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這些中藥,血脂降得特快,還通血管、防治三高

在中國, 65歲以上的人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概率超過半數, 人們口中的“富貴病”多數都是一塊出現, 也有少數單獨存在。

就像, 高血壓病人非常容易患上糖尿病和高血脂, 高血脂的併發症又是動脈硬化形成的條件一樣。 所以, 只有三高有其中一高, 後期很容易形成“三高症”

今天, 有位老中醫奉獻了一個方子, 降血脂, 稀析血脂黏稠效果非常明顯, 適用于高血脂, 高血壓患者。 臨床應用本方治療1000多例, 療效顯著。

三味藥, 預防三高, 疏通血管

原料:生山楂一斤、生三七一斤和生丹參一斤

方法:將他們洗淨、晾乾, 研磨為粉末, 建議用溫水或者涼開水沖服用, 每天早中晚各一杯。

三七

《本草綱目拾遺》裡說, “人參補氣第一, 三七補血第一”

三七號稱“血管清道夫”, 保養心血管效果非常明顯, 人們都說每天一勺三七, 祛斑、養顏、氣血通暢。

丹參

丹參味苦, 微寒, 為養血活血藥, 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改善心腦供血, 降壓、降脂、降尿酸作用。 可以有效的抗栓溶栓、降脂和防動脈硬化。

山楂

山楂中的果膠可以控制血糖和血脂, 黃酮類化合物和有機酸, 具有防癌、抗癌、降血壓和膽固醇的作用。

和另外兩種中藥搭配服用, 特別適合中老年人保健, 對心臟肝、心煩失眠、降低高血壓、冠心病、軟化血管、活血散瘀、腹脹、補腎、補神養氣等都有著很好的藥效。 如患高血壓常年服用降壓藥物, 在服用此三味藥物時暫不要停藥。 待血壓正常後遵醫囑處理。

一個清理血管壁有效的方子

羅布麻茶15克,

放入煮容器中加入水500-600ml, 煮10分鐘左右, 再加水300-400ml煮3-5分, 每天喝3杯茶, 6周後血壓可下降7個百分點, 這是其中所含的植物化學成分起的作用, 特別是常飲像康源茶館羅布麻茶, 這樣通過清除血液及血管壁上的雜質, 改善心血管功能來實現降壓的天然養生茶飲。

【康源茶館】正品新疆羅布泊特級野生羅布麻茶降壓神茶218克*3罐 ¥278 購買

羅布麻茶葉中富含槲皮素、芸香苷、強心苷等黃酮類物質, 而黃酮類物質是很好的抗氧化劑, 它清除自由 基的能力是維生素C的幾十倍, 能有效的清除血管內垃圾, 防止血管氧化, 增強毛細血管的抗性;

羅布麻茶葉富含、鈣、錳、鎂、鋅、硒、鍶等多種微量元素, 其中鉀可以調節細胞內適宜的滲透壓和體液的酸堿平衡,

參於細胞內糖和蛋白質的代謝, 在攝入高鈉而導致高血壓時, 鉀具有降血壓作用, 經常喝羅布麻茶可以.補充大量的微量元素, .補充血鉀, 平衡血鈉, 平衡血壓;

羅布麻茶含有鞣質, 類似於維生素P活性, 能保持或恢復毛細血管的正常抵抗力, 增強血管的柔韌性和彈性, 能降低血清膽固醇, 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積;羅布麻茶葉中的單寧酸能抑制血壓升高, 並對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進行降低的作用, 特別是康源茶館羅布麻茶對蛋白質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 茶多酚和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和血脂。

14味中藥材讓您輕鬆降低高血脂

1、柴胡

藥用部分為柴胡的根或全草,味苦,性微寒,入肝腎二經,具有疏氣、解鬱、散火之功效。有藥理研究學者證實,柴胡對高膽固醇血症動物可明顯地降低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準,柴胡皂甙抑制腎上腺素和ATCH誘導的脂庫中的脂肪水解,同時抑制胰島素促進的脂質生成作用而降低血中脂肪含量,柴胡皂甙還增加膽固醇及其代謝產物從膽汁中和糞便中排泄。

2、靈芝

藥用其子實體,性溫,味甘淡,具益精氣、強筋骨、抗衰老、抗腫瘤等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靈芝可降低血清膽固醇、三醯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同時,還能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漿粘度,改善血液流變學障礙。靈芝的保肝作用可防止或減輕化學合成調節血脂藥引起的肝損傷。

