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莫愁與立夫:琴瑟和鳴夫唱婦隨

文:茹果君

莫愁與立夫:琴瑟和鳴夫唱婦隨

讀了整部《京華煙雲》, 最沒有存在感的人是誰?曼娘嗎, 紅玉嗎, 素雲嗎, 還是後面第四十章中出來打了一下醬油的曹麗華小姐?

都不是。

有一個人, 全書從始至終都在, 說起她時, 大家都恍然, 但是真讓大家對這個人物角色有什麼樣的評價, 茫然四顧, 她是姚思安的小女兒, 木蘭的妹妹, 立夫的妻子, 紅玉的表姐, 卻很少有人說莫愁這個人物怎麼樣。

莫愁和大多數中國的傳統女性一樣, 有著世俗的智慧, 持家的本事, 和順的脾性, 中規中矩的為人, 即使是偶爾發出點小慧詰的言論, 也是在木蘭或者立夫身旁。

不比木蘭從小就掩不住的才華橫溢鋒芒畢露, 莫愁在成為一個少女之前, 一直只是作為姚家姐妹的妹妹出現, 直到姚家姐妹在北京西山上初遇立夫, 莫愁才以一個略有點害羞卻不失主見的少女形象,

讓人眼前一亮。

可惜, 此時, 大家的眼光仍舊被光彩照人的姐姐吸引過去, 也為木蘭對立夫的感情揪心。

這個時候的莫愁, 仍舊是那個在姐姐光芒掩蓋下的妹妹, 有點小聰慧, 仍沒有超過一般少女的華彩, 莫愁的智慧是普通少女身上稍微認真學習都能得到的。

木蘭依婚約嫁給了蓀亞, 而傅大人做媒, 將莫愁許給了立夫, 大多數人都是扼腕歎息的, 覺得木蘭和立夫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可歎造化弄人, 這麼一雙壁人終究是無緣, 總覺得正如蓀亞配不上木蘭, 莫愁也是配不上立夫。

人們總是喜歡看那些與現實中完全不一樣的, 悲歡離合的故事, 浪漫傳奇的經歷, 木蘭與立夫就是人們心目中完美的理想人物, 可以將自己代入進去感受完全不同于現實世界的精彩。

文學傳奇小說和那些天馬行空的電視劇成功之處, 就是要讓受眾體會到自己想像中卻沒辦法真實去經歷的感受。

而實際上, 大多數人過的, 都是和莫愁很相似或者還差一點的人生, 女人們沒有木蘭驚人的才華和出眾的美貌, 能像莫愁那樣找到個一心一意待她的夫君, 已是人世間莫大的幸福。

莫愁“圓臉盤兒, 圓眼睛, 五官也較為豐滿多肉, 比木蘭實際而沉穩。 莫愁的皮膚較為白嫩, 這是她的優點。 這種皮膚的細嫩就表示她一輩子過的生活安閒舒適。 不論東方西方, 不管古往今來, 理想的女人, 大家都認為要皮白肉嫩, 身體輪廓要豐滿, 要柔軟。 ”

按照傳統的眼光來看, 中國父母最喜歡的兒媳婦摸樣, 就應該是莫愁這樣的, 喜相, 有福氣, 不焦不躁。

連曾家祖母都很喜歡莫愁, 說“我要再多一個小孫孫, 定將你也娶過來做我孫媳婦”。

其實, 莫愁遠比她表面顯露出來的部分有內涵得多, 只不過莫愁性格沉靜, 不喜爭強好勝, 實際上,

從為人處事來講, 莫愁比木蘭有城府籌畫得多, 連阿非都說“三姐那麼沉穩安靜, 可是她一開始責駡我, 我真怕她。 我是從來不怕二姐的。 ”

初遇立夫, 木蘭是明顯表現出來動心, 覺得這個男孩子“一身衣裳雖然觀之不雅, 卻叫人覺得天性高雅, 氣派堂堂”, 而莫愁呢, 結婚之前沒有流露出任何對立夫有意的言論, 就連有時侯想對立夫好, 覺得立夫的衣裳鞋子太破舊了, 都是讓木蘭出面巧妙地讓立夫接受她們姐妹倆的好意。

