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澳式橄欖球也盯上中國市場,國內玩家不足百人如何破局

提到橄欖球, 絕大多數國人都少有親身體驗。 即便NFL一直在中國試圖推廣美式橄欖球, 但在很多人印象裡——超級碗就等同於美式橄欖球。

在這片橄欖球的“荒漠”中, NFL、英式橄欖球先後試水, 如今澳式橄欖球也決意邁出步伐。

從去年開始, 澳式橄欖球在中國開始一系列推廣, 並計畫在今年5月安排史上首場中國賽。 阿德萊德港俱樂部CEO基斯·湯瑪斯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澳式橄欖球對於中國市場有著長達十年的發展規劃。

相比美式和英式橄欖球, 澳式橄欖球在中國的知名度更不樂觀, 國內玩家數量甚至不到百人。

面對參與人群、場地條件等方面的短板, 澳式橄欖球如何在中國破局, 似乎是擺在所有橄欖球運動面前的中國難題。

李克強總理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林25日下午在悉尼現場觀看了澳式橄欖球聯盟勁旅悉尼天鵝隊與阿德萊德港隊的比賽。 中國政府網 圖

澳大利亞火熱, 在中國卻是空白

對澳大利亞人來說, 澳式橄欖球就是屬於他們的“國技”。

“這是全世界最刺激的運動, 集高速、高分、高能為一體。 任何對運動有興趣的人都會喜歡。 ”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 阿德萊德港澳式橄欖球俱樂部CEO,

基斯·湯瑪斯的話語中頗為自豪。

他提供了一個資料:2016年, 澳大利亞澳式橄欖球的場均觀眾超過30000人, “去年澳洲有1800萬名觀眾電視收看比賽, 在澳洲2400萬的總人口裡比重非常大。 ”

據商業資訊公司IBISWorld發佈的調查報告, 2012年, 澳式橄欖球年收入就達到4.25億美元, 超過該國其他任何專案一倍多, 粉絲人數也占到了總人口的近兩成。

然而這些都是這項極為本土化運動在澳大利亞的資料, 用它們去描摹在中國的遠景並不實際。

早在2012年, 澳式橄欖球聯盟AFL就來到中國開始了推廣工作, 但主要限於廣東地區。 對於絕大多數國人來說, 澳式橄欖球仍然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從去年開始, 澳式橄欖球決意加快推廣步伐。 6月, 阿德萊德港澳式橄欖球俱樂部發佈了中國拓展計畫,

內容包括連續三年舉辦中國賽、中國集訓和中國學校的合作等等。

在新的發展規劃中, 澳式橄欖球將上海視為了下一個推廣的重點——14所合作中小學校, 上海就占了10所;而史上首次AFL中國賽也將於今年5月在上海舉行。

2014年5月29日悉尼板球場的比賽座無虛席。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基礎薄弱, 但對未來發展有信心

澳式橄欖球想要在中國落地生根, 至少在目前, 還是個“從零開始”的過程。

首先, 在運動的知名度和參與度方面, 澳式橄欖球就面臨著挑戰。

阿德萊德港俱樂部預備隊球員, 澳式橄欖球首位中國選手陳少良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目前國內的澳式橄欖球玩家主要還是大學生群體。 他自己也是在大學接觸這項運動後, 逐漸走上了專業道路。

而國內的玩家人數不算多, 僅僅只有兩位數, “較為固定的參與人數大約有50人。 ”

據報導, 在澳大利亞方面的幫助下, 早在2013年, 廣東就成立了澳式橄欖球聯盟, 不過這只是學生中間的業餘性質賽事。 去年, 參賽的球隊是4支。

“中國並沒有官方建立的澳式橄欖球隊伍,都是屬於業餘愛好。”陳少良表示。

2014年,中國的澳式橄欖球玩家曾組建隊伍,參加了世界性的國際杯比賽,最終取得了1勝4負的成績。雖然戰績並不耀眼,但對於並不那麼職業的中國澳式橄欖球選手來說,已經是不錯的突破。

陳少良說,“如果以10分作為滿分,那麼中國隊的水準在2到3分之間。”

但在阿德萊德港俱樂部CEO湯瑪斯看來,中國選手潛力十足,“澳式橄欖球是一項需要時間挖掘,對體能要求很高的專案。我們相信隨著中國人身體素質的提高,很有可能培養出有巨大潛力的球星。有志者事竟成。”

