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段超過1200歲的朗讀,足以感動中國

【文/觀察者網 林西】繼《中國詩詞大會》之後, 央視另一檔《朗讀者》也成為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

昨晚(4月17日)播出的《朗讀者》中, 請來了一位重量級嘉賓, 90歲的“中國焊接第一人”潘際鑾院士。

對於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會感到陌生, 但是我們的生活與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他是我國第一條高鐵的鐵軌焊接顧問, 是我國第一座自行建設的核電站——秦山核電站的焊接顧問。

如今已90高齡的潘老, 心裡想的依然是還能為人民做點什麼有意義的事兒。

本期《朗讀者》的主題是“家”, 潘老這一家厲害了, 個個都是學霸。

潘老在節目中透露, 經歷過盧溝橋事變的他, 差點死於日軍的轟炸, 最後全家成了難民。

他們念書的目的就是:抗日 救國 回家。

被問到為什麼會選擇焊接這樣冷門的學術方向, 潘老談起自己的專業, 一臉驕傲和自豪, 核電站和高鐵, 無論哪個離開了焊接都不行。

所以焊很重要, 焊的品質也很重要。

潘老自豪地表示現在我們中國鋼軌焊接水準超過世界任何國家, 超過歐洲, 也超過日本美國。

高鐵和核電, 完全可以走出國門, 因為我們做得出來, 別人做不出來。

說完了自己引以為傲的事業,潘老還當場撒起了狗糧。

潘老一輩子一門心思都撲在事業和工作上,對家務事一概不知。

而這多虧了自己的老伴。

潘老的老伴,北大才女、教授李世豫也來到了節目現場。

兩個人相識三個月,潘老就去了哈爾濱,兩個人沒有訂婚,也沒有山盟海誓,但是彼此都沒有變心,五年之後,兩人結了婚。

後來的幾十年裡,就再也沒有分開過。

每每說起老伴,潘老就笑得合不攏嘴。

而老伴誇起潘老,也是一臉的興奮和自豪。

兩三年前,一張潘際鑾院士在校園裡騎著電動車,載著夫人李世豫的照片就曾紅遍網路。

老人家虐起狗來,就沒年輕人什麼事了。

到了朗讀時間,潘老選擇了一二·九時期,清華的青年學生寫的一篇《告全國民眾書》,獻給母校清華大學和祖國。

91歲的音樂家茅沅、95歲的歷史學者胡邦定、97歲的詩人鄭敏、91歲的航太科學家林宗棠等等在場外一同朗誦。

這是一段超過1200歲的朗讀,卻看得人熱血沸騰,看哭了無數觀眾。

身已許國,心懷國家,向老一輩的大師們致敬。

視頻在此:

說完了自己引以為傲的事業,潘老還當場撒起了狗糧。

潘老一輩子一門心思都撲在事業和工作上,對家務事一概不知。

而這多虧了自己的老伴。

潘老的老伴,北大才女、教授李世豫也來到了節目現場。

兩個人相識三個月,潘老就去了哈爾濱,兩個人沒有訂婚,也沒有山盟海誓,但是彼此都沒有變心,五年之後,兩人結了婚。

後來的幾十年裡,就再也沒有分開過。

每每說起老伴,潘老就笑得合不攏嘴。

而老伴誇起潘老,也是一臉的興奮和自豪。

兩三年前,一張潘際鑾院士在校園裡騎著電動車,載著夫人李世豫的照片就曾紅遍網路。

老人家虐起狗來,就沒年輕人什麼事了。

到了朗讀時間,潘老選擇了一二·九時期,清華的青年學生寫的一篇《告全國民眾書》,獻給母校清華大學和祖國。

91歲的音樂家茅沅、95歲的歷史學者胡邦定、97歲的詩人鄭敏、91歲的航太科學家林宗棠等等在場外一同朗誦。

這是一段超過1200歲的朗讀,卻看得人熱血沸騰,看哭了無數觀眾。

身已許國,心懷國家,向老一輩的大師們致敬。

視頻在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