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紅旗9並非S-300仿製型:領先半代,戰力甩S-300一條街

前不久, 紅旗-9再度擊敗俄S-300和美國“愛國者”, 奪得中東某富國的大單。 從前幾年參加土耳其打靶競標, 到這次二度實彈打靶競標, 紅旗-9均取得了領先的成績。

紅旗-9的實力不是吹出來的, 是靠真槍實彈打出來的。 事實上, 紅旗-9的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 宣傳一直比較保守, 其真實戰力要比大名鼎鼎的俄制S-300足足領先至少半代。

紅旗-9領先S-300半代

許多媒體都稱“紅旗-9是S-300的仿製型號”, 其實這是一種誤傳, 紅旗-9的確使用了部分俄羅斯的技術, 但紅旗-9絕不是S-300的仿製型號。 比如最核心的部分——紅旗-9採用的是主動雷達制導系統, 而S-300全系列導彈使用的都是末段TVM制導系統, 即使S-400採用的48N6E2/E3導彈, 也一樣是採用的TVM制導系統。 因此紅旗-9在多目標攻擊能力、抗干擾能力及協同交戰能力等方面要優於S-300、甚至是S-400。 綜合來說, 紅旗-9要領先S-300至少半代, 真實戰力甩S-300一條街。

紅旗-9以防空導彈旅為作戰單位,

導彈發射營是基本作戰單元, 1個完整的紅旗-9旅級作戰單位由6個導彈發射營組成, 1個營由1輛營級控制車、1輛制導雷達車、4-8輛四聯裝防空導彈發射車、電源車等組成, 每個營有16-32枚備射彈。 導彈發射營具備獨立作戰能力, 可以完成從發現目標到攔截的全過程。 而旅級單位還有一輛旅級指揮車, 用於接收上級指揮所下達的作戰命令, 向下傳達作戰命令, 分配射擊目標。 必要的時候, 旅級指揮車還可以直接配備給導彈發射營, 提高導彈發射營與上級指揮所的資訊交換能力, 形成戰術單元和火力單元的雙重指揮體系。

紅旗-9中遠端防空導彈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相控陣制導雷達, 相控陣雷達的優點就是採用電子掃描,

波束轉換迅速、快捷, 掃描精度高, 發現目標後可以迅速調轉波束回波再次掃描目標進行確認, 從而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反應能力, 目標確認、關聯迅速, 特別適合對付高速機動的目標和集群目標。 根據相關資料, 相控陣雷達系統在導彈備射狀態下, 從發現目標到發射導彈攔截只需要10秒鐘, 而傳統機械掃描雷達需要3次掃描才能確認目標, 這樣的話, 雷達確認較慢, 關聯時間過程較長, 缺乏對付多目標的能力, 難以適應新時期戰場環境的要求, 這也是為什麼新世紀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如“愛國者”-3、S-400、紅旗-9等裝備相控陣雷達的根本原因。

憑藉先進的相控陣雷達, 紅旗-9導彈系統具備優良的多目標攻擊能力, 一部制導雷達車可以為16枚導彈提供制導,

考慮到通常需要發射2枚導彈攻擊1個目標, 以提高命中概率, 那麼紅旗-9防空導彈的1個發射營可以同時發射、制導16枚導彈攻擊8個目標, 這樣一個作戰旅大約就可以抗擊48個目標, 這個大大指標優於美國的愛國者-3和俄羅斯的S-300。 一般認為S-300可以同時制導12枚導彈攻擊6個目標, 愛國者-3只能同時制導9枚導彈攻擊3個目標。

紅旗9導彈採用最新設計

紅旗-9系統採用的防空導彈沒有彈翼、前面細後面粗, 呈現細長圓錐狀, 這是新一代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典型的設計, 這種導彈的設計優點就在於具備較快的速度和較好的機動性能。 我們知道第三代防空導彈射程較遠, 因此需要導彈具備較高的速度能夠迅速抵達預定攔截點攻擊目標, 同時第三代防空導彈一般都要求具備攔截戰術彈道導彈的能力, 也對導彈的回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於導彈來說, 隨著速度的提高, 彈身對於升力的貢獻會增加, 彈翼相應的需要縮小, 特別是在大攻角狀態下, 因此現代遠端防空導彈索性取消了彈翼,而將整個彈體作為升力面,只在彈尾配備必要的舵面,形成現在的無翼導彈佈局。

無翼導彈佈局的優點就是速度快,像第三代防空導彈的速度普遍達到或者超過6馬赫,相比較之下早期的防空導彈最大速度很難超過3馬赫,導彈的超載特性較好,舵面效率高,因此導彈的高速及機動性能較好。同時沒有了彈翼,導彈的結構也比較簡單、工藝性能好,橫向尺寸小,便於裝入各種發射裝置,尤其是垂直發射系統,這在垂直發射系統大行其道的今天,顯然是非常必要的。