人若有心, 總有跡可尋, 某些地方還是讓人看出了苗頭, 第一次讓人對莫愁這個人物有點印象, 不再覺得她只是木蘭的妹妹, 就是在西山上, 向來害羞的莫愁大膽與這個剛剛認識的男孩子辯論。

當大家談論到乾隆皇帝在西山廟裡碑匾上到處刻的字, 立夫不以為然,一直沒有發聲的莫愁突然說:“難道他說的是你想到的,就一定是壞詩嗎?”

而真正讓人對莫愁印象深刻的,是在體仁怕吃苦不肯去英國留學,中途跑回來,卻在家裡人面前擺出一副見過大世面的譜時,莫愁諷刺他:“嗷,是了,您尊駕沒到劍橋,卻把劍橋的學問學會了!您若不說,我還不知道劍橋的學問就在不扣背心的最下一個扣子上啊。”

這一串的妙語連珠,不禁讓立夫都對莫愁都刮目相看,對體仁說:“你妹妹有點像寫討曹操檄文的陳琳。”

而這幾次莫愁的出彩,都是因為有立夫的在場,姐妹倆都喜歡立夫,不過一個顯露一個含蓄,若是生在今日,木蘭肯定會將自己的感情講出來,她注重自我內心的感受,就算婚後也是如此思想奔放,連蓀亞都稱她為我家那個“妙想夫人”,總是天馬行空想像力無窮。

莫愁不同,莫愁恪守舊禮,目不斜視,中規中矩,從吃螃蟹都可以看得出來,木蘭“吃螃蟹像吃白菜豆腐那樣亂吞”,而莫愁呢,“她把螃蟹的每一部分都吃得乾乾淨淨,所以她那盤子裡都是一塊塊薄薄的,白白的,像玻璃,又像透明的貝殼兒一樣。”

莫愁不是立夫的精神伴侶,與木蘭與立夫大談國事,大講中國古代歷史史實甚至文物甲骨文的種種知識趣聞不同,莫愁擔心丈夫的激進,“常常徹夜不眠”。

可就算如此擔憂,莫愁也從來沒有對立夫的事業強加干涉,反而陪著丈夫去到日本求學,有了身孕回國,獨自一人經歷難產生下兒子,當丈夫回來時,莫愁“一手拉著兩歲大的孩子,另一隻手揮動歡迎他。她並沒有把感情過分外露,只是默默無言之下,緊緊的握了他的手一下兒,這就足以告訴他現在是歡迎他回到愛情深厚而穩固的家。”

立夫在哪兒,莫愁就在哪兒,哪兒就是他們的家,最後立夫為了追尋心中的理想,要到重慶大後方去實現熱血中華男兒的抱負,莫愁二話沒說就帶著一家老小跟隨立夫。

現在的文章,都喜歡講一個道理,那就是愛情要勢均力敵,女人要做到像木蘭那樣強大,方能獲得屬於自己的愛情,同時擁有尊嚴和自由,可以由自己來掌控命運。

這的確是很理想的愛情,可是世上千千萬萬人,每個人都不同,哪有那麼多像木蘭這樣優秀而出眾的女性,不過大部分人都只是天資平平而已,世上的路千千萬萬條,不可能每個人都走同樣一條路。

如同莫愁這樣的女性,她就是喜歡安於家世,不喜像長姊那樣到處遊玩,對她而言,照顧好自己的婆婆、小孩兒和丈夫,就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而讓身邊的人在自己的精心照顧下,都能過上安穩幸福的日子,是她畢生最大心願,這又何嘗不可。

每個人的人生,求仁得仁,不要老是用別人的要求,來比照自己。

姚家父親的確把兩個女兒都帶得很好,大女兒和小女兒都懂得依照自己內心的感受,去追尋自己想要的幸福。

如果你是莫愁,何必硬生生地把自己往木蘭的標準靠。

做自己就好!