3、人參

藥用其乾燥根,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脾、肺經。人參含有多種藥用元素,人參中的人參甙能抑制動物高膽固醇血症的發生,當高膽固醇血症發生時,能使膽固醇降低。需要注意的是,人參為補虛證之要藥,實證慎用,發熱時不用,防其助火,可佐以涼潤藥麥冬、天冬等。小劑量對中樞有興奮作用,大劑量則起麻痹作用,一般人參不與藜蘆同用。此外,在補益藥類中淫羊藿、骨碎補、黃精、冬蟲夏草、山藥、玉竹、沙苑子、龍眼肉也有降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4、大黃

藥用其乾燥的根莖,其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五經,具有瀉熱通便、破積行瘀、清濕熱等功效。藥理研究證實,大黃具有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的作用。臨床上治療高脂血症的病人,可口服大黃粉每次 0.25克,每日4次,1個月為1療程,降低膽固醇有效率84%,甘油三脂也有一定程度下降。因生大黃具有攻積通便,活血化瘀作用。所以尤適用於偏實證及大便幹結的高血脂病人。

5、澤瀉

藥用部分為乾燥塊莖,味甘鹹性寒,歸腎、膀胱經,具有利尿、清熱等效用。現代醫學認為,澤瀉是一種清除人體內血液及組織中污濁物質的良藥。其通過干擾膽固醇的吸收、分解和排泄,即抑制食物中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吸收,影響體內膽固醇的代謝,加速甘油三脂的水解或抑制肝臟對其的合成,而發揮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脂的作用。此外,澤瀉尚具有一定抗心肌缺血、降壓、降血糖和抗脂肪肝等作用。因此,國內外學者認為,澤瀉是一種廣譜降血脂藥,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等有顯著療效。

7、虎杖

藥用其根,性微溫,具活血通經,利濕功能,傳統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黃疸、閉經、痛經等。據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虎杖含蒽醌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多種成分,從其根莖中可提取具有降血脂成分的白藜蘆醇苷等。有關實驗證明,虎杖有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8、丹參

丹參為活血化瘀藥,有活血養血作用,現代藥理研究具有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心腦供血,降壓、降脂、降尿酸作用。有學者給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的大白鼠和家兔口服丹參煎劑並沒有起到明顯的降血脂作用,但卻可以降低大白鼠和家兔肝臟中脂類的水準,特別是可降低甘油三酯的水準,這可能與丹參有促進脂肪在肝臟內氧化的作用有關。

9、絞股藍

有人曾用絞股藍總甙治療高脂血症病人102例,結果發現,絞股藍總甙能明顯地降低人體內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準,其降低率分別為23.2%和59.6%。有人曾用絞股藍沖劑治療高脂血症病人42例,結果發現,其降低膽固醇的總有效率為6817%,降低甘油三酯的總有效率為68.97名,使高密度膽固醇升高的總有效率為63.33%。

10、薑黃

藥用其根莖,味苦辛,性溫,歸肝、脾二經。主要成分含揮發油,如薑黃精、去氫薑黃精、薑烯等。薑黃能宣通血中之氣,使氣行而血不壅滯,且有通經止痛之功效。薑黃能增加膽汁形成和分泌,使糞便中排泄的膽酸和膽固醇增加。雖然薑黃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較弱,但較持久。薑黃還能增加纖維蛋白的溶解活性,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注意:據藥理研究發現,薑黃有興奮子宮的作用,能使子宮收縮,懷孕婦女慎用。

11、決明子

藥用其乾燥成熟的種子,又叫草決明,味甘苦性微寒,歸肝、膽、腎三經,具清熱、明目、潤腸之功效。其含有植物固醇及蒽醌類物質,具有抑制血清膽固醇升高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作用。有實驗證明,其降血壓、降血脂、抗菌等效果顯著。據報導,取草決明 50克,加水適量,煎後分2次服用,連服1月,可使膽固醇逐漸降至正常水準。注意:有泄瀉與低血壓者慎用決明子製劑。

12、首烏

藥用其乾燥塊根。味苦、甘、澀,性溫,歸肝、腎二經。首烏含豐富的卵磷脂、澱粉等成分,有助於脂肪的運轉。首烏含蒽酯衍生物,能使腸蠕動增強和抑制膽固醇吸收;首烏還能阻止膽固醇在肝內沉積、在血清中滯留或滲透到動脈內膜中,以減緩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通便瀉下等功效,所以特別適用于老年高血脂症兼有肝腎陰虛、大便秘結的病人。但要注意:其對個別病人有腹瀉的副作用,浸出液可能含有腎上腺皮質激素類似物。

