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經方治療鼻炎醫案

【梁晉普醫案】患者, 女性, 28歲, 過敏性鼻炎5年餘, 每天清晨噴嚏、流清涕從幾分鐘到1h左右, 經活動後, 不經服藥可自動緩解。 平素後背怕涼,

不喜飲水, 經常性大便不成形, 舌淡胖多津, 脈沉細。 給予小青龍湯合小柴胡湯合方:桂枝6g, 白芍9g, 麻黃3g, 乾薑6g, 細辛3g, 清半夏9g, 五味子9g, 柴胡9g, 黃芩9g, 黨參9g, 生薑15g, 大棗15g, 炙甘草6g。 服用7劑後, 發作明顯減少、症狀減輕;該方加減繼服7劑, 晨起鼻塞、流涕症狀完全緩解;繼續予附子理中丸加減調理2個月餘, 基本未再發作。

按:本病例為常年發作過敏性鼻炎患者。 平素後背怕涼, 不喜飲水, 大便不成形, 故為脾陽不足, 寒飲內停之體。 素體正氣虧虛, 營衛失和, 表裡出入氣機的調整功能低下, 最主要是衛陽的不足, 當從睡眠狀態恢復到清醒時, 衛陽本應敷布到肌表, 而達到“熏膚、澤毛、肥腠理、溫分肉”的作用。 由於衛陽的不足, 衛表失司, 肌表失溫則“傷寒飲冷則傷肺”患者宿根寒飲內停之人,

引動寒飲, 故如《諸病源候論》所說“肺氣通於鼻, 其藏有冷, 冷隨氣入乘於鼻, 故使津液不能自收”。 而噴嚏、鼻流清涕不止。 而該病症的特點, 經過起床活動後, 氣血的運行, 使陽氣敷布, 寒飲得以溫化, 鼻塞流涕會自行痊癒, 故實為表裡的出入樞機失調。 其寒飲既不在太陰、少陰之裡, 又不在太陽之表, 而在半表半裡之少陽, 而其發作特點, 來的快, 去得亦快, 如“風”的特性, 也與少陽經相關。 進而臨床選用溫化寒飲的小青龍湯合和解少陽的小柴胡湯, 使寒飲得以溫化, 衛陽氣機得以敷布, 營衛、氣血、陰陽平衡而病自然得愈。 在臨床經過反復應用, 臨床效果明顯。 其後以附子理中丸加減健脾溫中固其本, 鼻炎一直未作。

【王付醫案】張某, 男, 32歲, 鄭州人。 因感冒前來就診, 主訴有多年慢性鼻炎病史, 曾經中西醫治療病情緩解, 每每因天氣變化不慎感冒而導致疾病發作。 刻診:頭痛, 鼻塞, 鼻有清涕, 時鼻癢, 無汗, 口淡不渴, 舌淡, 苔薄白, 脈浮。 辨為風寒鼻塞實證, 給予麻黃湯合玉屏芎芷湯:麻黃15g,

桂枝10g, 杏仁10g, 炙甘草10g, 防風15g, 白術20g, 黃芪15g, 川芎10g, 蒼耳子15g, 白芷15g, 辛夷15g, 山藥30g。 6劑, 日1劑, 分3服, 生薑3片做引, 並囑藥後覆被微汗出。 3日後電話來詢, 自述鼻塞消失, 清涕止住, 偶或噴嚏幾個, 其他尚可, 按上方, 繼服20劑, 以鞏固效果, 隨訪2個月, 症狀悉除。

按:根據鼻塞, 鼻有清涕, 無汗, 口淡不渴, 舌淡, 苔薄白, 脈浮可辯為風寒鼻塞實證, 麻黃湯發汗解表, 勿需多言。 該病人本虛標實可見鼻流清涕不止, 是衛氣虧虛的證狀, “衛氣一虧, 則不足以固津液, 而自滲泄矣《醫方考》”, 該患者雖衛氣虧虛但不甚著, 故納玉屏風散以補益之。 川芎行氣, 祛風, 兼行氣開郁可解病人頭痛, 蒼耳子, 白芷, 辛夷3味相配可通竅止痛, 祛風散寒, 是治療鼻炎中不可缺少的藥物。

