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沙皇退位百周年,仍有俄羅斯人在膜拜

克裡米亞美女檢察長娜塔莉亞·波克隆斯卡婭可能是眼下俄羅斯最著名的末代沙皇粉絲。 俄國二月革命百周年紀念日臨近, 這位現任俄羅斯杜馬議員忽然拋出了一個頗為聳動的消息:她在三月初的一個電視節目上說, 克裡米亞檢察院旁邊的一尊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半身雕像最近出現了神跡。

△ 克裡米亞檢察長與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像。

所謂神跡, 指的是雕像在沒有人力干預的情況下自動被類似油的物質覆蓋並散發出香氣——俄語為此甚至還有一個專有詞彙мироточит, 由於呼應了聖經中“受膏”之意而成為一種重要的神跡顯現的方式。 這尊顯現神跡的雕像位於辛菲羅波爾的檢察官辦公室旁邊, 一個由檢察官們集資建立、去年十月才宣告落成的小教堂門前, 波克隆斯卡婭不僅組織了捐款, 並且還主持了教堂的落成儀式。

消息一出,

記者和各路圍觀群眾蜂擁而至, 儘管四天后辛菲羅波爾和克裡米亞教區的牧師委員會得出結論稱, 這尊尼古拉二世雕像並沒真的顯示出什麼神跡, 但拜波克隆斯卡婭的大力宣傳所賜, 尼古拉二世的“顯靈”在二月革命百年紀念日前的這個週末成了俄語網路上的一個熱議話題。

△ 辛菲羅波爾檢察院門前的沙皇像。

一百年前的3月8日(俄曆2月25日), 彼得格勒(現聖彼德堡)一場近乎無組織的工人反饑餓抗議運動意外終結了羅曼諾夫王朝和沙俄帝制, 如今被宣佈“顯靈”的主角尼古拉二世在一周後的西曆3月15日宣佈退位, 並在17個月的軟禁後和家人(妻子和五個孩子)一起在1918年7月17日遭到秘密處決。 當時俄羅斯內戰正處於高潮時期, 國內形勢極為動盪, 儘管有關沙皇全家已經被殺的說法幾乎立刻就獲得了廣泛接受, 但直到1989年行刑者日記被發現之前, 布爾什維克以及後來的蘇聯政府僅承認處決了沙皇本人, 並稱這是由於沙皇對俄羅斯和俄羅斯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血腥罪行。

末代沙皇:混亂中的精神寄託?

此後的七十年裡, 蘇聯官方史學將尼古拉二世定義成“昏庸腐朽的封建皇權制度的代表”, 然而, 自這場被官方諱莫如深的滅門式處決開始, 有關“真實的尼古拉二世”的爭論就從未停止過。 有些人形容尼古拉二世是個懦弱的好人, 完美的父親和丈夫, 儘管並不適合執掌最高權力(普京本人即持這種看法), 另一些人卻堅持說尼古拉二世意志堅定, 有將自己想法貫徹到底的強大精神力(比如時任英國駐俄公使的溫斯頓·邱吉爾)。 一部分俄羅斯自由派視尼古拉二世的自行退位和二月革命後短暫的自由化政府為俄國歷史上最接近民主政體的一刻, 沙皇因此而被認為是個開明人物,

另一部分學者則強調, 尼古拉二世必須為鎮壓1905年革命以及一戰前沙皇俄國對鄰國的頻啟戰端承擔責任。

但在所有這些歷史爭議之外, 另一種風潮很難不引起注意——消失的末代沙皇成了不少俄羅斯人在混亂時局中的精神寄託。 同樣從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 對他的民間拜祭活動悄然開始, 1922年, 一位前沙俄軍官在巴黎註冊了“紀念皇帝尼古拉二世的狂熱者聯盟”, 該組織直到今天還在活動。 與此同時, 有關尼古拉二世“顯靈”的記錄也絡繹不絕, 1925年, 一位塞爾維亞老婦聲稱她在夢中獲得沙皇的承諾, 幾個月後她失蹤的小兒子果然自戰場平安歸來, 此事被視為沙皇崇拜的第一個靈驗案例, 也因此引發要求教會將沙皇封聖的呼聲。 最近一個獲得教會承認的“顯靈”記錄則發生在2007年東正教聖誕,據稱,當時茲韋尼哥羅德的一間鄉村教堂裡供奉在沙皇畫像前的枯枝開出了七朵形如玫瑰的綠色花朵。

