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女人如何工作、教育孩子又不廢詩書?|趣思考

水姐/文

彤管, 指的是古代女史用以記事的杆身漆朱的筆, 也泛指女子文墨之事;箴管, 指的是縫綴之事。 古代的女子, “彤管”與“箴管”並陳的,

也是蠻多例子的。

傳統文化, 是兩會的熱門字眼。 其實, 我有一個感覺, 說出來大家別介意, 女性是傳統文化復興的最重要的角色。 如今, 大部分男人女人都一起在外打拼, 守著家照顧孩子教育下一代的那部分任務都紛紛外包, 中國的傳統文化首先是根植於家庭的。 女性的解放, 代表了生產力的解放, 是進取的力量, 同時, 她們作為守望的功能在降低, 而傳統文化, 主要靠代代相傳的守望。

《見字如面》、《朗讀者》這樣的欄目, 將個人化研讀的溫情安寧的私人空間的清新淡雅之事變成了一場喚醒公眾的文藝清流運動。 這類節目明顯反證了互聯網的喧囂浮躁。 《見字如面》裡, 歸亞蕾讀了顧若璞寫給兩個兒子的信《分家,

是為了讓你們瞭解持家、處世的不易》。 顧若璞被認為是《紅樓夢》裡面賈母的原型。

如今, 做一個女人著實不易。 職場上拼命, 生養孩子也得拼命。 女強人這個稱呼早就過氣、女漢子成了新時代的物種。 然而, 大部分女漢子的內心是孤獨的, 也是渴望回歸寧靜的。

女人是一家人的心靈支柱, 她自己沒有自己豐富而寧靜的內心世界是萬萬不行的。 而廣義的“詩書”, 大抵代表內心的靜態的表達方式, 有些掙扎的慰藉, 有些無用的靈魂, 有些超脫世俗之情懷。

回到顧若璞, 其實勝於如今任何一個女漢子。 她一個明末清初的女人, 15歲結婚, 28歲開始守寡, 自己帶大兩個兒子, 操持夫家家業, 寫詩寫到90歲, 無疾而終。 走南闖北結交各方才媛的沈善寶編撰的《名媛詩話》介紹的第一位女詩人, 就是顧若璞, 寫道:和知早寡, 待舅孝, 訓子嚴。 暮年纂黃氏宗譜, 立義田, 年就是無疾而終。 節行文章為吾鄉閨秀之冠, 惜文集早經散佚。

顧若璞出生在書香門第。 她的父親顧友白是晚明上林苑署丞, 詩文都不錯。

按照六神磊磊的寫法, 顧若璞自己一家都是文藝界(詩文、書畫、詞賦、考證)的原創號, 一些還是大V, 比如顧若璞的胞弟顧若群有七個子女, 都很會寫, 而且他的外孫、外孫女、孫女們都是優秀的詩人。 顧若璞的夫家同樣也是文學世家, 她公公黃汝亨善寫散文遊記, 還寫得一手好行草, 當過江西布政參議(從四品官員, 相當於如今的正廳級幹部)。 黃茂梧, 顧若璞的丈夫, 也寫得一手好文章。 黃修娟, 顧若璞的小姑子, 也是七歲能彈琴, 八歲能作詩。 想想看, 換到如今, 這簡直是一個自媒體天然矩陣, 古代的人真風雅, 開party都是詩酒聚會, 一個家庭就可以造作一場自媒體峰會。

顧若璞15歲(及笄之年)嫁給黃茂梧。 婚後幾年生活還是很溫馨的, 一起遊玩一起作詩。

黃茂梧小時候隨父親黃汝亨結識了太多社會名流, 長大後一心想要功名, 第三次科舉未中之後便生了大病, 吐血了依然堅持學習, 終於英年早逝。 丈夫考學的時候她能做的就是竭心盡力照顧扶持。 同時, 家裡的生活日漸艱苦。 她丈夫死的時候, 大兒子黃燦8歲, 小兒子黃煒6歲, 公公去了江西當督學, 父母兄弟都不在身邊, 她也曾每天惴惴不安。 但作為黃家的大媳婦, 她要主持生產, 維持家人生計, 又要研讀家中藏書, 為教育兒子們積累知識。 但這都不妨礙她的優雅心態, 為了給兒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 她特地去西湖斷橋邊建造一隻讀書船。

