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老曼谷人的安樂園

我的泰國朋友知道我移居曼谷的時候, 不是沒有一點點訝異的, 她還以為我一定會選擇清邁, 或Pai, 一個距離清邁三個小時車程的小山城。 當年她就是因為厭倦了曼谷的雜亂吵髒, 才會毅然搬遷到Pai, 去追求一個慢活而快活的人生。

曼谷確實亂糟糟的, 但亂糟糟正是曼谷迷人之處。

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矛盾的城市, 現代與傳統、新與舊、先進與落後、時髦與老土、喧囂與寧靜、活潑與疲乏、整潔和骯髒、富與貧、快與慢、美與醜、明與暗混搭成曼谷多元生動的樣貌和節奏獨特的心跳, 而且很離奇地, 一點也不令人感覺違和,

這就是曼谷吸引我的地方吧。 譬如說, 曼谷有新潮的通羅區, 也有陳舊的三聘巷, 新馬幾近消失的南洋色彩就塗抹在曼谷這個角落。 譬如說, 曼谷有高檔的名咖啡店Dean & Deluca, 也有草根的老口羔呸店On Lok Yun。

On Lok Yun, 我是直到站在這家老口羔呸店門前, 才發現原來它的中文名字叫安樂園。 1933年啟業, 坐落老曼谷石龍軍路(Charoen Krung Road)上, 距離耀華力路(Yaowarat Road)或中國城不遠, 附近沒有輕軌或是地鐵, 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坐德士去, 告訴德士司機你要去Sala Chalermkrung Royal Theatre, 安樂園就在戲院右邊, 只有數步之遙。

沾了星光的安樂園

Sala Chalermkrung Royal Theatre是泰王拉瑪七世為了歡慶曼谷建城150周年而建的, 也是當年曼谷最風光的戲院。 在電視尚未面世普及的年代, 看電影仍是曼谷人的主要娛樂活動,

安樂園沾了這家戲院的熠熠星光, 成為名流出沒流連的蒲點。 然而時移境遷, 老戲院成了泰國傳統宮廷倥舞劇場, 安樂園成了老曼谷人懷舊的安樂園。

當然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和觀光客。 經過歲月的斑駁暈染, 看似毫不起眼的老口羔呸店散發著一種複製不來的古早味。 招牌上的三個方塊字維持著由右至左的老派書寫方式。 門口兩側的櫥窗裡展示著老式的美祿罐和泰王的肖像。 門口中間的櫥櫃裡陳列著他們的招牌麵包和咖椰。 店內三面皆有玻璃櫥櫃, 裡頭佛像、神牌、煉奶、麥片、咖啡粉、番茄醬、美極醬清和廁紙並置, 沒有高低雅俗之分。

為了街坊而存在

三把老式吊扇在客人頭上旋轉。 吊扇底下三四張圓桌, 另有一排雙人硬座卡位。

牆上的價目表只有泰文, 顯然這家老口羔呸店不是為了異國遊客, 而是為了當地街坊而存在的, 它的拒絕與時並進, 有一種固執的浪漫。 但我後來發現, 原來是我自作多情, 其實他們也有英文餐牌, 選擇也增多了, 除了原有的白麵包、烤麵包和生熟蛋之外, 還有包含炒蛋、火腿、培根和香腸的美式早餐和法式吐司。

我和老友記一坐下來, 老闆便先端上一杯免費熱茶, 但我需要口羔呸烏招魂。 口羔呸烏和蒸麵包或烤麵包是絕佳的搭配, 但安樂園沒有蒸麵包, 只有白麵包, 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四方形的, 容易入口, 但沒有海南人的蒸麵包那麼大片那麼厚實得令人有飽足感。 他們的咖椰上面淋了一圈煉奶,

另外盛在小碟子上, 我用叉子叉起白麵包沾著吃——83年前的曼谷人也是這麼吃的嗎?坐在安樂園內, 我有一種時空錯置的感覺。

遇見老派的溫暖

泰王駕崩之後不久, 我第一次和老友記去安樂園, 那是個星期三, 這家老口羔呸店比我想像中蕭條, 但也因此較為悠閒。 最近我自己一個人又去了一趟, 因為是個星期天, 暗忖一大清早應該沒有什麼人客吧, 不料座無虛席, 我很幸運, 一去到就有一桌人客離開, 但我因為一個人來, 所以被安排跟一個老婦人坐在一塊兒。

兩個安哥忙進忙出, 還有一個阿嬤坐在一角忙著抹拭碗碗碟碟。 側目張望一下店外, 有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在等位子。 偶然抬眼, 瞥見一對洋人情侶走下樓梯,

這才發覺樓上也有座位。

跟我同桌的老婦人告訴我安樂園已經開了73年, 讓我莞爾一笑, 老婦人算錯了。 又告訴我那個阿嬤就是老闆的母親, 這家老口羔呸店平日沒有那麼多人客, 只有週末才會這麼忙碌。 接著又講了些什麼, 我就聽不懂了, 因為我的泰語只有托兒所的程度。 但她有一種老派人的溫暖, 讓我一個人坐在熟悉又陌生的語言中, 感覺沒有那麼孤單。

83年前的曼谷人也吃這些嗎?

83年前的曼谷人也吃這些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