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痔只是一種慢性病,手術真的能“斬痔除根”嗎?

痔, 俗稱痔瘡, 俗話說:十人九痔, 男女老幼皆可得病, 其中20歲以上的成年人占大多數。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高, 發病率也越高。 據國內外有關文獻報導, 痔瘡患者約占受檢人群的46.3%, 可見發生率之高。 一般來肛腸科門診就診的成年患者, 對痔瘡都不陌生。 你問他哪不舒服, 他的回答就是:醫生, 我有痔瘡。 這樣的回答讓你又好笑又好氣, 都知道自己有痔瘡了, 還找醫生看什麼, 有些人所患的也並非是痔瘡。 但足可見一般民眾對痔瘡的知曉率很高。 有些人來肛腸科就是奔著做手術來的, 當你診斷後, 告知他們現不需要手術,

自我保養再配合一點藥物治療就可以了, 他們就會悻悻而去。 但有些痔瘡患者, 告知他們首選手術治療, 他們卻會百般推辭, 理由主要有2個方面:①聽說痔手術後會復發再生, 不能根治;②聽說痔手術後會很痛很痛。 那麼, 痔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痔瘡到底該怎樣治療?什麼時候需要手術?帶著這些問題, 讓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痔瘡的前世今生。

教科書中理論認為, 內痔其實是肛墊的支援結構、靜脈叢及動靜脈吻合支發生病理性的改變或移位。 外痔是齒狀線遠側皮下靜脈叢發生病理性擴張或血栓形成、內痔通過豐富靜脈叢吻合支同相應部位的外痔相吻合形成混合痔, Ⅲ度以上內痔多形成混合痔。 痔的病因,

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 主要有肛墊下移學說和靜脈曲張學說。 肛墊, 是一層有靜脈(或靜脈竇)、平滑肌、彈性組織和結締組織組成的肛管血管墊, 呈環狀, 位於肛管粘膜下, 疏鬆地附著在肛管肌壁上, 起閉合肛管, 節制排便的作用。 正常情況下, 排便時肛墊受到向下的壓力被推向下, 排便後借自身的收縮作用而縮回到肛管內, 彈性回縮作用減弱後, 肛墊則充血, 下移形成痔。 此乃肛墊下移學說觀點。

靜脈叢是形成肛墊的主要結構, 痔的形成與靜脈叢病理性擴張、血栓形成有必然的聯繫。 靜脈曲張學說認為, 痔的形成與靜脈擴張瘀血相關。 直腸肛管位於腹腔的最下部, 可引起直腸靜脈回流受阻的因素很多, 如長期坐立、便秘、妊娠、前列腺肥大、盆腔巨大腫瘤等, 導致血液回流障礙, 直腸靜脈瘀血擴張。 另外, 長期飲酒和進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可使局部充血;肛周感染可引起靜脈周圍炎, 使靜脈失去彈性而擴張, 營養不良可使局部組織萎縮無力。 以上因素都可誘發痔的發生。

據肛墊下移學說和靜脈曲張學說內容, 本人仔細分析發現:此兩種學說的本質是一樣的, 無論是肛墊(肛管血管墊)充血下移形成痔, 還是靜脈叢病理性擴張形成痔, 痔與血管的病理性改變是密不可分的, 即存在靜脈曲張及血液回流受阻。 此乃肛墊長期收到高負荷影響發生的異常, 臨床上直接看到就是肛墊增大。

肛門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排便, 排便時打開, 不排便時關閉, 因此, 長期的高負荷當中, 排便則是最基礎的因素, 這在臨床實踐當中, 也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本人梳理了一下, 痔病人來就診兩大常見症狀:痔脫出、便血。 發現痔脫出的病人, 病史較長, 少則幾個月, 多則幾年甚至幾十年。 便血病人被診為痔瘡的, 除了Ⅰ度內痔病人發覺不到痔脫出以外,

