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OSISoft PI」-創建虛擬工廠-趨勢圖製作

作者: MarickLiang

生產管理與控制(PMC-Production Management Control)旨在發佈生產管理控制方面文章, 文章提供一套理論和實踐驗證的計算方法説明制造型企業提高生產效率。

ProcessBook裡的趨勢圖可以方便實現UPM和UPH, 注:UPM - Unit Per Minute(每分鐘產量), UPH - Unit Per Hour(每小時產量)。

趨勢圖製作步驟如下:

1 在編輯狀態下, 選擇趨勢圖控制項, 如圖1;

2 配置趨勢圖控制項屬性

從PI伺服器(這裡是CNVS086)選擇名字是HC_2.SaveUPM的標籤, 其他選擇默認, 就可以立即生成一個灰色背景, 綠色折線, 帶有8小時時間軸的趨勢圖, 如圖2;

看起來就這麼簡單, 但是有幾個關鍵的點:

第一, 名字HC_2.SaveUPM是一個PI點, 選擇存放PI點是為了能夠根據時間軸控制項向前查詢歷史的PI點值;

第二, 名字HC_2.SaveUPM是通過PI System Explorer(俗稱AF, Asset Frame)計算得到的並記錄到PI點, 倒推計算過程如下:

首先, HC2產線通過名字用名字為“Save_UPM_Real_Result”的分析服務, 將“RealUPM”屬性值保存到名字“SaveUPM”屬性值, “SaveUPM”屬性值就是一個PI點, 這樣就記錄計算值到PI點了, 如圖3;

其次, “SaveUPM”的計算用到了公式“A=.\Filler|UPM;[A]”, 意義是取得了當前路徑(當前路徑用.表示)下面UPM屬性值, 這裡對應了業務邏輯是需要取得HC2產線下面主設備(這裡是充填機Filler)的UPM作為產線的UPM, 如圖4;

最後, Filler的UPM的計算, 用到了Analysis, Analysis是將一個複雜計算拆分成變數, 比如:每分鐘產量=當前產量 - 一分鐘之前產量, 用公式表達就是UPM=EndProductCount - BeginProductCount;然後再分解, 結束產量為結束時間產量的標籤點(Product_Counter_1)的值, 用公式表示EndProductCount=TagVal('Product_Counter_1',EndTime);最後EndTime在PI裡用*表示;所有公式值, 可以通過點擊“Evaluate”按鈕檢查,

如圖5。

我總結一下這裡用到知識點:

1 將AF計算結果存入PI點的標準做法是創建一個分析服務, 將計算值屬性存入綁定PI點的屬性, 如圖3;

2 Formula計算, 可以跨層級, 非常適合表示上級結果是根據具體下級結果計算得到情況, 比如產線的UPM是產線主設備的UPM, 如圖4;

3 Analysis計算, 將一個複雜計算, 比如: A=B-C*(E+F-D), 分解成一個變數分佈計算, 非常適合表示複雜的數學運算式, 再加上結合PI自帶的取標籤值函數, 比如TagVal, 就非常容易分析時間歷史資料, 如圖5

通過上面例子, 完美體現出AF在PI整合體系架構中的作用, 資料建模和分析工具, 當然前提是你需要知道PI的基礎知識, 比如*代表當前時間, *-8h代表8小時前, 還是要從基礎入手, 多學習多實踐多總結。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