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蒙古小夥選擇上猶 九年如一日奉獻農村教育

大山裡的堅守

——記平富學校教師鹿逢秋

2009年, 時年22歲的內蒙古自治區紮蘭屯市大河灣鎮小夥鹿逢秋響應國家號召, 成為了一名特崗教師。 他遠離家鄉, 隻身來到離家3404公里的上猶縣平富學校, 成為了一名邊遠山區的人民教師。 他的從教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上課、備課、批改作業、個別輔導、關心照顧孩子們的起居、家訪……鹿老師忙得不亦樂乎, 許多時候忘記了吃飯, 餓了就吃點速食麵。 細心的當地老師看見了, 便邀請鹿老師到他們家吃飯, 拿出米果、米酒等招待他。

鹿老師是學校唯一的一名來自外省的教師。

一到學校, 他發現這裡條件比想像中還要艱苦。 學校地處上猶西南邊陲, 距離縣城49公里,是典型的山區鄉鎮, 交通不便, 語言不通, 部分學生上學全靠兩條腿在山間爬行。 起初學校生活條件還很艱苦, 週末要自己買菜, 燒火, 做飯。 當地老百姓十分疑慮:這外地小夥能堅持下來嗎?是不是想過渡一下, 過不久就溜掉?這話不假, 山旮旯太偏太窮, 前些年, 教師如同走馬燈似的來了又走。 但過了一年又一年, 鄉親們不但看到鹿老師堅持了下來, 還看到無論颳風下雨、結冰打霜, 他對待孩子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般。 於是鄉親們議論開了:這位老師靠得住, 肯定會用心思教好我們的孩子!但也有不同聲音:頂多再過兩年就會走掉。
冬去春來, 寒來暑往。 這位外地教師, 用自己8年的守望, 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成為深山村民尊敬的人民教師。

剛來學校的時候, 他一句當地方言都聽不懂, 而孩子們經常用方言交流, 為了更好地和孩子們溝通, 他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 終於可以用方言和孩子們交流了。 他不但向同事學習, 還主動向學生請教。 在這一過程中, 他也不忘激發學生說普通話的熱情, 沒多久, 鹿老師就和學生們打成一片了。

在學校, 鹿老師與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相伴。 他不僅教孩子們知識還開闊學生的視野。 但貧窮的山區並不是世外桃源, 山區的教育還很落後。 剛參加工作時, 他的工資並不多, 有些孩子買不起學習用品, 伙食費不夠, 鹿老師經常為學生墊付。

後來, 鹿老師被任命為教務處副主任, 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工作也更忙了, 他既要承擔教育教學任務, 還要做好教務處的相關工作。

工作以來, 他幾乎去過每個學生家裡家訪。 山路崎嶇, 加上夏季天氣濕熱、冬季陰冷, 家訪路途遠而艱辛。 山裡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 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關心不足, 導致有些學生出現厭學情緒, 甚至躲在家裡不來讀書, 鹿老師走門串戶, 與學生促膝談心, 與家長交流, 沒讓一個山村孩子輟學在家。

鹿老師為了工作和家庭, 只有過年才能回老家探望父母, 母親心疼不已, 鹿老師總笑著對母親說:這裡山好, 水好, 村民樸實善良, 學生很乖。 母親心疼地說:你就淨說好的!其實他心裡裝滿了對親人深深的愧疚,

他何嘗不想盡享天倫之樂, 但他更願意把愛意播撒在這青山綠水, 讓這份愛生根發芽, 承載起貧瘠山村的綠色希望。

鹿老師逐漸適應了偏遠山區的工作環境, 同時, 愛情也悄然降臨。 2014年鹿老師和信豐姑娘黃招娣喜結連理, 如今, 他們已把家安在了美麗的上猶。

根據當地規定, 在偏遠山區工作滿五年, 可申請調動去條件較好的地方任教或可以考入縣城, 但鹿老師放棄了, 因為他已深深愛上偏遠山區的孩子和自己的事業。

任教以來, 他恪盡職守, 任勞任怨, 不求回報, 歷年來, 他所教學科在全縣組織的統考中總是在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 輔導的學生在各項競賽中多次獲獎。 2016年2月教育部思政司副巡視員餘亞東在上猶調研的座談會上聽了鹿逢秋的發言後,

對國家實施“特崗教師計畫”給予了肯定, 對特崗教師鹿逢秋在大山中的堅守事蹟給予了高度讚賞。

在教育生涯中, 鹿逢秋沒有大起大落, 也沒有驚天動地, 就像田裡生長的“艾草”, 執著、靜默、奉獻。 但, 正是這份堅守, 更值得我們尊重;正是這份平凡, 更讓人觸動心弦。

編輯:毛同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