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漁業生態化 廢水零排放

湖州市吳興區東林鎮, 有著20多年的溫室龜鱉養殖歷史, 全鎮原有2600多個溫室龜鱉養殖大棚, 幾乎家家戶戶養殖龜鱉。 但養殖產生的廢水、排泄物, 對原本美麗的鄉村環境造成了污染。 吳興區以全省剿滅劣Ⅴ類水為契機, 努力引導養殖戶轉型升級, 大力推進潔水工程和休閒漁業, 為高效化、生態化、可持續化漁業發展起到了良好推動作用。

位於吳興區特種水產養殖重點區的湖州本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是華東地區從事澳洲淡水龍蝦繁育的少數企業之一。 近日, 記者在該公司的百畝養殖基地內看到,

養殖廢水進入處理池後, 通過培養益生菌消化有機物, 再進入氧化池吸收, 最終實現廢水迴圈利用。

楊新權是本澳公司的董事長, 幾年前, 他和當地大多數溫室龜鱉養殖戶一樣, 也擁有自己的甲魚大棚。 溫室養殖龜鱉產生的大量排泄物, 剩餘餌料都會在池內腐爛, 致使水體富營養化, 造成水體淨化功能變差, 這些未經任何處理的污水直排耕地、河道, 嚴重污染了周邊水環境。 東林鎮啟動溫室龜鱉養殖產業整治後, 對從事龜鱉養殖的農民推出了多項轉行轉業服務舉措。 於是, 楊新權把目光瞄準了澳洲淡水龍蝦養殖業, 為減少對周邊水環境的污染, 投資新建了一整套養殖廢水處理系統。

同樣位於水產養殖重點佈局區域的湖州湖旺水產種業有限公司,

養殖基地內兩個淨水池塘綠水清清。 董事長費志平告訴記者, 為減少養殖水體污染, 公司從珠江水產研究所引進“優鱸1號”, 可以實現飼料養殖, 減少冰鮮魚對養殖水體污染, 通過投資廢水處理系統, 實現了污水零排放。

本報記者 李震宇 楊曉軒 李翔

於詩奇 通訊員 張蘋 沈娟 攝影報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