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軍事專家:激化半島局勢贏不來尊重,朝鮮再射導彈陷入進退維谷!

第一軍情軍事評論員:火火

朝鮮今天早晨再度試射導彈的行為, 註定會嚴重引發連鎖反應。 它意味著, 朝鮮政府正在戰略誤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 不僅不會帶來它所想要的利益, 它的戰略迴旋空間也將被堵死。

據韓聯社消息, 朝鮮今天上午在咸鏡南道新浦一帶試射導彈, 但以失敗告終。

雖然朝鮮此次試射的導彈型號尚不清楚, 但這短短幾行字, 已經足以讓世界目瞪口呆了。

不能不說, 朝鮮足夠強硬。 在美國大軍壓境面前, 先是在昨天舉行規模空前的大閱兵, 緊接著又在今天早晨再度發射導彈, 甚至揚言還要進行核子試驗, 仿佛對美國無視一般。 但是, 這種強硬顯然選錯了時機。 在中俄兩國試圖將半島各方重新拉回談判桌的時候, 朝鮮如此不合時宜地一意孤行, 只能導致局勢愈加複雜, 也只能給美國的武力干預增加藉口。

據悉, 美國“雷根”號核動力航母已經在日本橫須賀港待命出發,

美軍4艘宙斯盾艦和巡洋艦也將于未來10天彙聚韓國周邊海域, 加上昨天剛剛到達半島附近的“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 太平洋地區美國軍事力量的一大部將在不遠的未來部署半島周邊。 無疑, 美國所揚言的對朝動武, 決不是說說而已。

朝鮮的舉動, 似乎是在向外傳遞一種信號, 那就是旨在表明不懼怕來自美國的軍事壓力, 也不懼怕隨時而來的戰爭。 不過, 強硬畢竟不是強大, 沒有強大作基礎的強硬只能是自欺欺人。 從昨天的閱兵式上可以發現, 朝鮮方面的武器裝備雖然看似龐大, 中看又中用卻並不是很多, 包括它的山寨版的“東風”與“白楊”, 以及它首次亮相的潛射導彈,

能不能經得起實戰考驗還是未知數。 更何況, 一個長期被國際社會封鎖的國家, 不可能輕易獲取敏感的洲際導彈技術。 最近朝鮮兩次試射導彈均以失敗告終, 就說明了這一點。 有關軍事專家甚至懷疑, 朝鮮昨天展示的所謂洲際導彈有可能只是模型。 顯然, 今天的朝鮮還遠沒有真正強硬的資本。

其實, 就連朝鮮一再宣稱的可以把首爾打成一片火海的“穀山大炮”, 即使使用火箭增程彈也不過50公里射程, 僅僅能夠打到首爾的北郊, 並且一個小時只能發射12發炮彈。 軍事專家張召忠就曾不止一次地說過, 朝鮮根本沒有第二次打擊的能力, 只要打出第一發炮彈, 美國的精確制導導彈就完全能夠將朝方的陣地覆蓋。

事實上, 朝鮮的所謂核武也是如此。 沒有遠端導彈, 即使核技術已經成熟, 朝鮮也永遠只能停留在“有彈沒槍”的階段, 朝鮮軍方吹噓的威脅到美國本土, 也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明眼人都清楚, 朝鮮今天的平安完全有賴於特殊的地緣優勢。 如果不是中俄兩國罩著, 一個如此折騰的朝鮮早就被收拾過多次了。 換句話說, 沒有中國挺在前面, 朝鮮最多也就是個加強版的敘利亞。

無疑, 僅從軍事因素看, 朝鮮和美國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即使朝鮮昨天已經宣佈“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國防力量”, 但是, 是不是真正強大, 想必朝鮮方面自己最清楚。 這意味著, 朝鮮今天早上的試射舉動, 仍然還是想打“政治牌”。 當前, 半島局勢依然“危”中有“機”, 還有緊急刹車的可能。 中俄雙方正在加緊協調, 國際社會也正在達成初步共識, 千方百計排除軍事手段, 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朝核問題。 不過, 這種初步共識還有重要前提:一是, 一旦朝鮮進行第六次核試或導彈試射, 將空前加大制裁力度;二是, 美國已經急不可耐,隨時會對朝鮮進行軍事打擊。