△ 茲韋尼哥羅德教堂的神跡。

1981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俄羅斯東正教海外教會(與本土東正教會互不承認)將尼古拉二世冊封為東正教聖徒,2000年,俄羅斯東正教會也宣佈冊封尼古拉二世和同時罹難的其妻兒及隨從為“烈士”(東正教聖徒的一種頭銜)。或許不應過分誇大這一封聖決定的意義,畢竟俄羅斯東正教會是整個基督教世界中最盛行聖徒崇拜的一支,其承認的聖徒數量幾乎難以計數,而末代沙皇在教會和後來的俄羅斯政府的陳述中,其更重要的身份都是“政治鎮壓受害者”,但是顯而易見,尼古拉二世的形象已經逐步脫離了政治範疇——在王朝覆滅後的百年裡,這位曾經獲稱“血腥的尼古拉”綽號的亡國之君卻逐漸獲得了類似神性的光環。

而最近幾年意外走紅的波克隆斯卡婭則同樣意外地成了俄羅斯國內這種經久不衰的崇拜風潮的最新代表人物。2016年5月9日的勝利日遊行上,有一個環節叫做“不朽的軍團”,原本規劃的是讓蘇軍烈士們的後人手持祖輩照片組成遊行隊伍,但波克隆斯卡婭卻出現在了遊行隊伍的顯眼位置,懷抱一張尼古拉二世的禮服肖像。她當然不是尼古拉二世的後人——沙皇全家已于1918年被滅門。比與蘇軍烈士像一起出現在衛國戰爭勝利日遊行上的沙皇肖像本身更古怪的是波克隆斯卡婭對此的解釋,這位克裡米亞檢察長事後對媒體說,這樣做的原因是有二戰老兵告訴她戰時沙皇曾顯靈並幫助他脫離險境,因此尼古拉二世也算是參與過衛國戰爭了。

△ 2016年勝利日遊行上波克隆斯卡婭懷抱沙皇肖像。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沒有證據證明美女檢察長與尼古拉二世的狂熱粉絲組織,上文提到過的“紀念皇帝尼古拉二世的狂熱者聯盟”有什麼直接聯繫,但是該組織自蘇聯解體後的大本營一直位於克裡米亞,是克裡米亞唯一的尊崇君主制的合法組織,總部辦公室則正好在波克隆斯卡婭此前工作的辛菲羅波爾。網路上能夠找到的痕跡表明,該組織目前的主席阿列克謝·瓦西裡耶夫同時也是波克隆斯卡婭的熱情粉絲,而波克隆斯卡婭自去年九月正式就任杜馬議員以來提出過的有限幾項政治動議,無不與該組織的公開倡議不謀而合——比如要求封殺一部講述尼古拉二世與一位芭蕾演員的愛情故事的電影,理由是有損沙皇形象,以及要求將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和托洛茨基列入恐怖分子名單,因為他們“謀殺了善良親切的皇帝和他的家人”。當然,後一個提案因為引發杜馬俄共議員們的強烈抗議而未能通過。

沙皇崇拜緣何而來?