其餘均伴有痔脫出, 其實Ⅰ度內痔, 肛門鏡檢查可見到痔組織隆起, 只不過沒有脫出肛外, 病人自己發覺不了。 這些病人當中, 十有八九都伴有糞便性狀異常, 以便幹便秘常見, 少數為便質不成形。 這些人大部分有排便時間較長的習慣, 如廁時喜歡看書、玩手機, 特別是年輕人, 一蹲蹲幾十分鐘。 據我觀察, 痔瘡脫出的程度與便幹便秘時間長短、如廁時間長短呈正相關, 便幹、便秘病程長的較病程短的痔脫出重, 如廁時間長的較短的痔脫出重。 進食大量刺激性食物的患者, 如廁時常有排便不盡感, 進而有延長排便時間的行為。 急性發生的血栓痔患者, 也多有糞便性狀改變或排便時間較長的習慣、在手術剝離血栓痔時發現, 在其內部有多枚呈分隔狀態的血栓塊,有時還見有曲張的靜脈竇,血栓痔就是來自曲張的靜脈竇破裂,看來血栓痔的發生也是一個長期慢性的過程,雖然發生疼痛只是那一刹那破裂。剛出生的嬰兒無明顯痔瘡則是有力的反證,隨著排便次數的增多,特別是伴有便秘的嬰幼兒,也可見到痔,多為排便時肛門緣靜脈曲張,大部分便後靜脈曲張可消失,這也說明了排便與靜脈曲張有直接的相關性。

通過觀察比較也可以發現,在妊娠期間,隨著胎兒的增大,腹內壓增大導致靜脈回流障礙,可出現痔瘡,也可能出現下肢水腫,當分娩以後,下肢水腫就逐漸消失了,但痔瘡往往不能全消,特別妊娠前就有痔瘡的。盆腔巨大腫瘤作為痔致病因素,也同理。因此,本人認為排便是發生痔瘡最根本的因素。

影響排便的因素很多,但我在臨床上所看到的多是膳食結構不合理導致的排便困難。隨著現代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多數患者跟著自己的味蕾走,什麼好吃吃什麼,喜食偏食辛辣肥甘厚味,蔬菜水果攝入量少,特別是有些女患者,喝水很少,每日一二杯而已,問她們為何不喝水,她們好像商量好一致說:白開水咽不下去。這些患者以便幹便秘多見,少數大便呈糊狀,次數多,排便不爽。有些患者,特別是中年以上的患者,一查腸鏡,結直腸伴有炎症、息肉等改變。因此,多食蔬菜水果,多飲水,少食辛辣肥甘厚味,能很有效地防治便秘,進而能有效地防治痔瘡。臨床上,我總是將“每次排便時間控制在3~5分鐘”告訴我的每一位就診患者,並且強調再強調,不論是否為痔患者。有的患者問5分鐘解不完怎麼辦,我告訴他:多數情況下是你已形成的習慣和心理作用,如果真還有的話,你起來隔半個小時後再去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認為,痔是肛墊血管組織長期受到綜合負荷因素疊加作用導致增大,簡而言之,痔就是增大的肛墊。與負荷的強度和時間呈正相關,負荷的強度越大,持續的時間越長,形成的痔瘡就越大。痔只是一種慢性病,排便是導致痔發生的基礎負荷因素,不正常排便,如排便時間過長,便幹便秘時排便費力,還有便次過多,都是最常見的高負荷因素。喜食偏食辛辣肥甘厚味、蔬菜水果攝入量少、飲水少的患者易出現大便異常,以便幹便秘多見。

知道了痔瘡是增大的肛墊,那麼痔瘡的治療就圍繞增大的肛墊而進行。痔瘡的治療方法有手術療法和非手術療法,手術療法有很多種,非手術療法也有很多種,怎樣選擇呢?教科書提出痔的治療應遵循三個原則:①無症狀的痔無需治療;②有症狀的痔重在減輕或消除症狀,而非根治;③以保守治療為主。此治療原則非常科學,抓住了痔瘡的本質,有的放矢,而不是見痔就破壞,不論大小、有無症狀,統統趕盡殺絕。痔雖然是增大的肛墊,但痔的本質還是肛墊組織,有肛墊組織的特性,有彈性,協助閉合肛門,位於齒線區痔組織上還有排便感受器,能感受糞便的刺激,啟動排便工作。無論是痔手術切除,還是壞死枯脫注射、膠圈套紮、紅外線凝固等方法將痔組織破壞,都相當於將對應的肛墊組織給破壞,肛墊組織結構破壞了,其功能勢必受到影響。可以這樣說,痔切除或破壞的越多,肛墊組織破壞的也就越多,其功能影響就越大。如環形Ⅲ度以上內痔行痔環切術後,會出現肛門滲液、粘膜外翻、肛門狹窄等併發症,特別是肛門狹窄,術後形成的瘢痕像一根環形繩索將肛門紮緊,瘢痕毫無彈性,排便時肛門打不開,大便排不出,你說痛苦不痛苦?

