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何為意境?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 如果典型是以單個形象而論的話,

意境則是由若干形象構成的形象體系, 是以整體形象出現的文學形象的高級形態。

文藝理論界對“境界”說的闡述雖然眾說紛紜, 為軒為輊, 但有一個地方卻出人意外, 這就是絕大多數評論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來。 稱之為“文學形象”、“作品中的世界”。 這種看法無疑是片面的。

“境界”一詞作為一般習慣用法, 如雲“境界有二, 有詩人之境界, 有常人之境界”, 此所謂境界, 便當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種抽象界域而言者。 又如雲“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 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此所謂境界, 便當是指修養造詣之各種不同的階段而言者。 又如雲“‘明月照積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懸明月’、‘黃河落日圓’, 此種境界, 可謂千古壯觀”, 此處之所謂境界便當是指作者所描寫的景物而言者。

意境的結構特徵

意境的結構特徵是虛實相生。 意境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 “如在目前 ”的較實的因素, 稱為 “實境 ”;一部分是 “見於言外 ”的較虛的部分, 稱為 “虛境 ”。 虛境是實境的昇華, 體現著實境創造的意向和目的,

體現著整個意境的藝術品位和審美效果, 制約著實境的創造和描寫, 處於意境結構中的靈魂、統帥地位。 但是, 虛境不能憑空產生, 它必須以實境為載體, 落實到實境的具體描繪上。 總之, 虛境通過實境來表現, 實境在虛境的統攝下來加工, 這就虛實相生 “的意境的結構原理。

意境的本質特徵

意境的本質特徵是 “生命律動 ”, 即展示生命本身的美。 在我們民族的審美心理結構中, 是把宇宙境界與藝術意境視為渾然一體的同構關係。 於宇宙本身就是一種生命形式, 詩人對宇宙境界的體驗就是一種生命律動的體驗, 而意境恰恰就是這種生命律動的表現。 人心雖小, 但可以裝得下整個宇宙。 詩人之心, 本身就是宇宙的創化, 他可以映射宇宙的詩心、宇宙的靈氣。 因此我們說, 藝術意境本質上是一種心理現象, 一種人類心靈的生命律動。 文學意境作為一種人類心靈的生命律動, 有三個特點:(1)表真摯之情。 (2)狀飛動之趣。 (3)傳萬物之靈趣。

“意境”和“意象”不是一個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常常用“意境”這個詞。 比如說, 一首詩很好, 我們就說:“這首詩很有意境。 ”一幅畫很好, 我們就說:“這幅畫很有意境。 ”甚至看完一場電影, 走出電影院, 我們也會聽到有人議論:“今天的電影很有意境。 ”但是儘管大家都在用這個詞, 對於究竟什麼是意境, 很多人並沒有搞得很清楚。

近十多年,我們學術界討論意境的論文和專著相當多。大家對“意境”的理解和解釋並不一致。而且在我看來,多數人的解釋並不準確。

很多人都把“意境”和“意象”混為一談。很多人說:什麼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這種解釋大概是從清代開始的。清代有一位畫論家布顏圖,他就把“境界”規定為情景交融。後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和其他一些著作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釋也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國傳統美學中,情景交融所規定的是另一個概念,就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國傳統美學認為藝術的本體就是“意象”,而“意象”的基本規定就是情景交融(這一點後面還要談到)。任何藝術作品都要創造意象,因此任何藝術作品都應該情景交融。但是並不是任何藝術作品都有“意境”。“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規定性(情景交融)之外,還有自己的特殊的規定性。“意境”的內涵大於“意象”,“意境”的外延小於“意象”。

“意境”的哲理性意蘊

從審美活動(審美感興)的角度看,所謂“意境”,就是超越具體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場景,進入無限的時間和空間,即所謂“胸羅宇宙,思接千古”,從而對整個人生、歷史、宇宙獲得一種哲理性的感受和領悟。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取之象外”、“象外之象”),另方面“意”也就從對於某個具體事物、場景的感受上升為對於整個人生的感受。這種帶有哲理性的人生感、歷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蘊。我們前面說“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的規定性之外,還有特殊的規定性。這種象外之象所蘊涵的人生感、歷史感、宇宙感的意蘊,就是“意境”的特殊的規定性。因此,我們可以說,“意境”是“意象”中最富有形而上意味的一種類型。

繪畫、詩歌、園林的意境

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可以舉一些例子。

中國古代山水畫家喜歡畫“遠”,高遠,深遠,平遠。中國山水畫家為什麼要畫“遠”?因為山水本來是有形體的東西,而“遠”突破山水有限的形體,使人的目光伸展到遠處,從有限的時間空間進到無限的時間空間,進到所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所以,“遠”,也就是中國山水畫的意境。