毋庸置疑,尼古拉二世的崇拜者中的確存在要求在俄羅斯恢復君主制的狂熱分子,但從目前來看,大多數人並不打算強調他生前的政治身份,似乎也沒有在現實生活中挑戰當前國家政體的打算,相反地,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神化末代沙皇的事業中。波克隆斯卡婭所說的辛菲羅波爾的顯靈雕像只是近年來沙皇粉絲無數起類似報告中的一則,更重要的論證則已經集中到了沙皇以及羅曼諾夫王朝的哲學意義上——看似諷刺的一點是,這些論證多半是由東正教會完成的。

最早的對沙皇崇拜的理論論證開始於1918年處決後三天,教會一位名叫吉洪的大主教認為沙皇的退位是出於對俄羅斯的高尚的愛,因此為了“順服神的話語的教導”,東正教會必須維護沙皇。八十餘年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方教會在回答沙皇為何獲得封聖的問題時援引大司祭沙爾古諾夫的文章,稱沙皇是“俄羅斯的神聖象徵”,而殺死沙皇及其家人的舉動“象徵了破壞整個俄羅斯”,因此,今天俄羅斯所發生的一切“家庭、道德和國家的解體”,也就應當通過對沙皇的崇拜來解決。必須指出,這位沙爾古諾夫在過去幾十年裡正是推動末代沙皇崇拜的核心人物。

波克隆斯卡婭的說法似乎與這種見解形成了一些呼應,她認為,沙皇是為更好的俄羅斯而死,因此崇拜沙皇是俄羅斯愛國主義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句話的前提十分清楚:沙皇本人就是“俄羅斯”的一個組成部分。姑且不論俄羅斯愛國者們眼下是否能接受這種預設,至少沙皇粉絲團與東正教會中的保守派別的聯合已經成為事實。在對尼古拉二世的崇拜、對上帝的信仰和對俄羅斯的愛形成某種“三位一體”關係的時候,處在這一論證三角中的三方的逐步趨同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這大概能夠解釋為何包括美女檢察長本人在內,所有在網路上可見的沙皇粉絲群體都一方面強調自己虔誠的東正教徒身份,另一方面在政治上表現出極右傾向:既積極支持俄羅斯的全面擴張,又支持國內政策的進一步保守化——等等,或許根本不需要繞那麼大的圈子:沙皇粉絲是俄羅斯帝國主義者,這不是最順理成章的事情嗎?

世 界 說

路 塵

發自 中國 北京

最近一個獲得教會承認的“顯靈”記錄則發生在2007年東正教聖誕,據稱,當時茲韋尼哥羅德的一間鄉村教堂裡供奉在沙皇畫像前的枯枝開出了七朵形如玫瑰的綠色花朵。

△ 茲韋尼哥羅德教堂的神跡。

1981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俄羅斯東正教海外教會(與本土東正教會互不承認)將尼古拉二世冊封為東正教聖徒,2000年,俄羅斯東正教會也宣佈冊封尼古拉二世和同時罹難的其妻兒及隨從為“烈士”(東正教聖徒的一種頭銜)。或許不應過分誇大這一封聖決定的意義,畢竟俄羅斯東正教會是整個基督教世界中最盛行聖徒崇拜的一支,其承認的聖徒數量幾乎難以計數,而末代沙皇在教會和後來的俄羅斯政府的陳述中,其更重要的身份都是“政治鎮壓受害者”,但是顯而易見,尼古拉二世的形象已經逐步脫離了政治範疇——在王朝覆滅後的百年裡,這位曾經獲稱“血腥的尼古拉”綽號的亡國之君卻逐漸獲得了類似神性的光環。

而最近幾年意外走紅的波克隆斯卡婭則同樣意外地成了俄羅斯國內這種經久不衰的崇拜風潮的最新代表人物。2016年5月9日的勝利日遊行上,有一個環節叫做“不朽的軍團”,原本規劃的是讓蘇軍烈士們的後人手持祖輩照片組成遊行隊伍,但波克隆斯卡婭卻出現在了遊行隊伍的顯眼位置,懷抱一張尼古拉二世的禮服肖像。她當然不是尼古拉二世的後人——沙皇全家已于1918年被滅門。比與蘇軍烈士像一起出現在衛國戰爭勝利日遊行上的沙皇肖像本身更古怪的是波克隆斯卡婭對此的解釋,這位克裡米亞檢察長事後對媒體說,這樣做的原因是有二戰老兵告訴她戰時沙皇曾顯靈並幫助他脫離險境,因此尼古拉二世也算是參與過衛國戰爭了。

