點, 就足以在各個時期的古長城中獨佔鰲頭。

(此圖來源於網路,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

根據著名古建專家羅哲文先生的研究成果, 楚長城大致可分為西線、北線、東線三大部分。 它西起湖北竹溪, 經河南鄧州、內鄉、南召、魯山、葉縣、方城、泌陽等地, 東入桐柏, 總長五百多公里, 整體輪廓呈“∩”形, 史書上稱之為“楚方城”。

其中, 南召縣境內散佈的諸多楚長城遺址, 是所有楚長城遺址中線路最長、關城最多、保存最好的一部分, 集中反映了楚長城的歷史形態和特徵。 而位於縣城西北板山坪鎮華山村的周家寨楚長城遺址, 更是典型中的典型。 今天, 我們要去探訪的, 就是這裡:

周家寨楚長城遺址,古稱“金鬥關”,是楚長城上的五大關城之一。整個關城依山而建,環繞于華山的六座山峰之上,全長二十餘公里,占地面積二十餘平方公里,包括外廓牆、內城牆和甕城三大部分。

走進周家寨楚長城遺址,首先看到的是這樣一截截殘破不全、斑駁古老的石城牆。城牆多採用當地的花崗岩幹壘而成,未使用灰漿等粘合物。但屹立兩千六百多年巋然不倒,足以說明楚長城的這種構造雖然原始、粗糙、簡單,但完全經得起風雨的洗蝕和歲月的考驗。

楚長城的斷裂面呈現出上窄下寬的梯形結構,目測上部寬約兩米,下部寬約三米,高約四米。這樣的梯形結構,有效增加了城牆的穩定性。

在幾截保存較為完好的楚長城遺址上,可以看到城牆的頂部修有鋸齒狀的垛口和瞭望孔,印證了這是一處用於軍事目的的古建築。

華山海拔八百余米,雖不算高,但荊棘密佈、陡峭難行。經過兩個小時的艱難跋涉後,我們終於登上了山頂。當抬頭看到兩座滄桑、古樸的石城堡近在咫尺時,瞬間激動、興奮不已。

兩座石城堡一大一小、互為犄角,聳立在華山的兩個山頭之上,相距不過百余米,共扼山間的凹形地帶。每座城堡皆開有西、南兩門;其中,西門內側不遠處修有石階,可以借此登上城頭;堡內中間有大堆山石,似乎是烽火臺。

站在峰頂,遠眺而去:整個周家寨楚長城遺址猶如一條蜿蜒曲折的巨龍,遊走在崇山峻嶺之間,雖然時隱時現、斷斷續續,但仍可感受到當年的壯觀與雄奇。

曾經無比輝煌的邊關古城,如今像一個功成名就、歸隱田園的老人一樣,寂然無聞於鄉村阡陌之中。凝視著這些飽經風霜的城堡,手撫著這些傷痕累累的城牆,冥冥之中,似乎穿過時空隧道、來到了兩千多年前:眼前仿佛浮現出一幅金戈鐵馬、群雄逐鹿的雄壯畫面,耳畔仿佛傳來了“大風起兮雲飛揚……”的蒼涼楚歌——懷古之情,油然而生。

也許,你會覺得:這種早期比較原始的楚長城並無太多美感可言,遠不如晚期登峰造極的明長城那樣巧奪天工、巍峨雄壯。但正如泰戈爾所說的那樣:“因殘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映射著古老的國度。”——正是因為有了楚長城的存在,才將有據可考的中國長城史追溯到了西元前七世紀;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無價之寶”。

更何況:山珍海味吃膩後,也會懷念童年的那碗紅薯飯;高樓大廈住膩後,總想回歸阡陌交錯、雞犬相聞的田園生活;濃妝豔抹的美女看膩後,還是覺得當年的“小芳”最清純……與複雜、精巧、講究的明長城相比,楚長城何嘗不是給了你一種簡單、質樸、粗獷的美感?

囿于本人長城學知識的極度匱乏,以及對中國古代史的一知半解,這種近乎於走馬觀花式的探訪,並不能對深藏奧秘與玄機的楚長城作出任何有價值的研究和論證,甚至連管中窺豹都算不上。

但正如羅哲文先生在一首詩中說的那樣:“今朝足探南召境,振臂歡呼上古垣。”,能夠追尋先生的足跡,親自登上中國最古老的長城,這件“壯舉”足以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自豪不已。

不知不覺中,天色已晚。帶著對楚長城的依依不捨和意猶未盡,我們踏上了歸途。一路上,這些生機勃勃的綠葉和姹紫嫣紅的春花,不僅讓古老、滄桑的楚長城重新煥發了活力和光彩,也讓我們的心情輕鬆、明快了起來。

夜幕降臨時,我們回到了原點。車廂的電臺裡突然傳來了這首空靈、悠揚的《楚歌》:“煙雨蒙兮,花又開,夢回走上小樓臺。我的心,在雲外,每當明月爬上來,盡是故鄉風采。狂雨催我離家千裡外,歲月把我容顏改,故鄉回憶永遠在心懷……”

是的,南召——不僅有著中國最古老的楚長城,更是生我養我的故鄉。兩千多年前,我不知道我的祖先在哪裡;但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楚國今天仍然存在的話,那麼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楚人”。此時此刻,我可能正站在“金鬥關”的城頭上,身披鎧甲、手持金戈,和其他戍邊的將士們一道,守護著身後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

何其壯兮,楚長城!何其美兮,我故鄉!