可以說,朝鮮近期的所為,已經讓它失去了通過談判獲取更多利益的最佳時機,它的一系列莽撞行為,不僅導致自身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也讓幾個大國的周旋愈加困難,甚至有陷入對抗的風險。正因如此,朝鮮在大閱兵後進行又一次導彈試射,主要目的還是試探國際社會及各方反應,試圖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尋找一切有利的機會,爭取利益最大化。無論棄核與否,朝鮮都不太可能接受只有“大棒”而沒有“胡蘿蔔”的方案。但現實情況是,在今天的局勢下,已經由不得朝鮮選擇了,它還沒有扮演東北亞“主角”的實力。

一條消息剛剛傳來: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表示,美軍方面在今天早上5點21分監測到朝鮮試射導彈,這枚導彈在發射之後幾乎立刻爆炸,導彈的型號不明。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稱,美軍將全力與韓國和日本密切合作,維護地區安全。

乍一看,朝鮮的確夠硬,在這樣的敏感時期還毫無忌憚地發射導彈。當然,試射又一次失敗了。也許朝鮮並未意識到,與此前的失敗所不同,今天這個失敗,不僅是發射導彈本身的失敗,甚至還包括它在核問題上的策略失敗。它意味著,留給朝鮮的機會越來越少;意味著,朝鮮原本通過談判獲取的利益正在清零;意味著,朝鮮幾乎淪為天怒人怨的麻煩製造者了。

中國外長王毅近日指出,在半島問題上,不是誰放出的話更狠,誰揚起的拳頭更大,誰就能贏。不管是誰,如果要在半島生戰生亂,那就必須為此承擔歷史責任,為此付出相應代價。無疑,這是在向美國喊話,也是在正告朝鮮。我們的善意決不能被任何一方用於反過來要脅我們。朝鮮明明沒有與美韓對抗的實力,卻非要幻想用自己不成熟的核導技術把美韓嚇倒,甚至幻想著以此換取國際社會的重視。這未免太天真了。或許,朝鮮真該就此反思怎樣才能在大國博弈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而不是整日裡給東北亞的和平穩定添亂攪局了。

美國已經急不可耐,隨時會對朝鮮進行軍事打擊。

可以說,朝鮮近期的所為,已經讓它失去了通過談判獲取更多利益的最佳時機,它的一系列莽撞行為,不僅導致自身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也讓幾個大國的周旋愈加困難,甚至有陷入對抗的風險。正因如此,朝鮮在大閱兵後進行又一次導彈試射,主要目的還是試探國際社會及各方反應,試圖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尋找一切有利的機會,爭取利益最大化。無論棄核與否,朝鮮都不太可能接受只有“大棒”而沒有“胡蘿蔔”的方案。但現實情況是,在今天的局勢下,已經由不得朝鮮選擇了,它還沒有扮演東北亞“主角”的實力。

一條消息剛剛傳來: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表示,美軍方面在今天早上5點21分監測到朝鮮試射導彈,這枚導彈在發射之後幾乎立刻爆炸,導彈的型號不明。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稱,美軍將全力與韓國和日本密切合作,維護地區安全。

乍一看,朝鮮的確夠硬,在這樣的敏感時期還毫無忌憚地發射導彈。當然,試射又一次失敗了。也許朝鮮並未意識到,與此前的失敗所不同,今天這個失敗,不僅是發射導彈本身的失敗,甚至還包括它在核問題上的策略失敗。它意味著,留給朝鮮的機會越來越少;意味著,朝鮮原本通過談判獲取的利益正在清零;意味著,朝鮮幾乎淪為天怒人怨的麻煩製造者了。

中國外長王毅近日指出,在半島問題上,不是誰放出的話更狠,誰揚起的拳頭更大,誰就能贏。不管是誰,如果要在半島生戰生亂,那就必須為此承擔歷史責任,為此付出相應代價。無疑,這是在向美國喊話,也是在正告朝鮮。我們的善意決不能被任何一方用於反過來要脅我們。朝鮮明明沒有與美韓對抗的實力,卻非要幻想用自己不成熟的核導技術把美韓嚇倒,甚至幻想著以此換取國際社會的重視。這未免太天真了。或許,朝鮮真該就此反思怎樣才能在大國博弈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而不是整日裡給東北亞的和平穩定添亂攪局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