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風流才子司馬相如曾引誘富家女卓文君私奔?

洪燭

我知道有兩個琴台。 一個在武漢, 一個在成都。

我知道有兩個知音的故事。 一個是春秋時期的伯牙與子期, 另一個是漢代的司馬相如與卓文君。

我也就知道了有兩個心心相印的樂曲。 一個叫《高山流水》, 一個叫《鳳求凰》。

一個是友誼的頌歌, 一個是愛情的絕唱。

網路配圖

漢陽龜山西麓月湖之濱的古琴台, 與黃鶴樓、晴川閣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因為楚國的琴師俞伯牙曾在此撫琴, 被路過的樵夫鐘子期聽出了門道:“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 ”伯牙繼續彈奏, 又被子期識別出弦外之音:“美哉!蕩蕩乎意在流水。

”伯牙喜出望外, 與子期結交為摯友, 約好來年再會。 第二年重遊故地, 子期卻已不幸病亡, 伯牙悲傷地在子期墓前再彈一遍《高山流水》, 就扯斷琴弦, 摔碎琴身, 發誓今後永不鼓琴。

成都的琴台路, 則是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當壚賣酒所在地。 落魄書生司馬相如仰慕臨邛首富卓王孫之女卓文君美貌, 終於找了個機會去卓王孫家作客, 當主人要他展示琴藝時, 就在客廳裡別有用心地自編自演了一曲《鳳求凰》。 藏在屏風後面窺探的卓文君, 見司馬相如一表人才, 彈唱的琴曲有求偶之意, 分明是在表白暗戀, 似乎還挑逗自己中夜私奔。

曲終人散後, 貼身丫頭捎來司馬相如托交的字條, 果然是邀約在臨邛城門口的亭子會面。 卓文君在丫頭陪伴下赴約,

發現司馬相如早已雇好車馬等候, 拉上美人就連夜趕回老家成都。

蜜月還未過完, 為了支撐起小小的家, 夫妻開店, 在如今的琴台路一帶賣熱酒熟食。 文君親自坐在壚邊沽酒算帳, 相如也系上圍裙, 用寫字彈琴的手端盤洗碗, 當起了“服務生”。 只有在忙碌一天、關門打烊之後, 相如才搬出琴來, 為同甘共苦的愛妻重演一段《鳳求凰》, 安慰並感激她付出的辛勞。

雖然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卻舉案齊眉, 琴瑟相和, 過著苦日子, 心情卻是甜美的:只要兩個人形影不離, 一直都是“蜜月”。

網路配圖

川菜中有一道“夫妻肺片”, 跟司馬相如、卓文君本無關係, 可我每次聽到這菜名, 總下意識地聯想到成都,

聯想到成都那一對最著名的夫妻。 他們開的小酒館, 早就拆遷了吧。 可走過因他們的故事而得名的琴台路, 仍然能聞見酒香, 不, 我聞見的是愛情的味道, 仍然能聽見琴聲, 不, 我聽見的是超越時空的回音。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鳳求凰》, 即使成為絕唱了, 仍然有深入人心的回音。 每一對在琴台路攜手散步的情侶, 心裡都會有一堵小小的回音壁。 “鳳兮鳳兮歸故鄉, 遨遊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 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豔淑女在閨房, 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 胡頡頏兮共翱翔!凰兮凰兮從我棲, 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 中夜相從知者誰?雙翼俱起翻高飛, 無感我思使餘悲。 ”

漢代文學, 出過兩大巨人, 司馬相如和司馬遷。

司馬遷比司馬相如小三十來歲, 他忍辱負重寫《史記》時, 司馬相如早就名滿天下。 司馬遷以一篇《司馬相如列傳》, 勾勒出這位在時間上離自己比較近、但註定要進入歷史的人物, 並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自己對司馬相如才華的傾倒。 全文選取司馬相如生活和事業上的幾個事件加以描繪, 譬如遊粱、娶卓文君、通西南夷等, 並全文收錄與此相關的文和賦, “連篇累牘, 不厭其繁”, 計有《子虛賦》、《上林賦》、《喻巴蜀檄》、《難蜀父老》、《上書諫獵》、《哀二世賦》、《大人賦》、《封禪文》等八篇, 文字之多, 遠超司馬遷自己的筆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