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兩會好聲音]把青島建成3D列印一流示範城市

當前, 我國正處於經濟發展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 為實現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 中央以及各級政府把實體經濟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 就在今年3月份, 青島獲批全國“中國製造2025”首批試點示範城市, 青島發展先進製造業正式納入國家戰略版圖。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青島市政協委員、三迪時空董事長李培學建議青島市重點鼓勵支援包括增材製造(3D列印)在內的智慧製造產業, 力爭五年內把青島建設成為全國3D列印的一流示範城市, 助力實現“青島製造”向“青島智造”的跨越式發展。

成本由3500元降為900元

3D列印順應世界製造業發展趨勢, 在李培學看來, 作為智慧製造的重點領域, 3D列印高度節約資源,高效完成工序, 高度貼合市場需求, 對於傳統製造模式可謂顛覆式創新。 據國際權威機構估計, 到2025年,

全球3D列印直接產值將超過2300億美元, 其不僅可以提供個性化的設計與生產, 還將創造出新的需求, 改變人們的消費模式, 推動經濟增長。

國家已將3D列印產業納入國家“863計畫”、《中國製造2025》、《“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與此同時, 國內3D列印市場也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 李培學調研發現, 青島市一家航空公司使用3D列印技術定制飛機座椅扶手元件服務, 經過國家航空管理局嚴格的航空備件實驗檢測後, 大大縮短了航空公司從國外備貨的時間,成本由平均3500元降低到了900元, 費用節省了近3/4。 即墨一家汽車模具企業需要內部帶有隨性冷卻流道的金屬模具, 用傳統工藝很難實現設計製作, 他們使用3D列印技術進行模具加工,

效率提升了60%。

據統計, 2014年, 全國3D列印行業產值40億, 2015年80億, 2016年超過200億產值,連續三年保持了200%以上的增長速度。 預計今年全國將突破500億元。 作為全球重要製造基地, 中國3D列印市場的潛在需求旺盛, 2020年中國3D列印市場有望突破2000億大關。

目前, 青島市有接近30餘家相關企業和院校正在從事與3D列印相關的設備、材料研發,其中,既有生物3D列印墨水等核心技術的研發,也有大型金屬鐳射3D列印設備生產和列印材料研發。 但是, 和青島成為先進製造業基地的目標相比,這個數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必須充分利用現有優勢,整合全國甚至全球的技術與資源, 為我所用。

建議加大政策扶持

青島應該如何加快發展3D列印產業?在剛剛獲批的《青島市創建“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實施方案》中,

增材製造(3D列印)與被列為青島市創新發展的重點產業。 李培學說, 實施方案凝聚了國家、山東省以及青島市的戰略構想與智慧,其中提出,青島的3D列印企業要重點探索建立具有股權約束的實體化新型研究機構和公共服務平臺。

除了平臺, 產業基地也是技術與實體經濟結合的重要載體。 即墨經濟開發區、萊西開發區等地也正在加快建立3D列印創新產業基地, 包含該行業從材料到設備機器人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國家級重點工程實驗室、大資料應用創新中心、交易中心和運營中心, 在2020年, 兩基地有望整體貢獻產值100億元。

企業自身要緊扣市場, 加快發展, 政府也需要在資金、稅收、人才引進等方面實施一系列長期穩定的扶持政策。

李培學建議建立激勵補貼及稅收和政府採購政策, 建議政府特別是對於研發投入多的服務平臺企業和中小型3D列印服務企業提供資金支援和稅收減免等扶持。 可以參考“機器人換人”補貼政策, 對採購3D印表機和3D列印服務的企業給予10%~30%的財政補貼, 並納入技改補貼專案中。

加快3D列印的試點示範與普及推廣, 政府可以組織相關部門科學規劃,統籌佈局, 鼓勵由具有技術積累、人才資源、市場應用優勢的企業帶頭,先行先試,之後再根據效果進行推廣。 例如, 青島市可以優先在電子資訊、家電、石化、服裝、食品、機械裝備、橡膠、汽車、軌道交通裝備、船舶海工等十條工業千億級產業鏈大力進行推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