其中一個病例,中年男性,20天前在一非肛腸專科診所行痔瘡“打針”治療痔瘡,(估計是壞死枯脫注射),後出現肛門沒感覺,大便留不住,屁股後墊有嬰兒紙尿片。檢查發現,除肛門前緣區域占肛周1/4面積皮膚粘膜尚存外,其餘3/4肛周區域皮膚粘膜均已潰爛壞死缺如,看到只是括約肌。痔瘡是被搞掉了,肛門基本報廢了。你說這樣治痔瘡是救人還是害人?

曾聽到一位老醫生講過這樣的一句話,你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患者的肛周皮膚粘膜,這才是真正的醫者仁心。因此,對沒有症狀的痔無需治療,對出現出血、脫出、疼痛、肛門潮濕瘙癢等症狀時,多採用保守治療消除或減輕症狀。對於手術切除,或其他破壞痔組織的療法選擇,要根據病情,權衡利弊,綜合評估,慎重選擇,注意:這些方法也只是消除或減輕痔的症狀,而非根治。好多來門診就診的痔患者多年前就做過痔手術,有的甚至是幾個月前才做的。

小結一下:對於痔瘡的治療,要理論結合實踐,再運用奧卡姆剃刀原理綜合考慮。我認為,肛門主要功能是排便,痔瘡是長期排便異常所致的一種慢性肛門病,排便時間過長、便幹便秘、排便次數多是最常見的促發因素。多食蔬菜水果,多飲水,少食辛辣肥甘厚味,能有效防治便秘等大便異常,每次排便時間控制在3~5分鐘,就能有效地防治痔瘡。再強調一次:無症狀的痔瘡無需治療,以保守治療為主,手術治療也只是緩解症狀,而非根治。

在其內部有多枚呈分隔狀態的血栓塊,有時還見有曲張的靜脈竇,血栓痔就是來自曲張的靜脈竇破裂,看來血栓痔的發生也是一個長期慢性的過程,雖然發生疼痛只是那一刹那破裂。剛出生的嬰兒無明顯痔瘡則是有力的反證,隨著排便次數的增多,特別是伴有便秘的嬰幼兒,也可見到痔,多為排便時肛門緣靜脈曲張,大部分便後靜脈曲張可消失,這也說明了排便與靜脈曲張有直接的相關性。

通過觀察比較也可以發現,在妊娠期間,隨著胎兒的增大,腹內壓增大導致靜脈回流障礙,可出現痔瘡,也可能出現下肢水腫,當分娩以後,下肢水腫就逐漸消失了,但痔瘡往往不能全消,特別妊娠前就有痔瘡的。盆腔巨大腫瘤作為痔致病因素,也同理。因此,本人認為排便是發生痔瘡最根本的因素。