風寒鼻塞亦有虛實之分, 倘病人素體虛弱更可加入內金, 麥芽以助運化, 不傷脾胃, 更可加大白術, 黃芪等用量以補益氣血。

【劉玉潔醫案】劉某, 女35歲, 幹部。 2007年11月12日初診。 主訴:鼻塞, 流清涕, 噴嚏連作數十次3年, 西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 服用多種抗過敏藥物並應用滴鼻劑, 效果不明顯。診查見:鼻流清涕,量多,鼻塞,畏寒,口渴,並伴有喘息,納可,二便調,夜寐尚可,舌質淡、苔水滑,脈沉細。診斷為鼻鼽,辨證為水飲內停,治以溫肺化飲,方用小青龍東加減,麻黃、桂枝、乾薑各9g,細辛3g,五味子、半夏、辛夷、白芷、甘草各10g。7劑,水煎服,1d1劑,7d後複診,流清涕減少,鼻塞減輕,宗前方7劑,症狀消失,隨診2年無復發,纏綿難愈的過敏性鼻炎告愈。

按:過敏性鼻炎即變態反應性鼻炎,是I型變態反應性疾病,還與鼻部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一些非特異性因素有關。臨床以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為特徵。發病率較高,秋冬多見,也有的好發於春暖花開的季節。現代醫學對本病雖有許多抗組織胺藥物和種種脫敏療法的問世,但療效尚難令人滿意。根據其臨床表現,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應歸屬於“鼻鼽”的範疇,《素問》指出:“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素問·氣交變大論》說“歲金不及,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肺氣通於鼻,其髒有冷,冷隨氣入乘於鼻,故使津涕不能自收。”肺和皮毛,肺開竅於鼻,肺氣虛衛表不固,腠理疏鬆,風寒乘虛而入,犯及鼻竅,邪正相搏。肺氣不得通調,津液停聚,鼻竅壅塞,遂致噴嚏流清涕。劉教授博覽群書,深諳原文精髓,擅用經方,辨證論治,每獲良效。

效果不明顯。診查見:鼻流清涕,量多,鼻塞,畏寒,口渴,並伴有喘息,納可,二便調,夜寐尚可,舌質淡、苔水滑,脈沉細。診斷為鼻鼽,辨證為水飲內停,治以溫肺化飲,方用小青龍東加減,麻黃、桂枝、乾薑各9g,細辛3g,五味子、半夏、辛夷、白芷、甘草各10g。7劑,水煎服,1d1劑,7d後複診,流清涕減少,鼻塞減輕,宗前方7劑,症狀消失,隨診2年無復發,纏綿難愈的過敏性鼻炎告愈。

按:過敏性鼻炎即變態反應性鼻炎,是I型變態反應性疾病,還與鼻部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一些非特異性因素有關。臨床以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為特徵。發病率較高,秋冬多見,也有的好發於春暖花開的季節。現代醫學對本病雖有許多抗組織胺藥物和種種脫敏療法的問世,但療效尚難令人滿意。根據其臨床表現,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應歸屬於“鼻鼽”的範疇,《素問》指出:“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素問·氣交變大論》說“歲金不及,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肺氣通於鼻,其髒有冷,冷隨氣入乘於鼻,故使津涕不能自收。”肺和皮毛,肺開竅於鼻,肺氣虛衛表不固,腠理疏鬆,風寒乘虛而入,犯及鼻竅,邪正相搏。肺氣不得通調,津液停聚,鼻竅壅塞,遂致噴嚏流清涕。劉教授博覽群書,深諳原文精髓,擅用經方,辨證論治,每獲良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