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一段視頻告訴你,喝正在冒泡的泡騰片有多危險

近日, 央視《見證》欄目播出的《藥案尋蹤》, 讓“一粒泡騰片引發的悲劇”再次被提及。

三年前, 一位年僅18個月的幼兒因感冒發燒就診, 醫生開了泡騰片, 孩子服用後卻窒息死亡。

普通的泡騰片, 為什麼成了奪走寶寶生命的“魔鬼”?

原來, 孩子的母親以為該劑型和普通片劑的用法一樣, 就先將泡騰片喂到孩子嘴裡, 再給他喝水。 這種做法, 讓泡騰偏直接在寶寶嘴裡崩解, 短時間內產生大量氣體, 從而影響呼吸, 讓寶寶窒息。

泡騰片, 潛存4種危險

一直以來, 大家都認為泡騰片是一種安全、服用方便的劑型, 其實一旦使用不當,

也會十分危險。

“沒消氣”就喝, 會影響呼吸

泡騰片服用方便, 且對胃腸道的直接刺激較小。 但沒完全溶解之前不能喝, 否則會引起身體不適。

泡騰片中含有崩解劑, 放入水中後, 會和水會發生反應, 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 泡騰片崩解全過程一般需要1~5分鐘,

這期間會出現大量氣泡, 就像汽水一樣。

泡騰片未完全溶解之前不要急著喝。

這時部分藥物還沒有崩解, 進入口腔後崩解過程繼續則會產生大量氣體, 如果通過食道進入胃腸, 會引起腹脹、腹痛、打嗝等, 如果進入呼吸道, 會引起嗆咳, 嚴重時會影響呼吸。

建議

泡騰片完全溶解或氣泡消失後再飲用。 由於泡騰片中的有效成分也可能因水解、氧化等作用而影響藥效, 因此泡好後不宜放太久, 完全溶解後應該儘快喝完。

服完不限鹽, 血壓易升高

泡騰片崩解劑中含較多的鈉, 而長期攝入高鈉食物, 是造成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

維生素C、撲熱息痛、阿司匹林等常用藥物, 都有泡騰片劑型, 且經常需要每天服用多次。

如果劑量足夠大, 僅通過泡騰片獲得的鈉就會超過一天的推薦攝入值, 且這種途徑攝入的鈉常被忽視。

蘇格蘭鄧迪大學的一項針對120萬人的研究表明, 服兩種及以上含鈉較高藥品的患者, 心臟病發作、死亡和發生腦卒中的風險比其他人高出16%。

建議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者, 應慎用或少用泡騰片劑型。 需要服泡騰片者應注意控制用量, 並在飲食中限制食鹽、醬油等含鈉調味料的攝入。

開水沖泡, 燙壞藥效

泡騰片崩解是利用鈉鹽和水反應的原理, 並非用高溫“燙化”, 因此並不需要用開水沖泡。

維生素C泡騰片容易被氧化, 如果用熱水沖, 還會損失藥效。

建議

一般用40℃左右的溫水沖泡即可。

外用泡騰片, 當心誤服

甲硝唑等藥物常被製成陰道泡騰片, 外用時可使藥物與病變部位接觸更充分, 利於吸收和發揮藥效。 但這類藥刺激性較大, 一定要避免誤服, 以免發生危險。

建議

用這類藥應注意看清說明書,且不要放在兒童容易獲得的地方。

溫馨提示

雖然泡騰片可能引起上述問題,但只要瞭解它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它仍是很安全的一種劑型。

如果對服藥方法有疑問,一定不要自作主張,建議諮詢醫生或藥師,以免發生意外。▲

本期藥學智囊團

中日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 楊淑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藥事部主管藥師 張 征

編輯:張 傑

以免發生危險。

建議

用這類藥應注意看清說明書,且不要放在兒童容易獲得的地方。

溫馨提示

雖然泡騰片可能引起上述問題,但只要瞭解它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它仍是很安全的一種劑型。

如果對服藥方法有疑問,一定不要自作主張,建議諮詢醫生或藥師,以免發生意外。▲

本期藥學智囊團

中日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 楊淑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藥事部主管藥師 張 征

編輯:張 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