-------------------------

作者簡介:

茹果君:本科物理,哲學碩士,外表淑女,內心彪悍,不喜歡佶屈聱牙,喜歡擺龍門陣,想用最簡潔易懂的文字,研究深層次的人性哲學

立夫不以為然,一直沒有發聲的莫愁突然說:“難道他說的是你想到的,就一定是壞詩嗎?”

而真正讓人對莫愁印象深刻的,是在體仁怕吃苦不肯去英國留學,中途跑回來,卻在家裡人面前擺出一副見過大世面的譜時,莫愁諷刺他:“嗷,是了,您尊駕沒到劍橋,卻把劍橋的學問學會了!您若不說,我還不知道劍橋的學問就在不扣背心的最下一個扣子上啊。”

這一串的妙語連珠,不禁讓立夫都對莫愁都刮目相看,對體仁說:“你妹妹有點像寫討曹操檄文的陳琳。”

而這幾次莫愁的出彩,都是因為有立夫的在場,姐妹倆都喜歡立夫,不過一個顯露一個含蓄,若是生在今日,木蘭肯定會將自己的感情講出來,她注重自我內心的感受,就算婚後也是如此思想奔放,連蓀亞都稱她為我家那個“妙想夫人”,總是天馬行空想像力無窮。

莫愁不同,莫愁恪守舊禮,目不斜視,中規中矩,從吃螃蟹都可以看得出來,木蘭“吃螃蟹像吃白菜豆腐那樣亂吞”,而莫愁呢,“她把螃蟹的每一部分都吃得乾乾淨淨,所以她那盤子裡都是一塊塊薄薄的,白白的,像玻璃,又像透明的貝殼兒一樣。”

莫愁不是立夫的精神伴侶,與木蘭與立夫大談國事,大講中國古代歷史史實甚至文物甲骨文的種種知識趣聞不同,莫愁擔心丈夫的激進,“常常徹夜不眠”。

可就算如此擔憂,莫愁也從來沒有對立夫的事業強加干涉,反而陪著丈夫去到日本求學,有了身孕回國,獨自一人經歷難產生下兒子,當丈夫回來時,莫愁“一手拉著兩歲大的孩子,另一隻手揮動歡迎他。她並沒有把感情過分外露,只是默默無言之下,緊緊的握了他的手一下兒,這就足以告訴他現在是歡迎他回到愛情深厚而穩固的家。”

立夫在哪兒,莫愁就在哪兒,哪兒就是他們的家,最後立夫為了追尋心中的理想,要到重慶大後方去實現熱血中華男兒的抱負,莫愁二話沒說就帶著一家老小跟隨立夫。

現在的文章,都喜歡講一個道理,那就是愛情要勢均力敵,女人要做到像木蘭那樣強大,方能獲得屬於自己的愛情,同時擁有尊嚴和自由,可以由自己來掌控命運。

這的確是很理想的愛情,可是世上千千萬萬人,每個人都不同,哪有那麼多像木蘭這樣優秀而出眾的女性,不過大部分人都只是天資平平而已,世上的路千千萬萬條,不可能每個人都走同樣一條路。

如同莫愁這樣的女性,她就是喜歡安於家世,不喜像長姊那樣到處遊玩,對她而言,照顧好自己的婆婆、小孩兒和丈夫,就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而讓身邊的人在自己的精心照顧下,都能過上安穩幸福的日子,是她畢生最大心願,這又何嘗不可。

每個人的人生,求仁得仁,不要老是用別人的要求,來比照自己。

姚家父親的確把兩個女兒都帶得很好,大女兒和小女兒都懂得依照自己內心的感受,去追尋自己想要的幸福。

如果你是莫愁,何必硬生生地把自己往木蘭的標準靠。

做自己就好!

-------------------------

作者簡介:

茹果君:本科物理,哲學碩士,外表淑女,內心彪悍,不喜歡佶屈聱牙,喜歡擺龍門陣,想用最簡潔易懂的文字,研究深層次的人性哲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