13、銀杏葉

銀杏葉為銀杏科落葉喬木植物銀杏樹的乾燥葉,含莽草酸、白果雙黃酮、異白果雙黃酮、甾醇等成分。有學者實驗研究和臨床試驗證明,銀杏葉有降血清膽固醇、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對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及冠心病有一定作用,可單用或配川芎、紅花等藥物。

14、蒲黃

蒲黃味甘性平,具有止血、化瘀、通淋效用,常用於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痛經、脘腹刺痛、跌打腫痛、血淋濕痛等症。含有穀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植物甾醇,能抑制腸道吸收外源性膽固醇,從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但只有生蒲黃有此作用。臨床上,每日生蒲黃30克,1~2個月為1個療程,有一定的降膽固醇作用。

15、荷葉

荷葉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葉子,其性味苦、澀,平。入心、肝、脾經,能清熱解暑,散瘀止血,並有降低血脂和降低血壓的作用。前人有“荷葉服之,令人瘦劣”的記載,足見其具有良好的降脂減肥功效。現代研究證明,荷葉煎劑或浸膏,具有降低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及β-脂蛋白的作用。臨床可以荷葉代茶飲用,或烹調時加入菜品食用。

溫馨提示: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中藥雖然與西藥比具有很多優勢,但是必須辯證用藥,不能盲目使用這些中藥來降血脂,在用藥期間要注意身體的各種反應,同時更要按照醫生的要求和建議合理的服用。同時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積極鍛煉身體,平時應該多飲水,因為多飲水有利於沖淡血液,緩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體內血液迴圈順暢。

14味中藥材讓您輕鬆降低高血脂

1、柴胡

藥用部分為柴胡的根或全草,味苦,性微寒,入肝腎二經,具有疏氣、解鬱、散火之功效。有藥理研究學者證實,柴胡對高膽固醇血症動物可明顯地降低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準,柴胡皂甙抑制腎上腺素和ATCH誘導的脂庫中的脂肪水解,同時抑制胰島素促進的脂質生成作用而降低血中脂肪含量,柴胡皂甙還增加膽固醇及其代謝產物從膽汁中和糞便中排泄。

2、靈芝

藥用其子實體,性溫,味甘淡,具益精氣、強筋骨、抗衰老、抗腫瘤等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靈芝可降低血清膽固醇、三醯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同時,還能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漿粘度,改善血液流變學障礙。靈芝的保肝作用可防止或減輕化學合成調節血脂藥引起的肝損傷。

3、人參

藥用其乾燥根,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脾、肺經。人參含有多種藥用元素,人參中的人參甙能抑制動物高膽固醇血症的發生,當高膽固醇血症發生時,能使膽固醇降低。需要注意的是,人參為補虛證之要藥,實證慎用,發熱時不用,防其助火,可佐以涼潤藥麥冬、天冬等。小劑量對中樞有興奮作用,大劑量則起麻痹作用,一般人參不與藜蘆同用。此外,在補益藥類中淫羊藿、骨碎補、黃精、冬蟲夏草、山藥、玉竹、沙苑子、龍眼肉也有降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4、大黃

藥用其乾燥的根莖,其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五經,具有瀉熱通便、破積行瘀、清濕熱等功效。藥理研究證實,大黃具有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的作用。臨床上治療高脂血症的病人,可口服大黃粉每次 0.25克,每日4次,1個月為1療程,降低膽固醇有效率84%,甘油三脂也有一定程度下降。因生大黃具有攻積通便,活血化瘀作用。所以尤適用於偏實證及大便幹結的高血脂病人。

5、澤瀉

藥用部分為乾燥塊莖,味甘鹹性寒,歸腎、膀胱經,具有利尿、清熱等效用。現代醫學認為,澤瀉是一種清除人體內血液及組織中污濁物質的良藥。其通過干擾膽固醇的吸收、分解和排泄,即抑制食物中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吸收,影響體內膽固醇的代謝,加速甘油三脂的水解或抑制肝臟對其的合成,而發揮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脂的作用。此外,澤瀉尚具有一定抗心肌缺血、降壓、降血糖和抗脂肪肝等作用。因此,國內外學者認為,澤瀉是一種廣譜降血脂藥,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等有顯著療效。