同樣,中國古代詩人也都喜歡登高望遠。屈原、阮籍、李白都寫過登高望遠的詩。為什麼要登高望遠?也是為了從有限的時間空間進到無限的時間空間,從而引發一種人生感和歷史感。

在這個問題上,中國的園林大概最能說明問題(最能說明什麼是意境)。中國園林藝術在審美上的最大特點也是有意境。中國園林的特點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築物的美,也不是一片孤立的風景的美,而是有意境。那麼什麼是中國園林的意境呢?就是突破小空間,進入無限的大空間。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建築物,樓、台、亭、閣,它們的審美價值主要不在於這些建築物本身,而在於它們可以引導遊覽者從小空間進到大空間,從而豐富遊覽者對於空間的美的感受。明代有位造園學家,名叫計成,他有一部書叫《園冶》,其中有這麼一段話:“軒楹高爽,窗戶虛鄰,納千頃之汪洋,收四時之爛縵。”這段話說得非常好。中國園林中的建築物,為什麼柱子這麼高,為什麼窗戶這麼大?就是為了“納千頃之汪洋,收四時之爛漫”,也就是使遊覽者把外界無限的時間、空間的景色都“收”、“納”進來。給人一種特殊的美感。

中國藝術的這種意境,它給人的美感有什麼特點?或者說,它給人的美感是一種什麼樣的美感?康得曾經說過,有一種美的東西,人們接觸到它的時候,往往感到一種惆悵。意境就是如此。我們前面說過,意境的美感,實際上包含了一種人生感、歷史感。正因為如此,它往往使人感到一種惆悵,忽忽若有所失,就像長久居留在外的旅客思念自己的家鄉那樣一種心境。這種美感,也就是尼采說的那種“形而上的慰藉”。中國古代詩人喜歡登高遠望,這樣來引發自己對於人生的哲理性感悟,這種感悟,帶給詩人的就是一種惆悵。這種惆悵也是一種詩意和美感。也帶給人一種精神的愉悅和滿足。在這種美感中,包含了對於整個人生的某種體驗和感受,所以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最高的美感。

西方藝術作品也有意境

西方藝術作品有沒有意境?我們說,“意境”是中國古典美學的獨特的範疇,這是從美學範疇說,這個範疇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提煉出來的,同時也是中國歷代許多藝術家有意識去追求的。但是這不等於說西方藝術沒有意境,因為“意境”的特殊意蘊在於它包含有哲理性的人生感。西方藝術中當然有這樣的作品。貝多芬的交響曲就充滿了人生感、歷史感和宇宙感。

當然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藝術家的人生感、歷史感會有不同的內容。但只要有人生感、歷史感就有意境。例如俄羅斯民歌《伏爾加船夫曲》,它不僅唱出了伏爾加縴夫的苦難,也不僅唱出了俄羅斯民族的苦難,而且唱出了人類共同的苦難,所以它引起全世界聽眾的共鳴。有人聽我說電視劇《紅樓夢》缺乏意境,就問:是不是電影這種藝術形式比較難於產生有意境的作品?我想也不一定。如我看電影《日瓦戈醫生》,就感到它充滿了人生感。它不僅寫出了時代的悲劇,而且寫出了人生的悲劇。

意境的五種境界:

(1)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愛的關係,而有倫理境界;

(3)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係,而有政治境界,

(4)因窮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學術境界;

(5)因欲返本歸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於利,倫理境界主於愛,政治境界主于權,學術境界主於真,宗教境界主於神。但介乎後二者的中間,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物件,賞玩它的色相、秩序、節奏、和諧,藉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以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藝術境界主於美。

很多人並沒有搞得很清楚。

近十多年,我們學術界討論意境的論文和專著相當多。大家對“意境”的理解和解釋並不一致。而且在我看來,多數人的解釋並不準確。

很多人都把“意境”和“意象”混為一談。很多人說:什麼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這種解釋大概是從清代開始的。清代有一位畫論家布顏圖,他就把“境界”規定為情景交融。後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和其他一些著作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釋也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國傳統美學中,情景交融所規定的是另一個概念,就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國傳統美學認為藝術的本體就是“意象”,而“意象”的基本規定就是情景交融(這一點後面還要談到)。任何藝術作品都要創造意象,因此任何藝術作品都應該情景交融。但是並不是任何藝術作品都有“意境”。“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規定性(情景交融)之外,還有自己的特殊的規定性。“意境”的內涵大於“意象”,“意境”的外延小於“意象”。