沒過幾年, 顧若璞的父母和公公也相繼離世。 生活重壓沒有把她壓垮, 她反而行動力更強大了。編宗譜、立祭田等等家裡該承擔的,不該承擔的她都承擔下來。整整操持家業26年。等到兩個孩子成家立業,她讓他們分家獨立。她寫了《與二子析產書》(又稱《示諸兒》,就是上文翻譯成白話文的《分家,是為了讓你們瞭解持家、處世的不易》)。她的孩子們後來都成為研究蘇洵的專家,她的《臥月軒稿》的編撰也是兩個兒子送她的60歲賀禮。

她能處理家族大事。她的公公黃汝亨曾稱讚過魏忠賢祠堂的建築,好事者添油加醋把這件事呈報給崇禎皇帝,企圖干預黃家子孫蔭襲官爵。顧若璞聽後以大兒子黃燦的名義,寫了一封千言書,請鄉紳公開宣讀。她與閨蜜談的是河槽、屯田、馬政、邊備等大計(換到如今就是影響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的大事,比如今天的薩德問題);她的兒孫輩們在她的影響下都能拈韻寫詩,她的兒媳婦丁玉如能和兒子黃燦談天下大事;晚年她被稱為“黃佛兒”,對清初女性詩人社團蕉園詩社成立和成長關懷備至。家庭、社交、公眾角色,她都有了。其實,我們現在好多人所謂的獨立女性,都是犧牲家庭為代價的。而她這樣的才是完整的獨立女性。獨立人格、獨立女性,晚明就有風潮了。

女人的一生要遇到的事情太多,而且很多過於被動。被動地接受親人的離去,孩子的來臨。以前的女人還得被動地接受一個陌生人當自己的丈夫。很多事情,都沒有準備好,想好,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工作與生活。如何工作、教養孩子,還有自己的私人空間靜靜心?這也是我一直在想的問題。就顧若璞而言,讀書弄文是持家教子之暇的餘事,她也能做到極致。女人生來有兩個特質,一是細膩,二是韌勁。這兩個對於人事變遷、滄海桑田特別有用。煩惱即菩提,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總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工作、教養孩子等事是對外的,讀書寫字等事是修煉自己的。內外兼修的道路上,女人其實最要緊的是處理情緒問題和時間規劃問題。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無論如何,工作一直要繼續,孩子總會長大,所謂工作也不僅是養家糊口,所謂育人皆為育己,換個如今最紅的詞,修為,那都是自己的。

處理愛恨情仇、離愁別恨甚至是生離死別這些情緒問題,古代婦女應該是比現代婦女苦悶的多,根據顧若璞的啟示,可以有幾條道路:

一是,追求顏值和思想共生的環境和事物,並且描寫表達它們。比如顧若璞寫過的春天是這樣的——“飛英繚亂點窗紗,故與殘妝鬥顏色。清流濺石聲泠泠,煮茗披幃曳杖聽。”女性很容易夠到婉約雅致的心情,足夠細膩可以捕捉環境裡讓自己動心的東西。景色本是最宜人的一種色相。那麼多人愛拍文藝的圖分享朋友圈,其實也是這個道理,寄寓情感是生而為人的需求。

二是,讀歷史,歷史能讓人找到一個轉換現實的出口。那些對古人、古史的想像和感慨可以讓人有跨越時空的體會。盛衰、有無的感慨最容易讓人超脫,也容易讓人有眼界、胸懷。(比如顧若璞寫過“六出奇謀美丈夫,只今尺土姓劉無。一聲長嘯月西墜,驚起慈鳥愁鷓鴣。”(《臥月軒稿》卷二,寫的是陳平助劉邦智勝項羽。其實,詩就是對各種事物理解後的短小美好的記錄)在大歷史中,家庭瑣事,人際關係煩惱不過就是小小的波瀾,雞毛蒜皮,若有忽略之心,那便是親證超然的。