根據中國官方的資料,紅旗-9防空導彈長度大約為6.51米,發射重量大約1600公斤,最大射程約125公里,最大射高18000米。紅旗-9對付空對地導彈這樣的目標的射程範圍為7-50公里,射高為1000-18000米;對付巡航導彈的射程範圍為7-15公里,最低射高25米;對付彈道導彈的射程範圍為7-25公里,射高2000-15000米。從這些指標來看,紅旗-9要優於“愛國者-3”,也要優於俄羅斯的S-300PMU。不過最遠射程比S-300PMU-1採用的48N6E導彈略低,48N6E導彈最大射程150公里。

攔截巡航導彈、反艦導彈手到擒來

前面說過,S-300PMU-1/2導彈採用的制導方式為指令加中繼慣導加末段TVM制導方式,導彈接收到目標反射回來的無線電波之後,傳遞給地面制導雷達(車),由後者進行計算再發給導彈,這樣的優點是導彈結構比較簡單,但是制導雷達壓力較大,特別是在對付多目標的情況下,可能造成顧此失彼,影響系統的反應,降低整個系統抗擊多目標的能力,而紅旗-9的導彈採用指令加中繼慣性加末段主動雷達制導方式,導彈距離目標越近,雷達信號回波能力越強,制導精度也越高,另外制導雷達只負責中繼彈道修正即可,目標進入導彈末段制導雷達的作用範圍就會被自動鎖定,因此降低了地面制導雷達的工作壓力,提高了對付多目標的能力。

末段主動雷達制導最大的優點就是對付低空巡航導彈、反艦導彈的能力強,這是因為新一代防空導彈系統採用的是次佳彈道,而不是早期防空導彈採用的最佳彈道。採用最佳彈道,導彈處於目標的下方,並且制導系統要隨時糾正導彈航向的偏差,這樣就會消耗導彈的能量,降低導彈的射程,而次佳彈道最大的特點就是導彈發射後迅速爬高,在空氣阻力較小的高空飛行,然後從空中俯衝攻擊目標,這樣的好處就是導彈的飛行阻力小,累積的能量多,相應的射程就遠。一般認為如果採用最佳彈道時導彈的射程為30公里的話,那麼採用次佳彈道就可以讓射程提高一倍。

當導彈從高空俯衝攻擊的時候,主動雷達制導系統是從上往下攻擊目標,因此雷達電波直接打在目標背上然後反射回來,信號特徵強,受雜波干擾較小,這樣攔截概率就大。特別是攔規反艦導彈的時候,在平坦的海面背景下, 反艦導彈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目標,尤其容易攔截。

末端主動雷達制導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容易實現協同交戰系統,也就是跨越地平線攻擊目標,從而提高系統的攔截範圍。我們知道巡航導彈和反艦導彈的飛行高度較低,地面和艦載雷達的探測範圍有限,如果能夠從協力廠商如預警機獲得資料,那麼就可以擴大導彈對低空目標的攔截範圍,因此有末端主動雷達制導系統,導彈就具備了自主探測能力,可以降低對中繼制導的要求,也不需要對目標進行照射,降低了構建協同交戰系統的難度。美國海軍的標準-2改進到標準-3,就是用末段主動雷達制導替代了半主動雷達制導,這正是為了配合新一代協同交戰系統的建設。

紅旗-9已屬國內二流,所以大力出口

無論是此前的土耳其,還是現在的某中東富國,它們之所以選擇紅旗-9 ,除了性能先進、價格優惠外,中國對於技術轉讓也比較開放,特別是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屬於涉及到彈道導彈,尤其是固體彈道導彈技術,對於西方來說,這是十分敏感的技術。儘管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但從西方拿到這個技術的可能性也很小,對於俄羅斯來說,更不會向鄰近的土耳其轉讓這樣的技術。相比較之下,遠在東亞的中國對於這個技術則比較開放。實際上,土耳其已經從中國引進了遠端戰術火箭和近程戰術彈道導彈技術,所以組裝或者生產紅旗-9的話,顯然要方便得多。

這次某中東富國也一樣,擁有使用中國武器的成熟經驗(這麼多年來,動盪的中東和非洲一直是檢驗中國武器實戰的靶場)。

眾所周知,所有國家在出售武器時都會“留一手”,只會向市場推出二、三流產品,中國也一樣。換句話說,中國手中還有更強的防空導彈系統。

因此現代遠端防空導彈索性取消了彈翼,而將整個彈體作為升力面,只在彈尾配備必要的舵面,形成現在的無翼導彈佈局。

無翼導彈佈局的優點就是速度快,像第三代防空導彈的速度普遍達到或者超過6馬赫,相比較之下早期的防空導彈最大速度很難超過3馬赫,導彈的超載特性較好,舵面效率高,因此導彈的高速及機動性能較好。同時沒有了彈翼,導彈的結構也比較簡單、工藝性能好,橫向尺寸小,便於裝入各種發射裝置,尤其是垂直發射系統,這在垂直發射系統大行其道的今天,顯然是非常必要的。

