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北京12歲男孩絕症有救了!男子13年前捐的造血幹細胞派大用場

北京一名12歲男童得了罕見的戈謝病, 急需救治。 今天一早, 與這名男童配型成功的台州人王敏趕到浙江省中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 為這名素不相識的男孩捐獻造血幹細胞。 資料顯示, 王敏於2004年6月加入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入庫已經13年。 記者瞭解到, 王敏早在20年多前就登記捐獻, 終於如願獻出愛心。

兩次登記志願者捐獻表

最早要追溯到20多年前

今天上午, 記者在浙江省中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 見到了王敏。 他正安靜地躺在床上, 身上蓋著被子, 露出正在采血的手臂, 目光沉穩而略顯羞澀。

右手邊“嗡嗡”運作的機器正負責采血、淨化、分離。

從上午8點半到中午12點半, 王敏要躺足四個小時, 把“救命種子”採集完成。

捐獻者王敏

王敏告訴記者, 他今年50歲, 是台州市黃岩區中醫院的一名行政人員。 去年10月份, 他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 工作人員首先向他確認,

是否曾在中華骨髓庫登記過造血幹細胞捐獻。 得到“是”的回復後, 告知他經過初步配型, 一名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與他的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相合。

因為距王敏入庫已經有13年之久, 王敏的年紀也大了, 工作人員本以為會被拒絕, 當問到“你現在還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嗎?” 王敏沒有猶豫, 回答道“只要能配得上, 需要我, 我就捐。 ”

通話結束後, 王敏隱約意識到, 自己20多年來的願望, 可能要照進現實了。

“最早登記捐獻的那一次都20多年了, 具體哪一天我也記不清了, 大概是1997年前後, 那時候台州撤地設市不久, 當時的團市委組織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相關活動, 我是單位裡的團委書記負責帶隊出去。 ” 王敏說,

一開始他沒想什麼大道理, 覺得自己要起到帶隊作用, 就第一個簽了志願捐獻者登記表, 抽了血。

不過由於登記捐獻的時間早, 部分早期捐獻者流失。 而中國紅十字會是從2003年設立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到了2004年, 台州市衛生局組織捐獻, 王敏又一次登記了志願捐獻者, 又抽了血。 這一次, 他成了中國紅十字會的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平時每年都要獻血

這次去救一位素不相識的孩子

初篩通過後, 還需要經過高分辨配型、體檢等一系列程式, 完全符合捐獻條件才能正式采血, 這個過程, 往往要好幾個月。

王敏平時還是個獻血達人, 每年都要獻一次血, 去年12月他照例去獻血, 上了獻血車, 他主動跟抽血的護士說,

“幫我把高分辨配型的血也抽了吧。 ”

得到配型成功的消息後, 今年1月, 王敏主動去當地大醫院體檢, 自己掏錢做了體檢, 並第一時間把體檢結果寄到省裡, 希望能儘早給病人捐獻造血幹細胞。

王敏的故事也鼓舞到了其他人, 得知他配型成功後, 他的同事黃岩區中醫院的總護士長當天就簽了志願捐獻者登記表。

在他的積極配合下, 他被通知3月到省中醫院來, 11日打動員劑, 15日正式采血。

放下手頭的工作, 王敏帶著妻子來到杭州, 臨走前, 他對上高中的兒子說“爸媽這個週末不在家, 你自己準備吃的吧。 ”

他沒有想到自己要救的也是一個孩子, “我也是直到今天躺在這張床上才知道對方是個12歲的男孩子。 ” 王敏望著從自己身體裡流出來的血,

囑咐道, “等北京的人來了我要讓他們幫我帶一句話給那個小朋友‘要自己堅強起來, 要加油’。 ”

受捐者患罕見戈謝病

一年治療費需200多萬元

今天下午, 記者從浙江省紅十字會瞭解到, 北京患兒的母親特意寫了一封感謝信。

患兒母親的感謝信

信中,她提到孩子在2014年被查出患罕見戈謝病,這種病是體內缺少一種酶導致無法分解脂肪,堆積在肝脾內,使孩子肚子越來越大,如果補上這個酶就能跟正常的孩子一樣。但是治療費一年需要200多萬元,孩子母親是個單親媽媽,一個月收入只能勉強維持生活。即使把房子賣了也只能維持幾個月。

2016年6月,孩子媽媽到北京兒童醫院,希望奇跡能發生,醫生說可以做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遺憾的是,媽媽和孩子的配型並不理想,之後她們就在北京紅十字會中心尋找,直到半年後被通知找到了,這個物件正是王敏。

信的最後,孩子媽媽寫道:“此時此刻只有感謝,非常感謝你伸出仁愛之手,讓孩子增添了戰勝病魔的勇氣和力量,給予孩子第二次生命,如果可以的話,我一定帶著孩子當面表示感謝!我和孩子一定會堅強、勇敢、爭取孩子早日康復!再次感謝!”

信中,她提到孩子在2014年被查出患罕見戈謝病,這種病是體內缺少一種酶導致無法分解脂肪,堆積在肝脾內,使孩子肚子越來越大,如果補上這個酶就能跟正常的孩子一樣。但是治療費一年需要200多萬元,孩子母親是個單親媽媽,一個月收入只能勉強維持生活。即使把房子賣了也只能維持幾個月。

2016年6月,孩子媽媽到北京兒童醫院,希望奇跡能發生,醫生說可以做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遺憾的是,媽媽和孩子的配型並不理想,之後她們就在北京紅十字會中心尋找,直到半年後被通知找到了,這個物件正是王敏。

信的最後,孩子媽媽寫道:“此時此刻只有感謝,非常感謝你伸出仁愛之手,讓孩子增添了戰勝病魔的勇氣和力量,給予孩子第二次生命,如果可以的話,我一定帶著孩子當面表示感謝!我和孩子一定會堅強、勇敢、爭取孩子早日康復!再次感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