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性侵案,有70%是熟人幹的!真相背後,每個家長都沉默了!

性侵幼童的案件每每被曝光

都讓人無比痛心

……

但是我們往往都是以局外人的身份

去譴責和批判

甚至覺得

這事離我有點遠啊

……

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統計資料顯示

也就是說

注意了

而實際情況可能更糟糕

因為性侵行為通常並不是獨立發生的

也就是說

有一個受害者

背後就會有更多的受害者

按照中國農業大學

提交給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

在中國

每11個孩子中就有1個會遭遇性侵

資料表明

大部分性侵案件都是熟人犯罪

這些年

儘管法律對兒童性侵管束越來越嚴格

但兒童被侵害的新聞仍然頻頻出現

觸目驚心

“公益達人”王傑創辦“百色助學網”, 專門挑讀不起書的女孩, 以資助的名義侵犯留守女孩:

“從王傑那兒拿資助, 他會讓你感覺到這東西不是白來的,你得付出。”小美曾利用暑假在百色助學網打工,幫忙搜集統計貧困學生的名單。每次有愛心人士來隆林考察,王傑就會叫上她和幾名受資助學生出去陪酒,“他說接待也是一種工作,有的愛心人士看到我們這麼小的孩子,都說讓她們喝酒不忍心”。

“王傑很會挑學生,他侵犯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山區最弱勢家庭的孩子,他利用了她們的無知和無依無靠。”秋楚說,他接觸過多名受害女生,這些大山裡的姑娘受傳統觀念影響,覺得被侵犯是件丟人的事,不敢告訴家人,更談不上報警。

王傑與不同的女學生出現在不同的房間,從視頻判斷,她們最多十六七歲,應該都不是第一次。“我用過。漂亮吧?藝術學院的。”王傑向秋楚炫耀說,“我至少用過十幾個,最小的一個12歲。”

“女童保護”組織昨天發佈的資料顯示,兒童被性侵的形勢越來越嚴峻:

2016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案件433起,受害人778人,平均每天曝光1.21起;

2015年這一資料是340起,每天曝光0.95起;

2014年全年資料為503起,每天曝光1.38起;

2013年全年資料為125起,平均2.92天曝光1起。

這些案件中

熟人作案達到70%左右

包括老師、鄰居、親戚

……

你根本無法想像

“惡魔就在身邊”

性侵是個世界性的問題

比如在美國佛羅里達州

女老師性侵男學生已成“流行病”

德國也爆出過300多名校園性侵醜聞

更令人髮指的是

英國甚至有男嬰剛出生就遭遇性侵

那麼面對兒童性侵問題

各國又是怎樣應對的呢

最常見的方法是“監禁+賠償”

這種懲罰方式簡單粗暴

而且

罪犯被釋放後往往會重犯

所以又有人想出了“雙保險”的辦法

那就是在罪犯刑滿釋放後

強制他們佩戴電子腳環

一旦他們走到幼稚園

或者中小學附近

腳環就會強烈震動

監控中心也會收到警示

還有人想到最狠的一招

就是用藥物來調節罪犯的荷爾蒙

讓他們喪失“性趣”

除了打擊性侵者

不少國家還會從預防著手

以英國為例

孩子5歲開始就要接受性教育

除了教他們認識自己的身體外

還要學習遭受性侵害時的求救方法

在瑞典

性教育會作為電視節目播出

但是即便有這些懲治和預防的手段

“兒童性侵”卻依然沒有消失

從心理學來看

兒童性侵犯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是生活或者生理上有壓力的人

比如長期失業、性功能障礙等

這讓他們失去自信

只能通過侵犯兒童找回自信

另一種則是非兒童不可

除了一部分是天生如此

更多的是後天養成

這些人在童年遭受過虐待和侵害

導致性心理無法成熟

這才會向兒童下手

所以不論是法律還是性教育

都無法徹底掐死他們的性衝動

也正因如此

才需要全社會投入更大的力量

防止兒童性侵事件

應該是整個社會的事

如果從法律、社會、家庭到個人

都能為兒童撐起一把保護傘

或許兒童性侵案件不會這麼多

願每個孩子都能在陽光底下成長

他會讓你感覺到這東西不是白來的,你得付出。”小美曾利用暑假在百色助學網打工,幫忙搜集統計貧困學生的名單。每次有愛心人士來隆林考察,王傑就會叫上她和幾名受資助學生出去陪酒,“他說接待也是一種工作,有的愛心人士看到我們這麼小的孩子,都說讓她們喝酒不忍心”。

“王傑很會挑學生,他侵犯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山區最弱勢家庭的孩子,他利用了她們的無知和無依無靠。”秋楚說,他接觸過多名受害女生,這些大山裡的姑娘受傳統觀念影響,覺得被侵犯是件丟人的事,不敢告訴家人,更談不上報警。

王傑與不同的女學生出現在不同的房間,從視頻判斷,她們最多十六七歲,應該都不是第一次。“我用過。漂亮吧?藝術學院的。”王傑向秋楚炫耀說,“我至少用過十幾個,最小的一個12歲。”

“女童保護”組織昨天發佈的資料顯示,兒童被性侵的形勢越來越嚴峻:

2016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案件433起,受害人778人,平均每天曝光1.21起;

2015年這一資料是340起,每天曝光0.95起;

2014年全年資料為503起,每天曝光1.38起;

2013年全年資料為125起,平均2.92天曝光1起。

這些案件中

熟人作案達到70%左右

包括老師、鄰居、親戚

……

你根本無法想像

“惡魔就在身邊”

性侵是個世界性的問題

比如在美國佛羅里達州

女老師性侵男學生已成“流行病”

德國也爆出過300多名校園性侵醜聞

更令人髮指的是

英國甚至有男嬰剛出生就遭遇性侵

那麼面對兒童性侵問題

各國又是怎樣應對的呢

最常見的方法是“監禁+賠償”

這種懲罰方式簡單粗暴

而且

罪犯被釋放後往往會重犯

所以又有人想出了“雙保險”的辦法

那就是在罪犯刑滿釋放後

強制他們佩戴電子腳環

一旦他們走到幼稚園

或者中小學附近

腳環就會強烈震動

監控中心也會收到警示

還有人想到最狠的一招

就是用藥物來調節罪犯的荷爾蒙

讓他們喪失“性趣”

除了打擊性侵者

不少國家還會從預防著手

以英國為例

孩子5歲開始就要接受性教育

除了教他們認識自己的身體外

還要學習遭受性侵害時的求救方法

在瑞典

性教育會作為電視節目播出

但是即便有這些懲治和預防的手段

“兒童性侵”卻依然沒有消失

從心理學來看

兒童性侵犯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是生活或者生理上有壓力的人

比如長期失業、性功能障礙等

這讓他們失去自信

只能通過侵犯兒童找回自信

另一種則是非兒童不可

除了一部分是天生如此

更多的是後天養成

這些人在童年遭受過虐待和侵害

導致性心理無法成熟

這才會向兒童下手

所以不論是法律還是性教育

都無法徹底掐死他們的性衝動

也正因如此

才需要全社會投入更大的力量

防止兒童性侵事件

應該是整個社會的事

如果從法律、社會、家庭到個人

都能為兒童撐起一把保護傘

或許兒童性侵案件不會這麼多

願每個孩子都能在陽光底下成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