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光美貌還功能強大 廣玉蘭竟是“吸霾第一樹”?

在揚州古樹名木中, 廣玉蘭也是較大的家族, 城區有21棵之多。 其實, 廣玉蘭對於揚州乃至中國而言, 它是一種“外來植物”。 廣玉蘭原產美洲, 清代末期引入我國, 成為當時的一種“稀罕樹種”。 也是在這一時期, 廣玉蘭進入揚州。 當時, 只有大戶人家才有門路引入這一樹種。

研究被子植物起源的重要素材

木蘭科是一個對理論研究有著重要價值的科, 一些專家認為木蘭類是被子植物現存的古老類群, 是探索被子植物起源、發展和建立被子植物自然系統不可缺少的材料。

木蘭科全世界有15屬, 246種, 主要分佈于亞洲東南部的熱帶、亞熱帶地區,

從喜馬拉雅至日本, 向南達新幾內亞及新不列顛;少數種類分佈於北美東南部、中美至南美巴西。 其中, 中國有11屬, 約99種。

有的研究認為, 木蘭科的現代分佈中心在東亞-東南亞地區。 而根據木蘭科的化石記錄、系統發育和現代分佈, 推測其起源時間為早白堊紀, 甚至更早;起源地可能在中國的西南地區, 並由此向外輻射, 向東經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經白令陸橋進入北美;向西經西亞、歐洲, 通過格陵蘭進入北美, 然後到達南美;向南經印度支那、馬來西亞, 直至新幾內亞。

廣玉蘭, 作為木蘭科木蘭屬的植物, 是研究的重要素材。

廣玉蘭古樹多分佈在大戶人家

雖然現在廣玉蘭非常常見, 但在百年前的揚州,

絕對是“稀罕”樹種。 揚州的廣玉蘭古樹, 多分佈在大戶人家, 如個園就有4棵, 這進一步證明了當年引種廣玉蘭的不容易。

揚州大學園藝植保學院教授金飆介紹, 廣玉蘭進入中國的時間不算太長, 主要是在清末民國初。

廣玉蘭是一種生長速度相對較快的樹種, 樹形高大挺拔。 古樹名木中, 它們的高度最高達到16米, 最低也有10米。

金飆說, 不少廣玉蘭都是嫁接而成;嫁接對於廣玉蘭的普及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有一段時間, 南京曾是廣玉蘭樹苗的供應中心, 其育苗方法就是嫁接法。

揚州庭園多“對植”廣玉蘭

大戶人家之所以引種廣玉蘭, 當然不僅僅因為它的珍貴, 更重要的是它的“景觀屬性”——廣玉蘭為常綠喬木, 樹姿雄偉壯麗,

葉大光亮, 花朵大如荷花, 又俗稱“荷花玉蘭”;花色潔白美麗, 花香濃郁醇厚。

過去, 廣玉蘭樹少, 因此引進後也多是孤植或對植在庭園或園林中。

孤植, 就是在某地配置單棵廣玉蘭, 以體現其樹形美。 如瘦西湖白塔、揚州大學商學院、揚州旅遊商貿學校、市圖書館等地的廣玉蘭, 就是孤植廣玉蘭。 廣玉蘭樹型優美, 孤植也能成景。 特別是瘦西湖白塔的廣玉蘭, 部分裸露的樹根盤根錯節, 因而成為一個觀景點。

對植, 就是用兩棵廣玉蘭分別按一定的軸線左右對稱的栽植方式, 這也是中國人講究“好事成雙”的文化體現;對植不但可豐富建築物的畫面, 而且還賦予建築物以時間和空間的生機動態感, 常和廳、堂殿、軒等古建築配置在一起。

揚州廣玉蘭古樹多為對植形式, 如個園夏山的兩棵廣玉蘭, 秋山和宜雨軒的兩棵廣玉蘭, 都有一定的對應關係。 而對植最經典的則是平園、憩園和何園毓秀樓等地的廣玉蘭。 平園和憩園的兩棵廣玉蘭, 如同一對雙胞胎, 高矮粗細大體相當。

何園毓秀樓庭園中的廣玉蘭也是對植, 但現在去何園毓秀樓, 看到的兩棵廣玉蘭並不是“雙胞胎”, 而是一大一小。 何園老職工張玉順介紹, 實際上, 較早的時候, 這裡的兩棵廣玉蘭都是一般大小的, 但後來因為變故, 其中一棵死亡, “現在那棵小的廣玉蘭是3年前補種的。 ”

在何園的探訪中, 記者還注意到, 大的那棵廣玉蘭有“緊箍”。 張玉順解釋說, 幾年前的一場大風中, 他們聽到“嘩”的一聲響,

檢查才發現廣玉蘭有“一分為二”的危險, “為了保證安全, 及時用鐵箍將它固定保護。 ”

