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東的校服要體現家長和學生意願 你的校服誰做主?

2015年, 廣州市第二屆中小學校服設計大賽總決賽上, 學生模特展示校服風采 陳秋明攝共4款外套。 再由學生會組織, 將候選款式彩印出來,

以班級投票的民主形式進行公選, 最後將各班投票統計及結果張貼公告欄。 經過公示期, 最後確定的款式交由學校總務處進行處理。 ”

對於這次嘗試的親歷者, 甘老師坦言“要讓校服的選擇達成共識, 並在學校和學生之間達到平衡, 的確是不容易的事情”。 一位元從中大附中畢業的黃同學告訴記者, 雖然這個設計不能說很完美, 但至少改變過去學生對校服吐槽“土圓肥”的刻板印象。

難行三

特殊商品, 一頭連著教育一頭連著市場

被《意見》同樣賦予權利的學生和家長, 在對待校服選擇的切入點上, 還是有所不同。 記者採訪發現, 家長更關心校服的品質, 孩子則往往專注校服的款式;而學校要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廣州市教育裝備中心一位負責人表示, 國家、省、市出臺管理檔, 基本是遵循“兩個自願”的原則。 一是學校自願選用校服;二是學生自願購買校服。 選用校服的學校, 應是在深入論證和與學生、家長充分溝通的基礎上確定的。 購買校服的費用, 目前主要由學生家庭承擔, 更應該提高其參與度, 尊重其作為參與主體的地位, 發揮其主動性, 齊心協力共同把好事辦好。

GB/T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是第一個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的綜合性國家標準, 所有校服生產企業都要遵守。 有家長問, 就算手握本次《意見》放開的“決定權”, 在選擇校服款式前, 我們又如何去評判所有生產企業呢?

據廣東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介紹, 地級市或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會對校服生產廠商進行公開招標,

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遴選5家以上優質校服生產企業作為本地校服供應商;學校邀請這些企業到校進行校服展示, 學校組織廠商面向擬投票的學生、家長、老師等代表進行校服產品品質、價格、款式等各方面情況說明, 再由代表們投票選出校服。

眼看著《意見》已經走上了有效期五年的行使之路上, 有些細節恐怕也要在實施之初考慮到。 曾德雄代表就提出, 校服不僅僅只是一件校服, 它也是校園文化精神內涵和歷史的沿革, 如何用最合適的方式展現出來, 這些恐怕是生產企業、家長、學生力有不逮的, 這種情況下, 他們該如何參與呢?“比較可行的做法是請專業人士根據學校的歷史文化設計幾款校服,

然後交由老師、家長、學生組成的評選委員會進行挑選, 確保其中的專業性。 ”

校服是特殊的商品, 一頭連著教育, 一頭連著市場。 2013年的“毒校服”事件、2015年的“校服腐敗”事件, 至今提起都讓人觸目驚心。 近兩年, 各級教育部門也在積極採取措施, 疏堵同行, 所以《意見》的出臺, 也有其深遠意義。

華南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培訓與研究院廖文博士認為, 過往校服管理辦法更多體現的是對學生的整齊劃一的要求與約束, 這是一種傳統教育觀的表徵。 學校大包大攬, 對學生的要求和約束無所不包, 傳遞出的是強烈的行政化大家長意識。 現代學校治理要求首先就是要“去行政化”, 千頭萬緒裡, 從校服入手, 讓權力回歸給學生和家長,

顯然是一種進步, 且難度不大。 學生穿著自己投票選擇的校服, 更能煥發出“自主意識”和榮譽感等積極情緒。 由此帶來“骨牌效應”, 有利於學生和家庭進一步感受教育進步帶來的春風, 有利於優化學校的治理環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