圖文:武君

來源:中國國家旅遊雜誌

周家寨楚長城遺址,古稱“金鬥關”,是楚長城上的五大關城之一。整個關城依山而建,環繞于華山的六座山峰之上,全長二十餘公里,占地面積二十餘平方公里,包括外廓牆、內城牆和甕城三大部分。

走進周家寨楚長城遺址,首先看到的是這樣一截截殘破不全、斑駁古老的石城牆。城牆多採用當地的花崗岩幹壘而成,未使用灰漿等粘合物。但屹立兩千六百多年巋然不倒,足以說明楚長城的這種構造雖然原始、粗糙、簡單,但完全經得起風雨的洗蝕和歲月的考驗。

楚長城的斷裂面呈現出上窄下寬的梯形結構,目測上部寬約兩米,下部寬約三米,高約四米。這樣的梯形結構,有效增加了城牆的穩定性。

在幾截保存較為完好的楚長城遺址上,可以看到城牆的頂部修有鋸齒狀的垛口和瞭望孔,印證了這是一處用於軍事目的的古建築。

華山海拔八百余米,雖不算高,但荊棘密佈、陡峭難行。經過兩個小時的艱難跋涉後,我們終於登上了山頂。當抬頭看到兩座滄桑、古樸的石城堡近在咫尺時,瞬間激動、興奮不已。

兩座石城堡一大一小、互為犄角,聳立在華山的兩個山頭之上,相距不過百余米,共扼山間的凹形地帶。每座城堡皆開有西、南兩門;其中,西門內側不遠處修有石階,可以借此登上城頭;堡內中間有大堆山石,似乎是烽火臺。

站在峰頂,遠眺而去:整個周家寨楚長城遺址猶如一條蜿蜒曲折的巨龍,遊走在崇山峻嶺之間,雖然時隱時現、斷斷續續,但仍可感受到當年的壯觀與雄奇。

曾經無比輝煌的邊關古城,如今像一個功成名就、歸隱田園的老人一樣,寂然無聞於鄉村阡陌之中。凝視著這些飽經風霜的城堡,手撫著這些傷痕累累的城牆,冥冥之中,似乎穿過時空隧道、來到了兩千多年前:眼前仿佛浮現出一幅金戈鐵馬、群雄逐鹿的雄壯畫面,耳畔仿佛傳來了“大風起兮雲飛揚……”的蒼涼楚歌——懷古之情,油然而生。

也許,你會覺得:這種早期比較原始的楚長城並無太多美感可言,遠不如晚期登峰造極的明長城那樣巧奪天工、巍峨雄壯。但正如泰戈爾所說的那樣:“因殘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映射著古老的國度。”——正是因為有了楚長城的存在,才將有據可考的中國長城史追溯到了西元前七世紀;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無價之寶”。

更何況:山珍海味吃膩後,也會懷念童年的那碗紅薯飯;高樓大廈住膩後,總想回歸阡陌交錯、雞犬相聞的田園生活;濃妝豔抹的美女看膩後,還是覺得當年的“小芳”最清純……與複雜、精巧、講究的明長城相比,楚長城何嘗不是給了你一種簡單、質樸、粗獷的美感?

囿于本人長城學知識的極度匱乏,以及對中國古代史的一知半解,這種近乎於走馬觀花式的探訪,並不能對深藏奧秘與玄機的楚長城作出任何有價值的研究和論證,甚至連管中窺豹都算不上。

但正如羅哲文先生在一首詩中說的那樣:“今朝足探南召境,振臂歡呼上古垣。”,能夠追尋先生的足跡,親自登上中國最古老的長城,這件“壯舉”足以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自豪不已。

不知不覺中,天色已晚。帶著對楚長城的依依不捨和意猶未盡,我們踏上了歸途。一路上,這些生機勃勃的綠葉和姹紫嫣紅的春花,不僅讓古老、滄桑的楚長城重新煥發了活力和光彩,也讓我們的心情輕鬆、明快了起來。

夜幕降臨時,我們回到了原點。車廂的電臺裡突然傳來了這首空靈、悠揚的《楚歌》:“煙雨蒙兮,花又開,夢回走上小樓臺。我的心,在雲外,每當明月爬上來,盡是故鄉風采。狂雨催我離家千裡外,歲月把我容顏改,故鄉回憶永遠在心懷……”

是的,南召——不僅有著中國最古老的楚長城,更是生我養我的故鄉。兩千多年前,我不知道我的祖先在哪裡;但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楚國今天仍然存在的話,那麼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楚人”。此時此刻,我可能正站在“金鬥關”的城頭上,身披鎧甲、手持金戈,和其他戍邊的將士們一道,守護著身後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

何其壯兮,楚長城!何其美兮,我故鄉!

圖文:武君

來源:中國國家旅遊雜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