三是,用古調改編唱唱歌,唱給孩子聽也唱給自己聽。孩子小,哄孩子的很多時候,需要一種又一種調子,不妨多學習多練練,脫口而出的旋律是深入骨髓浸養自己的方式。有一種說法,任何道路都通向音樂。擬古,也是一種情懷,類似於改編古代的東西為我所用,古人的歌謠,今天也可以排遣苦悶。

四、多跟人聊聊這個時代與天下大事。都說生活是一種苟且,詩和遠方不知道在哪裡。我總覺得並不一定要物理的遠方才是遠方。深遠之事,想去想透徹的還是很多的。與家人可以聊,與閨蜜可以聊。時代、天下,也並不遙遠。如今,愛國這個詞,被某些自媒體和遇到事情只會打砸搶燒的吃瓜群眾給褻瀆了。它本該是一種從小被訓練的情懷,是才情的高級形式,才情乃才華和情誼,用自己的才華去奉獻國家情誼是愛國。

五、就算再忙,也要給自己一兩分鐘閒適的情懷。就是無論生活再瑣碎,也可以任憑自己漫想隨感。清新淡雅很適合這個年代的審美。萬事萬物都有生機,有點兒陶柳心情(陶淵明、柳宗元),用某種歸隱的心情沖淡現實的淤泥之畫。情懷是情感和懷抱,情感經常動盪,懷抱才安定和溫暖。

六、要有游離的心,逃離一會兒世俗。古代女子都有點佛學、道學的修養。幻想是一種對於生活精緻的彌補。幻想的高度可以轉化成編劇能力。古代崇尚游仙,顧若璞當時首創將講遊仙引入悼亡詩,是自我開解,是將淒風苦雨變成空靈美妙的轉化器,也是特殊的情感交流方式。崇尚極簡主義,調和自己的思想。投入自己的小生活,不被外界干擾。

情懷有很多種,其實這些都是情懷的類型。

至於科學規劃時間,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子必備的能力之一,統籌事務,井井有條。所以事在人為,作為一個剛生孩子,保持著工作、帶孩子、讀書寫字的人來說,在探索的道路上,與各位婦女共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她反而行動力更強大了。編宗譜、立祭田等等家裡該承擔的,不該承擔的她都承擔下來。整整操持家業26年。等到兩個孩子成家立業,她讓他們分家獨立。她寫了《與二子析產書》(又稱《示諸兒》,就是上文翻譯成白話文的《分家,是為了讓你們瞭解持家、處世的不易》)。她的孩子們後來都成為研究蘇洵的專家,她的《臥月軒稿》的編撰也是兩個兒子送她的60歲賀禮。

她能處理家族大事。她的公公黃汝亨曾稱讚過魏忠賢祠堂的建築,好事者添油加醋把這件事呈報給崇禎皇帝,企圖干預黃家子孫蔭襲官爵。顧若璞聽後以大兒子黃燦的名義,寫了一封千言書,請鄉紳公開宣讀。她與閨蜜談的是河槽、屯田、馬政、邊備等大計(換到如今就是影響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的大事,比如今天的薩德問題);她的兒孫輩們在她的影響下都能拈韻寫詩,她的兒媳婦丁玉如能和兒子黃燦談天下大事;晚年她被稱為“黃佛兒”,對清初女性詩人社團蕉園詩社成立和成長關懷備至。家庭、社交、公眾角色,她都有了。其實,我們現在好多人所謂的獨立女性,都是犧牲家庭為代價的。而她這樣的才是完整的獨立女性。獨立人格、獨立女性,晚明就有風潮了。