廣玉蘭已成揚州常用景觀樹

廣玉蘭引入中國後, 逐漸成為很多城市的骨幹樹種, 還被不少城市選為“市樹”。

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發現, 廣玉蘭抗逆性強, 如它們具有較強的耐乾旱、耐瘠薄、抗煙塵、抗污染的品質。 通俗點說, 廣玉蘭能適應一些比較特殊的環境。

而在揚州, 隨著園林綠化業的飛速發展, 廣玉蘭的應用範圍愈加廣泛, 使用形式亦更加豐富多樣, 被廣泛應用于城市園林綠化中。 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 隨著“四季常綠”的綠化風潮, 廣玉蘭開始較多種植。

與傳統庭園或園林的栽植手法不一樣的是, 現代綠化多列植或群植。

列植就是按照一定的距離成行栽植,這樣的栽種手法,需要栽種高矮粗細相近的廣玉蘭,以此凸顯整齊美、線條美和氣勢。揚州多條道路就是這樣的栽種方式,如最早的三元路(現為文昌中路)。

群植,十幾棵或幾十棵廣玉蘭栽種在一塊地方,形成“樹陣”,這種方式主要體現樹木的群體美和協調美。揚州不少公園綠地有群植廣玉蘭,如古運河綠地等。

作為平原地區的揚州,廣玉蘭用途廣泛。孤植可讓人欣賞其雄偉壯麗的姿態、碩大瑩潔的花朵,聞其濃郁宜人的芳香;群植可讓人欣賞其林立挺拔的樹幹,伸展飽滿的樹冠以及朵朵浮立於樹冠之上的大型花朵,給人以恬靜的美感;與其他植物搭配種植,構成美觀的樹叢或生態群落。

廣玉蘭5月底6月初開始開花,花期長達2個多月;花開之時,滿城飄香。

揚州“十大吸霾樹種”之首

原揚州大學園藝與植保學院專家何小弟曾研究過植物的吸霾功能,經過多次測算研究,他排出了10大吸霾樹種,分別是廣玉蘭、懸鈴木、銀杏、柳樹、構樹、意楊、楓楊、珊瑚樹、黃楊、白蠟。

何小弟說,廣玉蘭葉片雖然看上去光滑,但滯塵能力強大,滯塵量可達7.1克。“因為廣玉蘭葉片大,葉背面有毛,樹冠大,枝條多,枝繁葉茂,這些因素讓它位列‘十大吸霾樹種’之首。”

“殺菌消毒”

功能也很強大

何小弟說,植物栽種,還要考慮植物的保健功能,而廣玉蘭在這一方面也非常優秀。如在運河風光帶的建設中,就充分考慮到了植物殺菌的生物特性,以此構建植物保健功能。

據測定,1千克廣玉蘭葉片(幹重)能吸收4.8g氯化物,對二氧化硫、氟化氫也有較強的吸收能力;其枝葉揮發出的有機物質還能殺死空氣中的有害細菌、微生物和原生動物,淨化空氣的效果較為顯著。

何小弟說,當廣玉蘭與雪松、側柏、香樟、臭椿、合歡、女貞、夾竹桃、桂花、水杉、欒樹、瓊花、丁香、枇杷等樹種搭配時,對空氣細菌有良好抑制作用,減少空氣中的有害細菌密度。“監測結果顯示,這樣的配置在9月抑菌效果最高能達到99%,最低也接近50%;6月抑菌效果最高能達到94%,最低也超過40%。”

廣玉蘭是揚州主推綠化樹種

為了指導我市的植樹造林,市林業站今年列出了10個主推綠化樹種,分別是櫸樹、欒樹、廣玉蘭、香樟、薄殼山核桃、銀杏、雪松、國槐、烏桕、落羽杉(三杉)。其中,推薦廣玉蘭的理由是“珍貴、彩色、常綠,生長較快,成活率高”,推薦等級是“重要綠化樹種”。

在10個生態中心和兩條生態廊道(江淮生態大走廊和環邵伯湖大道)的建設中,揚州也明確要求將廣玉蘭作為重要綠化樹種。其中,生態中心建設要“重點推進棗林灣生態中心、世博園和均衡覆蓋的城鄉公園體系建設,已建的公園要補齊好樹,新規劃建的公園要先把樹栽上,新栽樹木一半以上要栽植銀杏、國槐、廣玉蘭、香樟、雪松等能茂盛生長50年以上的喬木樹種”;生態廊道建設樹種以“銀杏、櫸樹、廣玉蘭、落羽杉(三杉)、黃山欒樹等喬木為主,提高生態景觀效益”。

廣玉蘭種子播種易“變性”

