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網購已成淮南部分市民主要消費方式

據淮南網報導 當下, 網上購物已經成為廣大市民的一種普遍消費方式, 不完全統計2016年全年淮南市居民網購量達到了6000萬件左右。 尤其是近年來, 在一次次各類網購節日的浸潤下, 網上消費漸成部分市民的主要購物形式, 個別家庭甚至將80%以上的購物支出放在了網上。

網購佔據家庭購物消費的一半

70後市民羅女士是淮南市網購達人中的一員。 據羅女士介紹, 她2007年首次參與網購, 當下網上消費已經成為其家庭日常消費的主要管道, 尤其是近年來, 每年其網購消費額都能占到家庭購物總支出的70%以上。

小到水果、衛生紙、衣服, 大到沙發、抽油煙機、櫥櫃等, 凡是能夠網購的, 羅女士基本都是通過網上購買。 僅在2016年, 羅女士便在網上消費了5.7萬元。 80後市民蘇先生也是眾多網購達人中的一員, 2016年“雙十一”一天, 其僅在淘寶網上便花費了4400多元, 網購佔據了其家庭消費總支出的80%以上。 走訪中,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瞭解到, 70、80、90後是淮南市網購消費的主力軍, 尤其是他們中擁有穩定收入的城市居民, 網購基本佔據了其多數家庭購物消費的50%以上。 3月13日,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淮南市城區走訪的一個小時裡, 就遇到了20多輛正在運送快遞的三輪車。 一位居住在淮河新城領取快遞的居民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她每週要領取三四次快遞,
網購已經成為了其家庭購物消費的主要方式。

各類節日推動網購量飛速增長

11月14日30.6萬件、15日30.1萬件, 這兩組資料是2016年雙“十一”期間淮南市規模快遞企業的收派件量, 淮南市部分快遞企業負責人接受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採訪時用“預料之中、意料之外”八個字來形容淮南市快遞企業的這份“雙十一”答卷。 據悉, 2014年“雙十一”期間淮南市規模快遞企業日處理快件量峰值是12.58萬件左右、2015年是19.69萬件左右, 2016年則再創新高, 達到了30.6萬件。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淮南市郵政管理局獲悉, 不完全統計, 2016年全年, 淮南市快遞企業累計處理快遞量達到了6000萬件左右, 加之不在統計資料內的“京東商城”等自投量, 2016年全年淮南市居民網購商品件數約在6000萬件上下。

“‘雙十一’是近年來快遞迅猛發展的重要推手。 ”淮南市中通快遞企業負責人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其公司近年來的資料看, 每年“雙十一”期間, 快遞業務量都會激增, 而後快遞量會攀升到一個新高度。 特別是近年來, 除了“雙十一”“雙十二”等網購促銷節外, 各電商平臺幾乎每個月就會推出一個促銷節, 在這些促銷節的推動下, 網購熱度常年不減。

網購有陷阱消費須謹慎

走訪調查過程中,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瞭解到, 每一位接受採訪的網購達人都有在網購過程中上當受騙或是極不愉快的經歷。 擁有六年網購經歷的市民李女士向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反映說, 近日她從某網站上購買了一件品牌衣服,

衣服收到後, 她發現這件衣服的布料、色彩等與專櫃銷售的同款正品相比品質差太多。 最後, 經過多次協調, 李女士雖然將這件衣服退給了電商, 但其本人卻耗費大量精力, 並錯過了實體店的折扣價。 “網購雖然方便, 但陷阱也不少。 ”走訪過程中, 廣大網購達人總結說, 依據他們多年的網購經歷和媒體曝光的案例分析, 他們認為網購主要存在低價誘惑、高額獎品、虛假宣傳、設置不利維權條款、山寨網站騙取錢財五大陷阱。 針對這些陷阱, 網購達人們建議, 當一些商家將銷售的產品以市場價的半價甚至更低的價格出售時, 消費者就要提高警惕, 勿匆忙下單。 有些網站提供的商品圖片、商品說明與實物存在明顯差異、差距時,
消費者一定要果斷退貨, 主動維權。 總之, 消費者在網購時, 一定要選擇正規、有資質認證的電商平臺及信譽度較高的賣家, 尤其是加強對“釣魚網站”的防範, 提高個人資訊保護意識, 遇到需要錄入姓名、銀行帳號、支付密碼等資訊時, 務必要對網站位址進行核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