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戰爭之王也曾經走錯路,蘇聯t35多炮塔坦克傳奇

蘇聯早期的坦克, 跟當時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早期坦克一樣, 由於處在摸索階段, 所以存在著很多奇葩的思維, 這次咱們要講的呢, 就是蘇聯早期移動的“百貨市場”, 雄壯的陸地巡洋艦, T35多炮塔坦克。

T35其實不是某種坦克, 而是蘇聯30年代生產的一系列多炮塔坦克的統稱, 由於這個系列的坦克炮塔數量、發動機馬力、底盤樣式、主炮口頸都不太相同, 但是他們的設計思路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像海上的軍艦一樣, 使用三個以上的炮塔, 加強火力密度, 以便挺身進攻、側身防繞、背後護菊。

1931年, 第一輛T35開始研製, 很快, T35開始大量生產, 最後產量達到300多輛, T35看起來絕對是狂拽酷炫, 簡直就是坦克裡的葬愛家族扛把子, 高大的車身達到三米多高甚至四米多高, 中間一個碩大的主炮塔, 前面倆罩杯巨大的副炮塔, 車身後面還有一個銷魂的小炮塔, 好像每個炮塔都在嘲諷似得說:來啊來啊, 小帥哥快來玩啊~~~~

T35由於高大威猛, 經常出現在30年代蘇聯的各種閱兵裡面, 龐大的身材, 葫蘆娃一樣三頭六臂的炮塔, 都讓當時的各國記者過足了眼癮, 也給蘇聯軍方賺足了面子, 然而, T35可謂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由於炮塔數量非常多, 分擔了很多裝甲, 導致車身和炮塔的裝甲異常的薄弱。 T35系列的裝甲只有11-35毫米, 就算是35毫米, 也抵擋不住當時主流的小口徑反坦克炮, 就連蘇聯自己裝備的45毫米反坦克炮也能輕易把T35打成蜂窩煤, T35的機動性也奇差, 渾身炮塔導致超長的車身, 基本上沒辦法原地轉彎,

車身太長導致坦克在經過一些坡地和壕溝的時候非常蛋疼乳酸, 如果這個時候敵人在暗處給T35來一發, 那肯定是極其酸爽的。

T35的成員也非常多, 達到11個人甚至更多。 畢竟要操控五個炮塔和碩大的車身, 這讓T35在配合上毛病多多, 別說11個人,

就算是五六個人, 相互的配合都需要長時間的默契, 這11個人還分佈在不同的炮塔和駕駛室裡面, 可見配合有多困難, 不要配著配著打起來就不錯了。

T35後來在蘇芬戰爭和衛國戰爭裡面被證明是失敗的設計, 戰前生產的300多輛T35, 在衛國戰爭時期基本上被絞殺殆盡, 德軍像砍瓜切菜一樣虐殺這些無力的巨人, 1941年底, 由於實在是弱爆了, 僅剩的一些T35被封存, 放進了博物館, 結束了它悲催的戎馬生涯。

不過呢, 浪子回頭金不換, 蘇聯在30年代末的時候逐漸已經意識到多炮塔是一種扯淡的配置, 1938年史達林在視察坦克部隊的時候, 就曾經對著一輛T35說, 這是要來開百貨商店嗎?元首的憤怒使得蘇聯的坦克設計師馬上就改變了設計方向。 1938年蘇聯坦克設計師科京設計了單炮塔坦克SMK,1939年科京又改進了SMK,發明了KV系列坦克,在坦克的設計上從彎給掰成了直,後來的KV在衛國戰爭裡立下汗馬功勞,成為了明星坦克。

1938年蘇聯坦克設計師科京設計了單炮塔坦克SMK,1939年科京又改進了SMK,發明了KV系列坦克,在坦克的設計上從彎給掰成了直,後來的KV在衛國戰爭裡立下汗馬功勞,成為了明星坦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