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政協委員高抒:對孩子被迫超前學習現象應“踩刹車”

對孩子被迫超前學習現象應“踩刹車”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學院院長高抒。 劉曉 程俊翔攝

掃描二維碼, 觀看更多內容

南京日報北京3月8日電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日益加重, 在全國兩會上引起了代表委員的廣泛討論。 怎麼減負、如何減負?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學院院長高抒接受南京報業傳媒集團融媒體訪談時建議, 要加快改變“一考定終身”的高考模式, 建立“寬進嚴出”的高等教育模式, 把“提前”壓在中小學生身上的過重負擔降下來。

記者:社會呼籲多年的學生減負問題, 為何一直沒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高抒:基礎教育特別是低年級階段最好的學習方式, 是根據孩子身心發育特點, 循序漸進, 讓孩子們在玩耍中學到知識。 但現實中這很難做到, 因為高考作為指揮棒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 3天考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學生前途,

那麼從學校到家長都緊張, 你必須提前很多年全力以赴為這3天做準備。 人人爭先恐後, 你提前, 他也提前, 最後就導致中小學生的各種學習負擔層層加碼, 有的三年級的小學生被迫要學五、六年級的課程。 這種提前學習、超前學習現象日益嚴重, 到了該“踩刹車”的時候了。

記者:對改變這種情況有什麼建議?

高抒:隨著社會不斷發展, 上大學的管道也該多起來, 上大學的方式也不該僅僅只有高考。 我研究過國外的高考方式, 比如英國是一年舉行4次考試, 考試成績兩年有效, 學生可以一門一門地過關, 直到考到自己滿意為止。 這就能很好地緩解“一考定終身”的壓力。 同時, 要改大學的嚴進寬出為寬進嚴出, 讓上大學變得更容易,

同時可以鞭策學生們上了大學之後, 更好地鑽研知識。 畢竟, 上大學的本質不是為了拿到學位證書, 而是為了學習。

記者 :學生負擔重還有一個原因是名校資源稀缺, 對此你怎麼看?

高抒:的確, 清華、北大、南大等知名高等學府是學生們心目中最高的象牙塔, 這讓學生們在高考這條獨木橋上走得分外心酸, 也加劇了中小學生負擔過重現象。 我認為高等教育應該學習先進國家模式, 統一高等學校的標準, 擴大學生上學的選擇餘地, 而不是擠破腦袋, 都想去上清華北大。 以南京大學為例, 南京有很多的高校, 可以按照南京大學的標準來辦學, 同時探索一定的合作機制, 將這些學校都納入南京大學的範圍。

這樣學生們都可以接受到高品質的教育, 既能緩解名校資源緊張, 也能帶動高等教育水準整體提高。

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劉曉 肖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