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今日入汛!今年暴雨、颱風、高溫等對湖州影響如何?

小布從2017年市防指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獲悉, 4月15日起湖州正式進入為期6個月的汛期。

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 近年來我省流域性強降雨、局地突發強降雨、超強颱風等極端天氣明顯增多。 預計我市今年梅汛期降水量正常、強對流天氣偏多、夏季高溫偏重, 颱風尤其是秋颱風嚴重影響的概率較大。

暴雨、颱風、高溫……貌似一個也不會少, 那麼我市防汛防颱抗旱形勢如何?

防洪是流域性問題, 受上下游、周邊環境影響很大, 周邊環境仍然不利。 東苕溪上游要承接杭州青山水庫下泄的大量洪水, 對東苕溪沿線和東部杭嘉湖平原造成較大防洪壓力;下游太湖排水通道專案還處在謀劃階段, 汛期太湖水位依然居高難下, 對我市造成較大頂托、倒灌影響。 東南方向與蘇州、嘉興交界的河道斷面明顯縮窄, 我市洪水外排受到一定限制。

我市總體防禦能力依然較弱。

三大流域中, 苕溪流域的西苕溪和東苕溪西岸仍在整治中, 防洪標準僅10-20年一遇, 水庫仍有10%存在病險;東部平原澇水外排不暢, 仍有近一半的圩區防洪標準尚未達標;長興平原與太湖直接相通, 太湖洪水倒侵現象嚴重。

今年還有一些特殊情況, 在建工程多, 苕溪清水入湖和擴大南排工程將跨汛施工;具有重要防洪功能的賦石、泗安兩座大中型水庫正實施除險加固;面廣量大的“五水共治”水利專案、剿滅劣Ⅴ類水工程將鋪開建設, 建設過程中“老堤破壞、新堤未建”, 防禦能力更顯薄弱。

為確保今年防汛防颱抗旱安全, 我市對今年“三防”工作進行了專題部署

在水利工程方面, 我市將加快推進列入全省“百項千億”的20項防洪排澇骨幹水利工程,

同時對重要水庫、堤防、閘站, 落實專人值守、巡查及養護。 強降雨和高水位期間, 將實行24小時駐庫值守、巡堤查險。 另外, 繼續加強水雨情監測、預報和會商, 科學調度水利工程, 最大程度發揮減災作用。

在人員轉移方面, 強風暴雨前, 將實行拉網式逐鄉、逐村、逐戶排查。 重點是加強 “病險水庫山塘影響區、低窪易澇區、山洪和地質災害易發區、旅遊景區、薄弱堤段、險工險段、危舊房、航運船隻”等重點區域排查, 確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必要時將依法採取停工、停課、休市、封路、關閉景區和強制轉移等措施, 確保人員安全。

在城市排澇方面, 目前, 我市中心城區和5個縣級城市城防標準都達到了50年一遇以上, 能夠有效防禦外水的入侵。

在主汛前再次全面排查排水管網、水閘、泵站等城市防洪排澇設施, 地下車庫、地下商場、地下配電站等地下空間設施, 以及立交橋、低窪易澇常災區等薄弱地段, 提前落實好應急排澇的責任和設施, 將洪澇災害對城市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在地質災害方面, 根據國土部門前階段排查, 我市還存在地質災害隱患點160處。 利用主汛前的有限時間, 加大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地質災害易發區、不穩定斜坡和人員密集區的再排查力度, 全面掌握、即時監控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 特別是對已知的160個地災隱患點, 要逐一落實責任人加強監測。

在基層體系方面, 將圍繞“視覺化、資訊化、標準化”開展新一輪規範化建設, 推進防汛防颱形勢圖編制和宣傳,

使防汛預案“圖表化”。 同時, 充分應用省級基層防汛防颱體系資訊管理平臺, 及時動態調整基層防汛責任人, 並對責任人到崗履職情況實行痕跡化管理, 形成一張“資訊無空白、管理無死角”的基層防汛防颱體系監管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