根據中國官方的資料,紅旗-9防空導彈長度大約為6.51米,發射重量大約1600公斤,最大射程約125公里,最大射高18000米。紅旗-9對付空對地導彈這樣的目標的射程範圍為7-50公里,射高為1000-18000米;對付巡航導彈的射程範圍為7-15公里,最低射高25米;對付彈道導彈的射程範圍為7-25公里,射高2000-15000米。從這些指標來看,紅旗-9要優於“愛國者-3”,也要優於俄羅斯的S-300PMU。不過最遠射程比S-300PMU-1採用的48N6E導彈略低,48N6E導彈最大射程150公里。

攔截巡航導彈、反艦導彈手到擒來

前面說過,S-300PMU-1/2導彈採用的制導方式為指令加中繼慣導加末段TVM制導方式,導彈接收到目標反射回來的無線電波之後,傳遞給地面制導雷達(車),由後者進行計算再發給導彈,這樣的優點是導彈結構比較簡單,但是制導雷達壓力較大,特別是在對付多目標的情況下,可能造成顧此失彼,影響系統的反應,降低整個系統抗擊多目標的能力,而紅旗-9的導彈採用指令加中繼慣性加末段主動雷達制導方式,導彈距離目標越近,雷達信號回波能力越強,制導精度也越高,另外制導雷達只負責中繼彈道修正即可,目標進入導彈末段制導雷達的作用範圍就會被自動鎖定,因此降低了地面制導雷達的工作壓力,提高了對付多目標的能力。

末段主動雷達制導最大的優點就是對付低空巡航導彈、反艦導彈的能力強,這是因為新一代防空導彈系統採用的是次佳彈道,而不是早期防空導彈採用的最佳彈道。採用最佳彈道,導彈處於目標的下方,並且制導系統要隨時糾正導彈航向的偏差,這樣就會消耗導彈的能量,降低導彈的射程,而次佳彈道最大的特點就是導彈發射後迅速爬高,在空氣阻力較小的高空飛行,然後從空中俯衝攻擊目標,這樣的好處就是導彈的飛行阻力小,累積的能量多,相應的射程就遠。一般認為如果採用最佳彈道時導彈的射程為30公里的話,那麼採用次佳彈道就可以讓射程提高一倍。

當導彈從高空俯衝攻擊的時候,主動雷達制導系統是從上往下攻擊目標,因此雷達電波直接打在目標背上然後反射回來,信號特徵強,受雜波干擾較小,這樣攔截概率就大。特別是攔規反艦導彈的時候,在平坦的海面背景下, 反艦導彈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目標,尤其容易攔截。

末端主動雷達制導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容易實現協同交戰系統,也就是跨越地平線攻擊目標,從而提高系統的攔截範圍。我們知道巡航導彈和反艦導彈的飛行高度較低,地面和艦載雷達的探測範圍有限,如果能夠從協力廠商如預警機獲得資料,那麼就可以擴大導彈對低空目標的攔截範圍,因此有末端主動雷達制導系統,導彈就具備了自主探測能力,可以降低對中繼制導的要求,也不需要對目標進行照射,降低了構建協同交戰系統的難度。美國海軍的標準-2改進到標準-3,就是用末段主動雷達制導替代了半主動雷達制導,這正是為了配合新一代協同交戰系統的建設。

紅旗-9已屬國內二流,所以大力出口

無論是此前的土耳其,還是現在的某中東富國,它們之所以選擇紅旗-9 ,除了性能先進、價格優惠外,中國對於技術轉讓也比較開放,特別是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屬於涉及到彈道導彈,尤其是固體彈道導彈技術,對於西方來說,這是十分敏感的技術。儘管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但從西方拿到這個技術的可能性也很小,對於俄羅斯來說,更不會向鄰近的土耳其轉讓這樣的技術。相比較之下,遠在東亞的中國對於這個技術則比較開放。實際上,土耳其已經從中國引進了遠端戰術火箭和近程戰術彈道導彈技術,所以組裝或者生產紅旗-9的話,顯然要方便得多。

這次某中東富國也一樣,擁有使用中國武器的成熟經驗(這麼多年來,動盪的中東和非洲一直是檢驗中國武器實戰的靶場)。

眾所周知,所有國家在出售武器時都會“留一手”,只會向市場推出二、三流產品,中國也一樣。換句話說,中國手中還有更強的防空導彈系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