女人的一生要遇到的事情太多,而且很多過於被動。被動地接受親人的離去,孩子的來臨。以前的女人還得被動地接受一個陌生人當自己的丈夫。很多事情,都沒有準備好,想好,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工作與生活。如何工作、教養孩子,還有自己的私人空間靜靜心?這也是我一直在想的問題。就顧若璞而言,讀書弄文是持家教子之暇的餘事,她也能做到極致。女人生來有兩個特質,一是細膩,二是韌勁。這兩個對於人事變遷、滄海桑田特別有用。煩惱即菩提,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總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工作、教養孩子等事是對外的,讀書寫字等事是修煉自己的。內外兼修的道路上,女人其實最要緊的是處理情緒問題和時間規劃問題。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無論如何,工作一直要繼續,孩子總會長大,所謂工作也不僅是養家糊口,所謂育人皆為育己,換個如今最紅的詞,修為,那都是自己的。

處理愛恨情仇、離愁別恨甚至是生離死別這些情緒問題,古代婦女應該是比現代婦女苦悶的多,根據顧若璞的啟示,可以有幾條道路:

一是,追求顏值和思想共生的環境和事物,並且描寫表達它們。比如顧若璞寫過的春天是這樣的——“飛英繚亂點窗紗,故與殘妝鬥顏色。清流濺石聲泠泠,煮茗披幃曳杖聽。”女性很容易夠到婉約雅致的心情,足夠細膩可以捕捉環境裡讓自己動心的東西。景色本是最宜人的一種色相。那麼多人愛拍文藝的圖分享朋友圈,其實也是這個道理,寄寓情感是生而為人的需求。

二是,讀歷史,歷史能讓人找到一個轉換現實的出口。那些對古人、古史的想像和感慨可以讓人有跨越時空的體會。盛衰、有無的感慨最容易讓人超脫,也容易讓人有眼界、胸懷。(比如顧若璞寫過“六出奇謀美丈夫,只今尺土姓劉無。一聲長嘯月西墜,驚起慈鳥愁鷓鴣。”(《臥月軒稿》卷二,寫的是陳平助劉邦智勝項羽。其實,詩就是對各種事物理解後的短小美好的記錄)在大歷史中,家庭瑣事,人際關係煩惱不過就是小小的波瀾,雞毛蒜皮,若有忽略之心,那便是親證超然的。

三是,用古調改編唱唱歌,唱給孩子聽也唱給自己聽。孩子小,哄孩子的很多時候,需要一種又一種調子,不妨多學習多練練,脫口而出的旋律是深入骨髓浸養自己的方式。有一種說法,任何道路都通向音樂。擬古,也是一種情懷,類似於改編古代的東西為我所用,古人的歌謠,今天也可以排遣苦悶。

四、多跟人聊聊這個時代與天下大事。都說生活是一種苟且,詩和遠方不知道在哪裡。我總覺得並不一定要物理的遠方才是遠方。深遠之事,想去想透徹的還是很多的。與家人可以聊,與閨蜜可以聊。時代、天下,也並不遙遠。如今,愛國這個詞,被某些自媒體和遇到事情只會打砸搶燒的吃瓜群眾給褻瀆了。它本該是一種從小被訓練的情懷,是才情的高級形式,才情乃才華和情誼,用自己的才華去奉獻國家情誼是愛國。

五、就算再忙,也要給自己一兩分鐘閒適的情懷。就是無論生活再瑣碎,也可以任憑自己漫想隨感。清新淡雅很適合這個年代的審美。萬事萬物都有生機,有點兒陶柳心情(陶淵明、柳宗元),用某種歸隱的心情沖淡現實的淤泥之畫。情懷是情感和懷抱,情感經常動盪,懷抱才安定和溫暖。

六、要有游離的心,逃離一會兒世俗。古代女子都有點佛學、道學的修養。幻想是一種對於生活精緻的彌補。幻想的高度可以轉化成編劇能力。古代崇尚游仙,顧若璞當時首創將講遊仙引入悼亡詩,是自我開解,是將淒風苦雨變成空靈美妙的轉化器,也是特殊的情感交流方式。崇尚極簡主義,調和自己的思想。投入自己的小生活,不被外界干擾。

情懷有很多種,其實這些都是情懷的類型。

至於科學規劃時間,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子必備的能力之一,統籌事務,井井有條。所以事在人為,作為一個剛生孩子,保持著工作、帶孩子、讀書寫字的人來說,在探索的道路上,與各位婦女共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