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速遞|分級診療也要“智慧化”?互聯網能做什麼?

“分級診療不僅僅是疾病目錄分級轉診的政策, 更需要一整套醫學智慧系統和資訊化來支撐分級診療的落地。 ”

推行“分級診療”制度, 解決當下醫療資源配置失衡、醫療體制沉屙的最重要手段, 已越來越成為政府與業界的共識。 用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體制改革司司長梁萬年的話來說“分級診療不成功, 醫改就不會成功!”

在 4月14日江蘇泰州舉辦的“第三屆中國老年醫學與科技創新大會•分級診療管理與互聯網醫療服務論壇”上, 政府相關部門人員表示, “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開局良好並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

而在互聯網技術已融入到生活點滴的當下, 如何讓“分級診療”插上“智慧”的翅膀, 彎道超車、快速發展, 也成為與會者討論的熱點。 此次論壇由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 好醫生集團承辦 。

“大病不出縣”更需互聯網助力

4月的江蘇興化, 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撲面而來, 交織著泥土和菜花的清香, 沁人心脾, 讓人流年忘返。

這座有著158萬人口、占地2393平方公里的古城,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江蘇省第三大縣, 常年盤踞在全國“百強縣”之列, 不僅經濟水準領先, 其醫療水準在同等級的縣域中也位居前列。

會議期間, 記者走訪了這座“名城”。 縣衛生計生委負責人告訴記者, 為推進分級診療政策,

縣裡已成立了以興化市人民醫院和興化市中醫院為龍頭的兩大醫聯體。 其中, 興化市中醫院的醫聯體更是獨闢蹊徑, 在2016年底開始了和好醫生分級診療互聯網平臺的合作, 希望借助“互聯網+”的力量, 突破瓶頸。

興化市中醫專案負責人告訴記者,

自接入分級診療互聯網平臺後, 目前中醫院已和10家鄉鎮衛生院捆綁, 共用資訊平臺, 達到專病專治。 鄉鎮患者就診時, 其資訊進入分診系統, 縣醫院醫生也可以通過系統同時查看需要轉診的病人的資訊, 並和患者聯繫。

同時, 為解決“往上容易往下難”的問題,

中醫院著力培養鄉鎮醫院醫生的接診能力和承接能力, 開放進修平臺, 這樣就能在提升基層醫生醫療服務能力的前提下, 達成分級診療的目標——“小病在基層, 大病不出縣”。

分級診療取得六方面進展

在上午的論壇上,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醫療資源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協力廠商評估機構資料顯示, 分級診療制度目前已在六個方面取得了進展。

第一, 群眾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居民和醫務人員對分級診療工作總體滿意度分別為85.2%和81.4%。

第二, 就醫秩序進一步合理, 雙向轉診初現成效。 全國上轉病例近千萬例次, 同比增長62%;下轉260萬餘例次, 同比增長117%。 吉林、河北、內蒙古等13個省份縣域內就診率超過80%。

第三,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效推進。 2016年, 全國家庭醫生簽約率達到22%, 同比增長8個百分點;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38.8%, 同比增長10個百分點。

第四, 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12個省份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達成率達到95%以上。

第五, 醫療機構間分工協作機制不斷完善。 有7個省實現了二三級醫院對口幫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

第六, 醫療資源進一步有效共用。 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實驗室、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血液淨化分別增長40.7%、27.8%、14.0%。 “基層檢查、醫院診斷”的模式有效落地。

“下一步就是要落實2017年85%的地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的目標。 ”

會上, 孫靜副教授還介紹了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2015/6全國31個省及兵團136家三級醫院患者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此項對47413名患者的調查顯示,分級診療的落地確實能提升百姓的就醫體驗。

但在“選擇該院就醫的主要考慮因素”中, 仍是“技術水準高”佔據首位。“可以看出, 分級診療固然好,但基層的技術水準如果不能讓百姓放心,那麼患者對於這一政策可能也只能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分級診療需要“智慧化”

分級診療是醫改的重中之重,也是難中之難,不可能一蹴而就。 “互聯網技術給我們的醫療模式帶來了巨大變化,具體到落實分級診療,同樣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助力。”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程龍教授指出:“需從傳統的分級診療過渡到智慧分級診療,使其成為前者的輔助支持。”

“所謂智慧分級診療,是以資訊新技術為基礎,打通院前預防、院內臨床路徑與社區康復路徑,從根本上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社區、醫院間互聯互通,形成醫患主動參與疾病診療與健康管理的全新型分級診療模式。”

程龍認為, 分級診療不是服務品質的差別,而是服務功能與範圍的相互補充,讓基層醫療機構與上級醫療機構的診療協同能力可以通過資訊化新技術實現,與最佳臨床實踐實現無線錢銜接,“實現讓患者得到連續的、整合的、一致的、高效的醫療健康服務。”程龍說。好醫生集團董事長高瞻建議,從資源匹配、醫療質控、規範流程、協同醫療四個方面支撐流程落地。

目前, 好醫生集團以當地疾病目錄為基礎,以智慧分診引擎為核心,通過智慧分診平臺驅動醫生端的首診、分診、轉診,滿足一步到位的分轉診。“建設智慧醫療,助力縣域醫改,這就是我們當下最重要的目標。”從醫生線上培訓的第一平臺,到如今為分級診療提供全平臺的智慧服務方案,好醫生似乎正在經歷著一次低調卻不失內涵的轉身。

我是筆桿子

投稿郵箱

【zgxyws@y-lp.cn】

歡迎來稿

此項對47413名患者的調查顯示,分級診療的落地確實能提升百姓的就醫體驗。

但在“選擇該院就醫的主要考慮因素”中, 仍是“技術水準高”佔據首位。“可以看出, 分級診療固然好,但基層的技術水準如果不能讓百姓放心,那麼患者對於這一政策可能也只能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分級診療需要“智慧化”

分級診療是醫改的重中之重,也是難中之難,不可能一蹴而就。 “互聯網技術給我們的醫療模式帶來了巨大變化,具體到落實分級診療,同樣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助力。”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程龍教授指出:“需從傳統的分級診療過渡到智慧分級診療,使其成為前者的輔助支持。”

“所謂智慧分級診療,是以資訊新技術為基礎,打通院前預防、院內臨床路徑與社區康復路徑,從根本上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社區、醫院間互聯互通,形成醫患主動參與疾病診療與健康管理的全新型分級診療模式。”

程龍認為, 分級診療不是服務品質的差別,而是服務功能與範圍的相互補充,讓基層醫療機構與上級醫療機構的診療協同能力可以通過資訊化新技術實現,與最佳臨床實踐實現無線錢銜接,“實現讓患者得到連續的、整合的、一致的、高效的醫療健康服務。”程龍說。好醫生集團董事長高瞻建議,從資源匹配、醫療質控、規範流程、協同醫療四個方面支撐流程落地。

目前, 好醫生集團以當地疾病目錄為基礎,以智慧分診引擎為核心,通過智慧分診平臺驅動醫生端的首診、分診、轉診,滿足一步到位的分轉診。“建設智慧醫療,助力縣域醫改,這就是我們當下最重要的目標。”從醫生線上培訓的第一平臺,到如今為分級診療提供全平臺的智慧服務方案,好醫生似乎正在經歷著一次低調卻不失內涵的轉身。

我是筆桿子

投稿郵箱

【zgxyws@y-lp.cn】

歡迎來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