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民間故事:一碗餛飩養大你,你卻貪贓連累娘

文/吳宏慶

陽城有間順泰來客棧, 是間大車店, 做的都是苦哈哈的生意。

這天一大早, 客棧掌櫃孫喜伸著懶腰從裡邊把門板打開,

一眼卻看到門口趴著一個老婦人。 上前打量, 人還活著, 於是叫來兒子小全一起將她抬到店裡, 喂了幾口稀粥後, 老婦人悠悠醒來, 連說謝謝。

孫喜擺擺手, 表示不足為道。 也是, 他這大車店來往的都是窮人, 幫人都已經成習慣了, 他問:“大娘, 你打哪兒來?這是去哪兒啊?”

老婦人說自己是離此三百裡外的梁城人, 夫家姓張, 二人老來得子, 丈夫先逝, 半個月前兒子也死了, 她不得已才流落至此。 孫喜見她可憐, 便拿了些碎銀給她, 張老太感動不已, 又說自己已經走投無路了, 希望借他門口擺個餛飩攤。

孫喜的店裡正好有別人抵債的餛飩擔子, 就給了她。 張老太買來面和肉, 支起兩張桌子, 就在大車店門前開起了餛飩店。

孫喜嘗了她下的第一碗餛飩,

頓時眼前一亮, 只覺得這碗餛飩裡五味雜陳, 似是平淡, 細一品, 卻是平生吃過的最好吃的餛飩, 不由驚喜地說:“大娘, 你有這手藝在哪吃不到飯啊, 為什麼還要流落至此?”

張老太的神色頓時黯然下來, 像是被觸動了什麼心事。 孫喜知道她身上定有隱情,

也沒再繼續問了, 吩咐小全將柴房騰空, 讓她住了下來。

果然, 餛飩攤開了後, 生意很是紅火。 張老太一個人忙不過來, 就讓小全來幫忙, 她做手藝時不僅不避諱他, 還手把手地教他。

這樣過了一個多月, 張老太算是站穩了腳。 這天, 正在店中算帳的孫喜突然聽到門外喧嘩, 出門一看, 卻是有幾個人正在廝打張老太, 小全已經被他們推倒了。 孫喜忙叫“住手”, 上前質問。

其中有一人指著張老太問:“你知道她是誰?她就是梁城張杜山的娘。 ”孫喜一愣, 張杜山是梁城縣令, 貪贓枉法, 人人痛恨, 半年前被朝廷給斬了。 他看向張老太, 見她蜷縮著身子, 滿臉羞愧不敢抬頭。

“我們是梁城百姓, 她兒子害苦了我們!”

“她是她, 她兒子是她兒子,

你們這樣打一個老邁婦人, 不是比她兒子更可惡嗎?”孫喜怒斥對方。 因孫喜平日周濟窮困百姓, 頗有聲望, 眾人附和, 那幾個人訕訕走了。

等他們走後, 孫喜將張老太攙到店裡, 扶她坐下。 張老太已是滿臉淚水, 說:“我不怪他們, 都是我沒把兒子教好啊。 ”

張家原本貧寒, 丈夫去世後, 她不得不擺起了餛飩攤, 憑著一碗餛飩將兒子養大成人, 並做了官。 可兒子做了官後, 卻貪贓枉法, 她無數次勸說都無濟於事, 最後, 兒子丟了性命, 她則被憤怒的百姓趕出了梁城。

“子女好了, 父母臉面有光, 子女不好, 父母也理所當然地受牽連。 ”張老太神情黯然, “只怕, 我又要走了。 ”

孫喜暗自感歎, 倘若這世間作惡的人在作惡之前, 能想到父母親人就好了, 他安慰說:“不用擔心, 你就留在這裡好了, 有我在, 不會有人趕你走。 ”

“只怕是留不下來了。 ”張老太長歎一口氣。

果然, 張老太是被斬貪官之母的消息傳出去後, 人們紛紛前來指責, 冷言冷語, 甚至還有人說孫喜這麼護著她, 是因為收了她兒子貪來的金銀。

有一天,張老太突然就一聲不吭地走了,估計仍是像過去那樣流浪了。孫喜長歎一聲,叫小全接管餛飩攤,但一嘗起來,口感雖然不差,總是覺得少了些莫名的滋味。

有一天,張老太突然就一聲不吭地走了,估計仍是像過去那樣流浪了。孫喜長歎一聲,叫小全接管餛飩攤,但一嘗起來,口感雖然不差,總是覺得少了些莫名的滋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