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終於找到你,我的底盤……還好沒放棄……

灰熊式突擊炮是二戰時期德國開發的一款自走跑, 正式名稱為IV號突擊坦克。 雖然“灰熊”聽起來像是希特勒動物園之一, 但並非德軍正式名稱,

而是由盟軍取的。 以步兵支援為目的, 根據IV號坦克的底盤為基礎所製造。

在灰熊出現之前, 以坦克底盤上搭載步兵炮的各種自走炮在防禦力方面都很蛋疼。 那三突子呢?攻擊力數值低了點, 不適合做步兵的火力支援。

在一號、二號、三號坦克底盤基礎上開發均以失敗告終, 接下來得輪到四號了, 灰熊也就這麼出現了, 再將43式突擊榴炮裝載于固定戰斗室中。

灰熊和之前33B相比, 有了更厚重的裝甲。 在初期、中期型中, 車內配有MG34機槍和MP40衝鋒槍, 可以從艙口、戰鬥機左右斜前方和後面槍口來發射, 應對敵方步兵的肉搏攻擊。

由於主炮的搭載位置和厚重的前部裝甲導致他頭重腳輕。 更因為沒有炮塔, 為了瞄準必須讓車體左右旋轉, 這又導致其傳動系統和變速箱的負荷也較大, 容易出故障。

從1943年12月正式開始全速生產, 包括新生產和回收底盤改裝在內, 一共有298輛。

初期的幾個缺點解決之後, 證明了灰熊式是極為優秀的火力支援車輛。 配備他的部隊在二戰後期被當做救火隊, 使用在敵軍攻擊最激烈的戰場。

本篇中的模型為中期型,從1943年12月起開始生產。使用厚度80mm車體前方下部裝甲的四號H型底盤,搭載了新型輕量化的主炮,並廢棄了駕駛用直視觀測窗,改用潛望鏡查看前方狀況。

模型塗裝上採用常規的黃棕迷彩,配了兩個祖國版樹脂兵人,順勢又做了個落葉林地台,主要表現大戰後期西線的一個戰鬥間隙場景。

模型作者 唐三藏cl

使用在敵軍攻擊最激烈的戰場。

本篇中的模型為中期型,從1943年12月起開始生產。使用厚度80mm車體前方下部裝甲的四號H型底盤,搭載了新型輕量化的主炮,並廢棄了駕駛用直視觀測窗,改用潛望鏡查看前方狀況。

模型塗裝上採用常規的黃棕迷彩,配了兩個祖國版樹脂兵人,順勢又做了個落葉林地台,主要表現大戰後期西線的一個戰鬥間隙場景。

模型作者 唐三藏c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