影響排便的因素很多,但我在臨床上所看到的多是膳食結構不合理導致的排便困難。隨著現代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多數患者跟著自己的味蕾走,什麼好吃吃什麼,喜食偏食辛辣肥甘厚味,蔬菜水果攝入量少,特別是有些女患者,喝水很少,每日一二杯而已,問她們為何不喝水,她們好像商量好一致說:白開水咽不下去。這些患者以便幹便秘多見,少數大便呈糊狀,次數多,排便不爽。有些患者,特別是中年以上的患者,一查腸鏡,結直腸伴有炎症、息肉等改變。因此,多食蔬菜水果,多飲水,少食辛辣肥甘厚味,能很有效地防治便秘,進而能有效地防治痔瘡。臨床上,我總是將“每次排便時間控制在3~5分鐘”告訴我的每一位就診患者,並且強調再強調,不論是否為痔患者。有的患者問5分鐘解不完怎麼辦,我告訴他:多數情況下是你已形成的習慣和心理作用,如果真還有的話,你起來隔半個小時後再去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認為,痔是肛墊血管組織長期受到綜合負荷因素疊加作用導致增大,簡而言之,痔就是增大的肛墊。與負荷的強度和時間呈正相關,負荷的強度越大,持續的時間越長,形成的痔瘡就越大。痔只是一種慢性病,排便是導致痔發生的基礎負荷因素,不正常排便,如排便時間過長,便幹便秘時排便費力,還有便次過多,都是最常見的高負荷因素。喜食偏食辛辣肥甘厚味、蔬菜水果攝入量少、飲水少的患者易出現大便異常,以便幹便秘多見。

知道了痔瘡是增大的肛墊,那麼痔瘡的治療就圍繞增大的肛墊而進行。痔瘡的治療方法有手術療法和非手術療法,手術療法有很多種,非手術療法也有很多種,怎樣選擇呢?教科書提出痔的治療應遵循三個原則:①無症狀的痔無需治療;②有症狀的痔重在減輕或消除症狀,而非根治;③以保守治療為主。此治療原則非常科學,抓住了痔瘡的本質,有的放矢,而不是見痔就破壞,不論大小、有無症狀,統統趕盡殺絕。痔雖然是增大的肛墊,但痔的本質還是肛墊組織,有肛墊組織的特性,有彈性,協助閉合肛門,位於齒線區痔組織上還有排便感受器,能感受糞便的刺激,啟動排便工作。無論是痔手術切除,還是壞死枯脫注射、膠圈套紮、紅外線凝固等方法將痔組織破壞,都相當於將對應的肛墊組織給破壞,肛墊組織結構破壞了,其功能勢必受到影響。可以這樣說,痔切除或破壞的越多,肛墊組織破壞的也就越多,其功能影響就越大。如環形Ⅲ度以上內痔行痔環切術後,會出現肛門滲液、粘膜外翻、肛門狹窄等併發症,特別是肛門狹窄,術後形成的瘢痕像一根環形繩索將肛門紮緊,瘢痕毫無彈性,排便時肛門打不開,大便排不出,你說痛苦不痛苦?

其中一個病例,中年男性,20天前在一非肛腸專科診所行痔瘡“打針”治療痔瘡,(估計是壞死枯脫注射),後出現肛門沒感覺,大便留不住,屁股後墊有嬰兒紙尿片。檢查發現,除肛門前緣區域占肛周1/4面積皮膚粘膜尚存外,其餘3/4肛周區域皮膚粘膜均已潰爛壞死缺如,看到只是括約肌。痔瘡是被搞掉了,肛門基本報廢了。你說這樣治痔瘡是救人還是害人?

曾聽到一位老醫生講過這樣的一句話,你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患者的肛周皮膚粘膜,這才是真正的醫者仁心。因此,對沒有症狀的痔無需治療,對出現出血、脫出、疼痛、肛門潮濕瘙癢等症狀時,多採用保守治療消除或減輕症狀。對於手術切除,或其他破壞痔組織的療法選擇,要根據病情,權衡利弊,綜合評估,慎重選擇,注意:這些方法也只是消除或減輕痔的症狀,而非根治。好多來門診就診的痔患者多年前就做過痔手術,有的甚至是幾個月前才做的。

小結一下:對於痔瘡的治療,要理論結合實踐,再運用奧卡姆剃刀原理綜合考慮。我認為,肛門主要功能是排便,痔瘡是長期排便異常所致的一種慢性肛門病,排便時間過長、便幹便秘、排便次數多是最常見的促發因素。多食蔬菜水果,多飲水,少食辛辣肥甘厚味,能有效防治便秘等大便異常,每次排便時間控制在3~5分鐘,就能有效地防治痔瘡。再強調一次:無症狀的痔瘡無需治療,以保守治療為主,手術治療也只是緩解症狀,而非根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