7、虎杖

藥用其根,性微溫,具活血通經,利濕功能,傳統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黃疸、閉經、痛經等。據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虎杖含蒽醌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多種成分,從其根莖中可提取具有降血脂成分的白藜蘆醇苷等。有關實驗證明,虎杖有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8、丹參

丹參為活血化瘀藥,有活血養血作用,現代藥理研究具有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心腦供血,降壓、降脂、降尿酸作用。有學者給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的大白鼠和家兔口服丹參煎劑並沒有起到明顯的降血脂作用,但卻可以降低大白鼠和家兔肝臟中脂類的水準,特別是可降低甘油三酯的水準,這可能與丹參有促進脂肪在肝臟內氧化的作用有關。

9、絞股藍

有人曾用絞股藍總甙治療高脂血症病人102例,結果發現,絞股藍總甙能明顯地降低人體內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準,其降低率分別為23.2%和59.6%。有人曾用絞股藍沖劑治療高脂血症病人42例,結果發現,其降低膽固醇的總有效率為6817%,降低甘油三酯的總有效率為68.97名,使高密度膽固醇升高的總有效率為63.33%。

10、薑黃

藥用其根莖,味苦辛,性溫,歸肝、脾二經。主要成分含揮發油,如薑黃精、去氫薑黃精、薑烯等。薑黃能宣通血中之氣,使氣行而血不壅滯,且有通經止痛之功效。薑黃能增加膽汁形成和分泌,使糞便中排泄的膽酸和膽固醇增加。雖然薑黃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較弱,但較持久。薑黃還能增加纖維蛋白的溶解活性,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注意:據藥理研究發現,薑黃有興奮子宮的作用,能使子宮收縮,懷孕婦女慎用。

11、決明子

藥用其乾燥成熟的種子,又叫草決明,味甘苦性微寒,歸肝、膽、腎三經,具清熱、明目、潤腸之功效。其含有植物固醇及蒽醌類物質,具有抑制血清膽固醇升高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作用。有實驗證明,其降血壓、降血脂、抗菌等效果顯著。據報導,取草決明 50克,加水適量,煎後分2次服用,連服1月,可使膽固醇逐漸降至正常水準。注意:有泄瀉與低血壓者慎用決明子製劑。

12、首烏

藥用其乾燥塊根。味苦、甘、澀,性溫,歸肝、腎二經。首烏含豐富的卵磷脂、澱粉等成分,有助於脂肪的運轉。首烏含蒽酯衍生物,能使腸蠕動增強和抑制膽固醇吸收;首烏還能阻止膽固醇在肝內沉積、在血清中滯留或滲透到動脈內膜中,以減緩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通便瀉下等功效,所以特別適用于老年高血脂症兼有肝腎陰虛、大便秘結的病人。但要注意:其對個別病人有腹瀉的副作用,浸出液可能含有腎上腺皮質激素類似物。

13、銀杏葉

銀杏葉為銀杏科落葉喬木植物銀杏樹的乾燥葉,含莽草酸、白果雙黃酮、異白果雙黃酮、甾醇等成分。有學者實驗研究和臨床試驗證明,銀杏葉有降血清膽固醇、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對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及冠心病有一定作用,可單用或配川芎、紅花等藥物。

14、蒲黃

蒲黃味甘性平,具有止血、化瘀、通淋效用,常用於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痛經、脘腹刺痛、跌打腫痛、血淋濕痛等症。含有穀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植物甾醇,能抑制腸道吸收外源性膽固醇,從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但只有生蒲黃有此作用。臨床上,每日生蒲黃30克,1~2個月為1個療程,有一定的降膽固醇作用。

15、荷葉

荷葉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葉子,其性味苦、澀,平。入心、肝、脾經,能清熱解暑,散瘀止血,並有降低血脂和降低血壓的作用。前人有“荷葉服之,令人瘦劣”的記載,足見其具有良好的降脂減肥功效。現代研究證明,荷葉煎劑或浸膏,具有降低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及β-脂蛋白的作用。臨床可以荷葉代茶飲用,或烹調時加入菜品食用。

溫馨提示: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中藥雖然與西藥比具有很多優勢,但是必須辯證用藥,不能盲目使用這些中藥來降血脂,在用藥期間要注意身體的各種反應,同時更要按照醫生的要求和建議合理的服用。同時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積極鍛煉身體,平時應該多飲水,因為多飲水有利於沖淡血液,緩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體內血液迴圈順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