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紫金山千畝“竹海公園”將亮相 串起歷史景觀

紫金山將打造“千畝竹海公園”

主要分佈在紫金山西北區及天文臺等地

志願者上山護筍。 星巴克供圖

紫金山的竹林小道。 金陵晚報記者 張華 攝

隨著索道回歸, 紫金山將打造“千畝竹海景觀帶”, 昨天, 記者從星巴克華東區首場“全球服務月”活動現場獲悉, 紫金山西北部規劃的“竹海公園”未來重點向市民和遊客展示“鐘山竹文化”。

竹子開花就意味著死亡

記者昨天在紫金山西北區看到,

工作人員正在給將要砍伐的竹子做記號, 而護筍隊員的帳篷就在密林附近。

中山陵園管理局森林處吳毅告訴記者, 紫金山的毛竹最開始的時候是300畝, 現在已經1000多畝了。 “6-8年以上的老竹必須清理, 因為竹子生長特別耗氧, 老竹子會和雜草一起搶佔新生代毛竹的養料。 一般登山市民能看到竹子身上的記號, 6就代表2016年長出來的竹子, 通常紫金山只保留3-4年的竹子。 ”他說。

“竹子成熟時間短, 過了一定的年齡後, 生長逐漸衰退, 更新能力降低, 鞭根腐朽, 容易開花, 而竹子一開花就意味著死亡。 ”吳毅說, 長期不清理, 竹林太密, 就會影響通風、透光和水分、養料的供應, 竹筍也就長得少, 同時竹林易滋生病蟲害, 嚴重影響景觀。

志願者上山當護筍隊員

昨天, 來自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青環志願者服務中心的夥伴以及大學生志願者在中山陵園管理局專家的帶領下, 一起來到紫金山開展護筍、種植登山“防護帶”的環保活動。

在竹林裡, 志願者們忙著清理新筍附近的雜草。 吳毅說, “剛開始的一周, 這些竹筍每天可能只長1-2釐米, 但第二周後, 加上雨水充足, 會長得極快, 然後我們就能在竹身上‘打號’了。 ”

據介紹, 從現在開始到5月上旬, 是竹筍冒出的高峰期, 因此紫金山管理部門安排了專員24小時看護, 禁止市民和遊客挖筍。 目前竹林逐漸取代了松樹, 成為去紫金山爬山市民看到的第一處景觀。

另一方面, 紫金山索道封閉一年更換過程中, 大量登山人流對景區的植被造成了很大壓力,

道路兩邊植被破壞尤為嚴重, 目前正在進行植被恢復工程。

志願者們昨天在被踩踏的登山道附近一共種下了400余棵紅葉石楠。 不僅可以護土固坡, 還能起到綠籬的作用, 可以攔住非正式登山道, 防止遊客再踐踏。

今年打造“鐘山竹文化”

“由於森林的自然演替, 紫金山從索道底站到板倉這一西北區域內林中的常綠樹種減少, 冬季景觀受到一定的影響, 但竹林就能彌補這一不足。 ”中山陵園管理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目前該片區計畫重點打造“鐘山竹文化”的展示區, 成為主城區面積最大的竹林。

根據初步規劃, “這一區域內有古墓資源、遺址資源以及水庫和竹海風光資源, 今年計畫修建木棧道和休憩場所串聯起來。

”同時, 長勢特別差、枯黃的毛竹也將集中清理。

竹子是生長快速的物種, 它們會否對紫金山其他植被生長造成威脅?專家告訴記者, “遊客不易到達的區域, 採取粗放養護的原則, 每2-3年對竹林進行砍伐1次, 以達到通風、透光為目的調整竹林地上結構, 降低竹林病蟲害危害的程度和提高森林景觀;而在另外一些植被‘混搭’區域, 為防止竹株不斷入侵現有的闊葉林, 在竹林與闊葉林交界處則挖溝, 形成隔離帶, 防止竹鞭不斷向闊葉林中蔓延。 ”

竹海串起一片歷史景觀

中山陵園管理局森林處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紫金山毛竹林屬於人工風景竹林, 主要分佈在紫金山的西北區及天文臺等地, 在紫霞湖和四方城也有少量分佈, 是紫金山森林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竹林最早於1964年從浙江莫干山引種定植,也就是現在林區俗稱的‘老竹林’。”

據介紹,1992-1995年的時候,中山陵園管理局以原有老竹林為基礎建設了“竹海公園”,使竹林面積得以擴大,這部分新擴的竹園俗稱“新竹園”。但是從2008年以來,紫金山毛竹林生長呈急劇衰退趨勢,竹林逐年衰敗,生態退化問題日漸明顯。所以,中山陵園管理局從2011年開始對竹林進行了復壯,竹林長勢現已逐漸恢復。

從紫金山天文臺路向西轉彎,一眼就能看到一大片水庫,這裡就是“竹海湖”,湖的另一邊是天堡山竹海,竹海內還包括明代功臣常遇春墓、仇成墓等古墓群落;天堡城遺址;南京保衛戰遺跡等。這使得天堡山竹海成為紫金山西南側的重要生態景觀資源。“從這裡到板倉近1公里的路目前還是以山路為主,竹林沿線分佈,雖然部分路段修建了臺階,但通達依然不便。今年計畫將這一段路進行整治,利用竹海的自然分佈串聯起這些資源。”他表示,市民和遊客漫步林間,感受“鐘山竹文化”的同時,這裡也能成為新的文化歷史體驗區。

是紫金山森林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竹林最早於1964年從浙江莫干山引種定植,也就是現在林區俗稱的‘老竹林’。”

據介紹,1992-1995年的時候,中山陵園管理局以原有老竹林為基礎建設了“竹海公園”,使竹林面積得以擴大,這部分新擴的竹園俗稱“新竹園”。但是從2008年以來,紫金山毛竹林生長呈急劇衰退趨勢,竹林逐年衰敗,生態退化問題日漸明顯。所以,中山陵園管理局從2011年開始對竹林進行了復壯,竹林長勢現已逐漸恢復。

從紫金山天文臺路向西轉彎,一眼就能看到一大片水庫,這裡就是“竹海湖”,湖的另一邊是天堡山竹海,竹海內還包括明代功臣常遇春墓、仇成墓等古墓群落;天堡城遺址;南京保衛戰遺跡等。這使得天堡山竹海成為紫金山西南側的重要生態景觀資源。“從這裡到板倉近1公里的路目前還是以山路為主,竹林沿線分佈,雖然部分路段修建了臺階,但通達依然不便。今年計畫將這一段路進行整治,利用竹海的自然分佈串聯起這些資源。”他表示,市民和遊客漫步林間,感受“鐘山竹文化”的同時,這裡也能成為新的文化歷史體驗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