“意境”的哲理性意蘊

從審美活動(審美感興)的角度看,所謂“意境”,就是超越具體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場景,進入無限的時間和空間,即所謂“胸羅宇宙,思接千古”,從而對整個人生、歷史、宇宙獲得一種哲理性的感受和領悟。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取之象外”、“象外之象”),另方面“意”也就從對於某個具體事物、場景的感受上升為對於整個人生的感受。這種帶有哲理性的人生感、歷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蘊。我們前面說“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的規定性之外,還有特殊的規定性。這種象外之象所蘊涵的人生感、歷史感、宇宙感的意蘊,就是“意境”的特殊的規定性。因此,我們可以說,“意境”是“意象”中最富有形而上意味的一種類型。

繪畫、詩歌、園林的意境

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可以舉一些例子。

中國古代山水畫家喜歡畫“遠”,高遠,深遠,平遠。中國山水畫家為什麼要畫“遠”?因為山水本來是有形體的東西,而“遠”突破山水有限的形體,使人的目光伸展到遠處,從有限的時間空間進到無限的時間空間,進到所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所以,“遠”,也就是中國山水畫的意境。

同樣,中國古代詩人也都喜歡登高望遠。屈原、阮籍、李白都寫過登高望遠的詩。為什麼要登高望遠?也是為了從有限的時間空間進到無限的時間空間,從而引發一種人生感和歷史感。

在這個問題上,中國的園林大概最能說明問題(最能說明什麼是意境)。中國園林藝術在審美上的最大特點也是有意境。中國園林的特點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築物的美,也不是一片孤立的風景的美,而是有意境。那麼什麼是中國園林的意境呢?就是突破小空間,進入無限的大空間。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建築物,樓、台、亭、閣,它們的審美價值主要不在於這些建築物本身,而在於它們可以引導遊覽者從小空間進到大空間,從而豐富遊覽者對於空間的美的感受。明代有位造園學家,名叫計成,他有一部書叫《園冶》,其中有這麼一段話:“軒楹高爽,窗戶虛鄰,納千頃之汪洋,收四時之爛縵。”這段話說得非常好。中國園林中的建築物,為什麼柱子這麼高,為什麼窗戶這麼大?就是為了“納千頃之汪洋,收四時之爛漫”,也就是使遊覽者把外界無限的時間、空間的景色都“收”、“納”進來。給人一種特殊的美感。

中國藝術的這種意境,它給人的美感有什麼特點?或者說,它給人的美感是一種什麼樣的美感?康得曾經說過,有一種美的東西,人們接觸到它的時候,往往感到一種惆悵。意境就是如此。我們前面說過,意境的美感,實際上包含了一種人生感、歷史感。正因為如此,它往往使人感到一種惆悵,忽忽若有所失,就像長久居留在外的旅客思念自己的家鄉那樣一種心境。這種美感,也就是尼采說的那種“形而上的慰藉”。中國古代詩人喜歡登高遠望,這樣來引發自己對於人生的哲理性感悟,這種感悟,帶給詩人的就是一種惆悵。這種惆悵也是一種詩意和美感。也帶給人一種精神的愉悅和滿足。在這種美感中,包含了對於整個人生的某種體驗和感受,所以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最高的美感。

西方藝術作品也有意境

西方藝術作品有沒有意境?我們說,“意境”是中國古典美學的獨特的範疇,這是從美學範疇說,這個範疇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提煉出來的,同時也是中國歷代許多藝術家有意識去追求的。但是這不等於說西方藝術沒有意境,因為“意境”的特殊意蘊在於它包含有哲理性的人生感。西方藝術中當然有這樣的作品。貝多芬的交響曲就充滿了人生感、歷史感和宇宙感。

當然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藝術家的人生感、歷史感會有不同的內容。但只要有人生感、歷史感就有意境。例如俄羅斯民歌《伏爾加船夫曲》,它不僅唱出了伏爾加縴夫的苦難,也不僅唱出了俄羅斯民族的苦難,而且唱出了人類共同的苦難,所以它引起全世界聽眾的共鳴。有人聽我說電視劇《紅樓夢》缺乏意境,就問:是不是電影這種藝術形式比較難於產生有意境的作品?我想也不一定。如我看電影《日瓦戈醫生》,就感到它充滿了人生感。它不僅寫出了時代的悲劇,而且寫出了人生的悲劇。

意境的五種境界:

(1)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愛的關係,而有倫理境界;

(3)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係,而有政治境界,

(4)因窮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學術境界;

(5)因欲返本歸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於利,倫理境界主於愛,政治境界主于權,學術境界主於真,宗教境界主於神。但介乎後二者的中間,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物件,賞玩它的色相、秩序、節奏、和諧,藉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以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藝術境界主於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