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上海嘗試“共用停車”模式遇阻:管理成本增加 技術共用難推行

要在大城市裡繁華地段找個停車位是個讓車主頭疼的事, 上海近日就嘗試實行一種新的“共用停車”模式。

“共用停車”就是把大商場等一些場所夜晚閒置出的停車位, 共用給附近老舊社區沒有停車位的市民們。 夜幕降臨, 商場關門後, 記者來到了上海徐匯區一家商場的停車場。 據瞭解, 本月起上海這家家居賣場開始面向市民開放夜間停車位。

經協商, 商場同意首批開放100個夜間車位給周邊社區居民, 開放時段從工作日的晚上6點到第二天早上9點, 停車費也給出優惠, 250元包月, 或單次停車每晚收20元, 但若超出這個時段, 商場將按白天每小時的標準嚴格計費。 這個停車場開放近半個月, 不少人都趕來搶先預訂。

為了方便停車場離家太遠的車主, 商場大門口還新建了共用單車停放點, 方便車主騎車回家。

同樣騰出車位的還有上海的中山醫院。 這家全國聞名的三甲醫院, 每天門急診量超過1萬人次, 但停車位也只有1000個左右, 可醫院工作人員的停車需求就占了三分之二。 為方便市民, 院方通過給醫護人員發放停車補貼的政策, 鼓勵本院職工把車停放在院外, 讓出醫院車位給來就診的病人。

實施“共用停車”遇到問題重重

“共用停車”有得到了許多市民的歡迎, 但在實施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

停車資源要盤活, 有效利用車位的閒置時間是一個可行之道。 比如讓居民社區的車位白天開放, 而讓寫字樓或商場的停車位在夜間開放。 這樣, 停車的高峰“潮汐”可經調控開來。 但真要這樣實施卻遇到了不小的問題。

出於安全考慮, 一些市民不願將自己的車位共用出來。 另一方面是管理的成本。 4年前, 陸家嘴軟體園就與周邊社區一塊加入了“共用停車”的行列。 眼前這一小片停車場, 每晚就留了30多個夜間車位給附近居民, 收費很低。 但與之相伴的, 卻是夜間人員巡視和管理成本的增加。

但企業負責人說, 這不是困擾他們的問題。 在去年這個企業又曾嘗試在週末完全對社會車輛免費開放。 1000多個停車位迎來的卻是無序的車流。

陸家嘴軟體園管理處唐玉梅:他進來以後車輛亂停, 不聽話, 垃圾亂扔。 到我們樓宇裡面隨便進去上廁所, 對我們管理上造成了一些困擾。

而一條馬路之隔, 與軟體園交換車位元的居民社區, 按照雙方協議, 理應在白天接納園區內上班族的車。 但現在, 每天卻只有四五輛車停得進來。 社區業委會的擔憂與日俱增, 不僅大幅提高了停車費, 還不允許未經登記的車輛進出社區。

一方面, 企業免費開放了停車位, 帶來了管理上的困擾, 另一方面, 社區裡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 只留出四、五個車位。 這樣現狀讓“共用停車”無法順利進行。 那又能不能利用技術來監控管理呢?

“上海停車”的軟體介面上能顯示每一個車庫的車位數、營業時間以及收費標準。目前,該軟體總共採集了全市3300多處停車場的資訊,其中即時的動態資訊占比只有10%。而記者發現,其他眾多的停車軟體中,尋找即時車位這一基礎功能也都不成熟。

某共用停車軟體發展人員趙翔:其實停車場這個行業還是比較封閉的行業,如果你上傳了資料以後,意味著政府或別人知道你的車輛進出狀況、車位的使用狀況,也就意味著你整個收入是公開透明的。這是最大的問題,因為這一塊對於每一個物業來說,其實都是自己的一塊自留地。

“上海停車”的軟體介面上能顯示每一個車庫的車位數、營業時間以及收費標準。目前,該軟體總共採集了全市3300多處停車場的資訊,其中即時的動態資訊占比只有10%。而記者發現,其他眾多的停車軟體中,尋找即時車位這一基礎功能也都不成熟。

某共用停車軟體發展人員趙翔:其實停車場這個行業還是比較封閉的行業,如果你上傳了資料以後,意味著政府或別人知道你的車輛進出狀況、車位的使用狀況,也就意味著你整個收入是公開透明的。這是最大的問題,因為這一塊對於每一個物業來說,其實都是自己的一塊自留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