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吉林巧姐”用手中藝術創財富

大家在製作草編工藝品 實習記者 劉暄 攝

A03版

12日上午, 新文化記者來到吉林省遼源市創業大廈, 一間工作室內格外熱鬧。 屋內長桌上擺滿了稻草、蒲草、玉米葉, 還有剪刀、尺子、針線盒……一群樸實的大姐圍坐一圈, 擺弄著手裡的草葉。 “今天頭一天學草編, 我現在正在編收納筐的筐底兒……”家住遼源市, 49歲的朱海鷹是眾多“吉林巧姐”的成員之一, 她們在平凡的崗位上, 用手中的藝術創造著財富。

遼源市婦聯從2012年開始實施省婦聯的“吉林巧姐”專案, 共投入培訓資金100萬元, 組織700多名城鄉婦女參加“吉林巧姐”的手工製作培訓, 其中380人通過培訓後實現了增收, 人均年收入1萬元。 遼源市從2016開始通過“吉林巧姐”專案實施“巾幗巧姐村”扶貧計畫, 目前全市創建10個“巾幗巧姐村”。

12日上午, 記者見到了與草編結緣的胡雙慶。 胡雙慶說, 2013年, 自己成立了一家草編文化公司。 “最初開展培訓時, 由於很多村裡的姐妹交通不便, 我們就進村輔導, 十幾個或二十幾個姐妹們都到一戶農家, 我們就坐到炕頭上教她們學習草編。 ”胡雙慶說, 這些農村姐妹逐漸從“閒人”變成了“賢人”。 隨著技術熟練, 她們的收入也在增加。 2016年, 胡雙慶的草編公司年產值達到近700萬。

今年46歲的呂惠敏是“吉林巧姐”項目的受益者之一。 2013年, 她成立了陶藝公司, 帶領一批下崗女工創業。 目前, 公司每月收入在1萬元到2萬元。 “女性心思細膩, 在手工創意方面有一定優勢, 業餘時做些手工還能提高收入。 在創業這幾年, 婦聯在提供場地、基地和人員培訓上給了我們很大幫助, 越來越多的下崗職工加入到我們中。 ”呂惠敏說。

談到未來, 呂惠敏還有很多想法, 她想帶動更多的下崗女工創造出更多的軟陶作品, 讓更多人感受到吉林文化。

吉林省婦聯婦女發展部部長呼志輝介紹, 2012年, 省婦聯實施了“吉林巧姐”手工製作專案, 將傳統手工製作與地域特色和民間文化藝術相結合, 以“協會+企業+家庭”為主要生產經營模式,

構建婦女就業托底安置的“無圍牆工廠”。 建立各級婦女手工製作協會, 發展會員企業200余家, 創建“巧姐”手工製作基地109個, 帶動8萬余名婦女居家靈活就業。

開發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巧姐”系列產品, 其中21項被列為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形成“線上+線下”“實體+虛擬”的發展空間。 實施單親貧困母親援助、貧困婦女手工製作等專案, 為6419名城鄉貧困婦女提供技能培訓, 目前全省已有58個村開展了各類“巧姐”項目的培訓, 推動吉林手工製作走上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道路。

實習記者 劉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