揚州大學園藝與植保學院教授金飆曾經多次做過實驗,用廣玉蘭種子播種,但得到的樹苗卻與常見的廣玉蘭有很大不同。

“這個不同在於它的葉片。”金飆說,通過種子播種,得到的廣玉蘭樹葉已不是人們常見的廣玉蘭樹葉,“常見的廣玉蘭葉子是革質的,而種子播種得到的廣玉蘭葉子卻不是革質的,反而是與白玉蘭的葉子非常相像。”

列植就是按照一定的距離成行栽植,這樣的栽種手法,需要栽種高矮粗細相近的廣玉蘭,以此凸顯整齊美、線條美和氣勢。揚州多條道路就是這樣的栽種方式,如最早的三元路(現為文昌中路)。

群植,十幾棵或幾十棵廣玉蘭栽種在一塊地方,形成“樹陣”,這種方式主要體現樹木的群體美和協調美。揚州不少公園綠地有群植廣玉蘭,如古運河綠地等。

作為平原地區的揚州,廣玉蘭用途廣泛。孤植可讓人欣賞其雄偉壯麗的姿態、碩大瑩潔的花朵,聞其濃郁宜人的芳香;群植可讓人欣賞其林立挺拔的樹幹,伸展飽滿的樹冠以及朵朵浮立於樹冠之上的大型花朵,給人以恬靜的美感;與其他植物搭配種植,構成美觀的樹叢或生態群落。

廣玉蘭5月底6月初開始開花,花期長達2個多月;花開之時,滿城飄香。

揚州“十大吸霾樹種”之首

原揚州大學園藝與植保學院專家何小弟曾研究過植物的吸霾功能,經過多次測算研究,他排出了10大吸霾樹種,分別是廣玉蘭、懸鈴木、銀杏、柳樹、構樹、意楊、楓楊、珊瑚樹、黃楊、白蠟。

何小弟說,廣玉蘭葉片雖然看上去光滑,但滯塵能力強大,滯塵量可達7.1克。“因為廣玉蘭葉片大,葉背面有毛,樹冠大,枝條多,枝繁葉茂,這些因素讓它位列‘十大吸霾樹種’之首。”

“殺菌消毒”

功能也很強大

何小弟說,植物栽種,還要考慮植物的保健功能,而廣玉蘭在這一方面也非常優秀。如在運河風光帶的建設中,就充分考慮到了植物殺菌的生物特性,以此構建植物保健功能。

據測定,1千克廣玉蘭葉片(幹重)能吸收4.8g氯化物,對二氧化硫、氟化氫也有較強的吸收能力;其枝葉揮發出的有機物質還能殺死空氣中的有害細菌、微生物和原生動物,淨化空氣的效果較為顯著。

何小弟說,當廣玉蘭與雪松、側柏、香樟、臭椿、合歡、女貞、夾竹桃、桂花、水杉、欒樹、瓊花、丁香、枇杷等樹種搭配時,對空氣細菌有良好抑制作用,減少空氣中的有害細菌密度。“監測結果顯示,這樣的配置在9月抑菌效果最高能達到99%,最低也接近50%;6月抑菌效果最高能達到94%,最低也超過40%。”

廣玉蘭是揚州主推綠化樹種

為了指導我市的植樹造林,市林業站今年列出了10個主推綠化樹種,分別是櫸樹、欒樹、廣玉蘭、香樟、薄殼山核桃、銀杏、雪松、國槐、烏桕、落羽杉(三杉)。其中,推薦廣玉蘭的理由是“珍貴、彩色、常綠,生長較快,成活率高”,推薦等級是“重要綠化樹種”。

在10個生態中心和兩條生態廊道(江淮生態大走廊和環邵伯湖大道)的建設中,揚州也明確要求將廣玉蘭作為重要綠化樹種。其中,生態中心建設要“重點推進棗林灣生態中心、世博園和均衡覆蓋的城鄉公園體系建設,已建的公園要補齊好樹,新規劃建的公園要先把樹栽上,新栽樹木一半以上要栽植銀杏、國槐、廣玉蘭、香樟、雪松等能茂盛生長50年以上的喬木樹種”;生態廊道建設樹種以“銀杏、櫸樹、廣玉蘭、落羽杉(三杉)、黃山欒樹等喬木為主,提高生態景觀效益”。

廣玉蘭種子播種易“變性”

揚州大學園藝與植保學院教授金飆曾經多次做過實驗,用廣玉蘭種子播種,但得到的樹苗卻與常見的廣玉蘭有很大不同。

“這個不同在於它的葉片。”金飆說,通過種子播種,得到的廣玉蘭樹葉已不是人們常見的廣玉蘭樹葉,“常見的廣玉蘭葉子是革質的,而種子播種得到的廣玉蘭葉子卻不是革質的,反而是與白玉蘭的葉子非常相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