悉尼安聯體育場。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全中國幾乎找不到合適的球場

“不是很多人瞭解這項運動。從零開始推廣一項運動是非常耗時的,我們必須有耐心。”湯瑪斯說,除了辦賽之外,澳式橄欖球也希望能通過與學校合作等方式,儘量擴大這項運動在中國的影響。

除卻知名度較低外,和美式、英式橄欖球一樣,澳式橄欖球想紮根中國極大地受限於場地。

澳式橄欖球的正式比賽場地長達160米,寬約130米,這甚至是美式橄欖球場地大小的3倍之多,在中國,幾乎找不到一塊合乎標準的場地。

陳少良表示,平時國內的玩家訓練時,都是使用學校的田徑草地進行訓練。而另一位澳式橄欖球推廣者張浩也在此前接受採訪時也對澳式橄欖球推廣有清晰的定位,“本來橄欖球就是小眾項目,而澳式橄欖球又是小眾中的小眾,想在中國全部推廣開來,顯然是不現實的。”

“在國內我們找不到這樣的場地,一般就打10人制的,規則也略有修改。”

此外,澳式橄欖球在中國也面臨著教練資源不足的問題。

大多數的學生球隊,都是由一些“老選手”來組織訓練和比賽。少數俱樂部會有澳大利亞人指導,但從整體上看,無疑都比較“業餘”。

湯瑪斯表示,這一系列的困難,在俱樂部決定發展中國市場時就有所考慮。

“我們正在改良這個項目,變成學校易於推廣的形式,同時也希望可以培養新的教練人員。”

他表示,澳式橄欖球的中國計畫並非一時興起,而是長期的規劃,未來他們還將設立中國辦公室,通過多種形式來幫助澳式橄欖球的推廣。

即使對於不瞭解的觀眾來說,光看球員運動也會很興奮。 視覺中國 資料圖

400萬澳元辦中國賽,目標不虧本

目前的AFL聯盟中,有一些來自愛爾蘭、紐西蘭等國家的海外球員,也有一定的海外觀眾,但湯瑪斯也承認,“基本上澳式橄欖球還是一項屬於澳洲本土的項目。”

不過,他堅信這個項目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喜愛,“即使對於不瞭解的觀眾來說,光看球員運動也會很興奮。我們相信澳式橄欖球賽是最好看的球賽。”

對於橄欖球太過“野蠻”,會令中國孩子和家長打退堂鼓的擔憂,湯瑪斯並不認為這是個問題,“小孩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受傷。訓練時間長了,會發現這項運動是培養運動習慣的,並不是那麼危險的運動。”

而事實上,澳式橄欖球的激烈也的確成為吸引愛好者特別是年輕人的因素。

陳少良就說,“年輕人喜歡新鮮的東西,有衝撞的運動對他們來說有不一樣的體驗。”中國家長的想法也很多元化,一些家庭甚至願意孩子能在運動中體會一下衝撞,因為“這才是運動”。

為了澳式橄欖球在中國的推廣開發,阿德萊德港俱樂部投入了不少資源,包括將上海江灣體育場“改裝”為標準的澳式橄欖球場。

據瞭解,即將於上海舉行的中國賽,就要花費大約400萬澳元,俱樂部方面的期待是第一年能夠達到不虧本。

而在比賽之外的校園培訓、商業推廣方面,阿德萊德港也在投資,至去年底就投入了300萬澳元。

湯瑪斯認為,對於澳式橄欖球的中國發展,主要障礙來自設施、場地資源、教師資源和文化差異,但在努力之下,“中國政府、教育系統和學校都非常支援引進新的運動,很樂觀,也很有信心。”

關於未來,澳式橄欖球有著至少10年的中國計畫,但他們也未曾放棄商業目標,“我們對於目前收到的積極回饋非常滿意。目前,我們從中國計畫裡已經得到很廣泛的商業支援。”

“中國並沒有官方建立的澳式橄欖球隊伍,都是屬於業餘愛好。”陳少良表示。

2014年,中國的澳式橄欖球玩家曾組建隊伍,參加了世界性的國際杯比賽,最終取得了1勝4負的成績。雖然戰績並不耀眼,但對於並不那麼職業的中國澳式橄欖球選手來說,已經是不錯的突破。

