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明末蒙古草原各部情況分析

明代末年, 我國北方蒙古族以大漠為中心, 分為三大部分。

在大漠以南各部稱為漠南蒙古, 屬於這部分的有:科爾沁、劄賚特、杜爾伯特、巴林、劄嚕特、奈曼、喀爾喀、茂明竅、烏拉待、喀喇沁、烏珠穆沁、察哈爾、土默特、鄂爾多斯等部。

他們的分佈地區“東接盛京、黑龍江, 西接伊犁東路, 南至長城, 北逾絕漠, 袤延萬餘裡”。

大漠以北, 稱為喀爾喀蒙古, 其屬有車臣汗、土謝圖汗、三音諾顏、劄薩克圖汗等部, 分佈地區, “東至黑龍江呼倫貝爾城(今內蒙古自治區境), 南至瀚海, 西至阿爾臺山(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 北至俄羅斯”。

大漠以西各部稱為漠西蒙古, 即衛拉特蒙古, 屬於此部分的有準噶爾部、和碩特部、土爾扈特部、杜爾伯特部、輝特部。 其分佈地區東自阿爾泰山, 西至伊黎河流域。

上述蒙古各部大多逐水草而居, 從事遊牧的畜牧業經濟, 政治上處於互不統屬的狀況。 各部落封建主之間, 為了掠奪牲畜、土地和財產、爭奪統治地位, 常常發生矛盾, 互相殺戮、征伐, 他們為了憑藉後金政權實力的支持, 保護自己, 壯大自己, 免于為對方所統治和奴役, 16世紀起就紛紛和後金政權建立聯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