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胡建兵:“脾氣大”不是官員辱駡群眾的理由

上班時間“光明正大”地玩電腦遊戲本就不對, 還刁難前來辦事的村民, 更離譜的是, 被群眾投訴後, 還罵群眾和記者是小貓小狗, 這樣的離奇事就出現在岳西縣農委。 昨天, 記者從岳西縣農委獲悉, 群眾舉報的情況屬實, 該幹部上班玩遊戲不對, 罵人是因為脾氣不好, 他們將對其在系統內進行通報批評。 (4月14日《安徽商報》)

現在, 哪個幹部平時不口口聲聲都說群眾是自己的“衣食父母”, 但真正把百姓當“父母”的官員有幾個?按理, 對於村民查看“救命錢”發放的問題, 如果一位官員當真把群眾當“父母”, 稍有點責任心的話,

就應該心急如焚。 因為這些錢發放如果存在問題, 那麼, 不但讓“衣食父母”的衣食得不到保證, 而且也會影響政府的形象。 而這位官員在上班時間在玩“偷菜”遊戲, 面對村民也不遮不掩, 頭也不抬, 說明其玩這個遊戲已經玩慣了, 覺得已經無所謂了。 找出種種理由不向這些村民提供材料, 原本就必須公開的材料, 卻要群眾必須持有正規的介紹信或者有領導批准才能查看、調取。 這位官員的舉動, 顯然與當前“轉四風”的要求格格不入。

一些官員嘴上稱老百姓是自己的“衣食父母”, 但“父母”有什麼困難求助於他們的時候就不管了。 這位官員在村民反映問題時, 偷著“菜”, 還找出藉口刁難群眾, 已經犯了嚴重的錯誤。 在被群眾投訴後,

還不知道錯在哪裡, 卻反過來罵群眾是“小貓小狗”。 當地有關部門稱這位官員的這種行為是其“脾氣不好”, 這顯然是說不通的, 如果這位官員真的把群眾當成自己的“衣食父母”, 就是脾氣再不好, 也不可能向用那些髒話罵“父母”。

現實生活中, 有的官員表面上把“父母”喊得整天響, 實際上卻是口是心非, 不把群眾訴求當回事, 能推的推, 能拖的拖, 只要想辦法把訪民打發走了就算大功告成。 有的甚至對群眾威脅恐嚇、打擊報復, 而不是實實在在地解決“衣食父母”的實際問題, 最終使得矛盾越搞越複雜, 事情越搞越大。 如果這位官員當時認真接待訪民, 及時公開救災款發放記錄, 就可以消除村民的疑慮。 就算村民發現了資金發放當中存在問題,

也可以促使有關部門追查。 這樣, 這位官員不會落得這樣難堪, 至少可以獲得老百姓的信任。

因此, 對於這位官員上班玩“偷菜”, 刁難村民和謾駡群眾的行為, 有關部門不能只讓其在內部作檢查了事, 更不能以“他脾氣不好”來推卸責任。 對這種嚴重的作風建設問題, 必須嚴厲處罰, 也讓其他官員以此為鑒, 這畢竟是關係作風建設到底實不實的一個典型事例。

稿源:湖北日報網

作者:胡建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