陳少良說,“如果以10分作為滿分,那麼中國隊的水準在2到3分之間。”

但在阿德萊德港俱樂部CEO湯瑪斯看來,中國選手潛力十足,“澳式橄欖球是一項需要時間挖掘,對體能要求很高的專案。我們相信隨著中國人身體素質的提高,很有可能培養出有巨大潛力的球星。有志者事竟成。”

悉尼安聯體育場。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全中國幾乎找不到合適的球場

“不是很多人瞭解這項運動。從零開始推廣一項運動是非常耗時的,我們必須有耐心。”湯瑪斯說,除了辦賽之外,澳式橄欖球也希望能通過與學校合作等方式,儘量擴大這項運動在中國的影響。

除卻知名度較低外,和美式、英式橄欖球一樣,澳式橄欖球想紮根中國極大地受限於場地。

澳式橄欖球的正式比賽場地長達160米,寬約130米,這甚至是美式橄欖球場地大小的3倍之多,在中國,幾乎找不到一塊合乎標準的場地。

陳少良表示,平時國內的玩家訓練時,都是使用學校的田徑草地進行訓練。而另一位澳式橄欖球推廣者張浩也在此前接受採訪時也對澳式橄欖球推廣有清晰的定位,“本來橄欖球就是小眾項目,而澳式橄欖球又是小眾中的小眾,想在中國全部推廣開來,顯然是不現實的。”

“在國內我們找不到這樣的場地,一般就打10人制的,規則也略有修改。”

此外,澳式橄欖球在中國也面臨著教練資源不足的問題。

大多數的學生球隊,都是由一些“老選手”來組織訓練和比賽。少數俱樂部會有澳大利亞人指導,但從整體上看,無疑都比較“業餘”。

湯瑪斯表示,這一系列的困難,在俱樂部決定發展中國市場時就有所考慮。

“我們正在改良這個項目,變成學校易於推廣的形式,同時也希望可以培養新的教練人員。”

他表示,澳式橄欖球的中國計畫並非一時興起,而是長期的規劃,未來他們還將設立中國辦公室,通過多種形式來幫助澳式橄欖球的推廣。

即使對於不瞭解的觀眾來說,光看球員運動也會很興奮。 視覺中國 資料圖

400萬澳元辦中國賽,目標不虧本

目前的AFL聯盟中,有一些來自愛爾蘭、紐西蘭等國家的海外球員,也有一定的海外觀眾,但湯瑪斯也承認,“基本上澳式橄欖球還是一項屬於澳洲本土的項目。”

不過,他堅信這個項目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喜愛,“即使對於不瞭解的觀眾來說,光看球員運動也會很興奮。我們相信澳式橄欖球賽是最好看的球賽。”

對於橄欖球太過“野蠻”,會令中國孩子和家長打退堂鼓的擔憂,湯瑪斯並不認為這是個問題,“小孩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受傷。訓練時間長了,會發現這項運動是培養運動習慣的,並不是那麼危險的運動。”

而事實上,澳式橄欖球的激烈也的確成為吸引愛好者特別是年輕人的因素。

陳少良就說,“年輕人喜歡新鮮的東西,有衝撞的運動對他們來說有不一樣的體驗。”中國家長的想法也很多元化,一些家庭甚至願意孩子能在運動中體會一下衝撞,因為“這才是運動”。

為了澳式橄欖球在中國的推廣開發,阿德萊德港俱樂部投入了不少資源,包括將上海江灣體育場“改裝”為標準的澳式橄欖球場。

據瞭解,即將於上海舉行的中國賽,就要花費大約400萬澳元,俱樂部方面的期待是第一年能夠達到不虧本。

而在比賽之外的校園培訓、商業推廣方面,阿德萊德港也在投資,至去年底就投入了300萬澳元。

湯瑪斯認為,對於澳式橄欖球的中國發展,主要障礙來自設施、場地資源、教師資源和文化差異,但在努力之下,“中國政府、教育系統和學校都非常支援引進新的運動,很樂觀,也很有信心。”

關於未來,澳式橄欖球有著至少10年的中國計畫,但他們也未曾放棄商業目標,“我們對於目前收到的積極回饋非常滿意。目前,我們從中國計畫裡已經得到很廣泛的商業支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