△ 2016年勝利日遊行上波克隆斯卡婭懷抱沙皇肖像。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沒有證據證明美女檢察長與尼古拉二世的狂熱粉絲組織,上文提到過的“紀念皇帝尼古拉二世的狂熱者聯盟”有什麼直接聯繫,但是該組織自蘇聯解體後的大本營一直位於克裡米亞,是克裡米亞唯一的尊崇君主制的合法組織,總部辦公室則正好在波克隆斯卡婭此前工作的辛菲羅波爾。網路上能夠找到的痕跡表明,該組織目前的主席阿列克謝·瓦西裡耶夫同時也是波克隆斯卡婭的熱情粉絲,而波克隆斯卡婭自去年九月正式就任杜馬議員以來提出過的有限幾項政治動議,無不與該組織的公開倡議不謀而合——比如要求封殺一部講述尼古拉二世與一位芭蕾演員的愛情故事的電影,理由是有損沙皇形象,以及要求將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和托洛茨基列入恐怖分子名單,因為他們“謀殺了善良親切的皇帝和他的家人”。當然,後一個提案因為引發杜馬俄共議員們的強烈抗議而未能通過。

沙皇崇拜緣何而來?

毋庸置疑,尼古拉二世的崇拜者中的確存在要求在俄羅斯恢復君主制的狂熱分子,但從目前來看,大多數人並不打算強調他生前的政治身份,似乎也沒有在現實生活中挑戰當前國家政體的打算,相反地,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神化末代沙皇的事業中。波克隆斯卡婭所說的辛菲羅波爾的顯靈雕像只是近年來沙皇粉絲無數起類似報告中的一則,更重要的論證則已經集中到了沙皇以及羅曼諾夫王朝的哲學意義上——看似諷刺的一點是,這些論證多半是由東正教會完成的。

最早的對沙皇崇拜的理論論證開始於1918年處決後三天,教會一位名叫吉洪的大主教認為沙皇的退位是出於對俄羅斯的高尚的愛,因此為了“順服神的話語的教導”,東正教會必須維護沙皇。八十餘年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方教會在回答沙皇為何獲得封聖的問題時援引大司祭沙爾古諾夫的文章,稱沙皇是“俄羅斯的神聖象徵”,而殺死沙皇及其家人的舉動“象徵了破壞整個俄羅斯”,因此,今天俄羅斯所發生的一切“家庭、道德和國家的解體”,也就應當通過對沙皇的崇拜來解決。必須指出,這位沙爾古諾夫在過去幾十年裡正是推動末代沙皇崇拜的核心人物。

波克隆斯卡婭的說法似乎與這種見解形成了一些呼應,她認為,沙皇是為更好的俄羅斯而死,因此崇拜沙皇是俄羅斯愛國主義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句話的前提十分清楚:沙皇本人就是“俄羅斯”的一個組成部分。姑且不論俄羅斯愛國者們眼下是否能接受這種預設,至少沙皇粉絲團與東正教會中的保守派別的聯合已經成為事實。在對尼古拉二世的崇拜、對上帝的信仰和對俄羅斯的愛形成某種“三位一體”關係的時候,處在這一論證三角中的三方的逐步趨同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這大概能夠解釋為何包括美女檢察長本人在內,所有在網路上可見的沙皇粉絲群體都一方面強調自己虔誠的東正教徒身份,另一方面在政治上表現出極右傾向:既積極支持俄羅斯的全面擴張,又支持國內政策的進一步保守化——等等,或許根本不需要繞那麼大的圈子:沙皇粉絲是俄羅斯帝國主義者,這不是最順理成章的事情嗎?

世 界 說

路 塵

發自 中國 北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