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重慶先臨:巨輪起航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 科技發達, 資訊流通, 人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 生活也越來越方便, 大資料(Big data)就是這個高科技時代的產物, 隨著雲時代的來臨, 大資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重慶仙桃資料穀正是佈局大資料、雲計算等新興產業, 致力於積聚大資料全產業鏈的產業園。 近日, 小編慕名而來, 拜訪了落戶於此的龍頭企業——重慶先臨科技有限公司。

重慶先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興平(中間)、三迪時空集團重慶分公司總經理王靜(右二)、重慶先臨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永洪(左二)、三迪時空集團重慶分公司副總經理何偉(左一)、三迪時空集團重慶分公司市場部經理周笑梅(右一)

先臨三維科技專注於3D數位化與3D列印, 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展示、體驗、培訓等為一體, 是最為完善的3D列印產業生態系統之一。 公司在全國開設了10多個線下3D 列印創新服務中心,

形成了“3D裝備+服務+資料+材料”的完整生態圈和產業鏈, 推動了3D列印產品在工業製造、生物醫療、教學創意等領域的應用。

一、3D列印之工業製造應用

3D列印在工業製造中被用於製造模型, 甚至零部件。 3D列印可以優化工業設計流程、縮短了工業設計階段、轉變了工業設計理念, 其工藝可以説明人們提高對個性化產品的生產能力同時為工程師、設計師提供一條嶄新的設計製造途徑, 以提升現有產品的能力或彌補其不足, 將對提高工業設計品質和水準, 推動工業設計發展, 促進企業發展產生重要作用。

據重慶先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興平介紹, 在汽車、船舶、智慧裝備等方便的三維掃描、3D列印加工服務是公司的重要業務組成部分, 應用技術比較成熟, 業務量占全年業務總量的三分之一。 這與行業巨頭Stratasys、3D systems的業務構成比例是相近的。

二、3D列印之個性化醫療應用

3D列印技術在牙齒列印、骨骼修復等方面的技術比較成熟, 心臟、肝臟、肺葉等複雜器官組織正處攻堅階段。

由於個體的特殊性, 生物組織需求品均高度個性化, 傳統製造及器官捐贈, 成本高, 耗時長, 供需不足, 而3D列印技術正好可以滿足這種個性化、複雜化、高難度的需求。 先臨科技在齒科3D數位化和3D列印的解決方案上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力量, 研究成果顯著。 據瞭解, 同樣製作70-100顆牙冠橋, 傳統手工大概需要8-10小時, 使用先臨三維的3D印表機只要2.5小時即可列印完畢, 相比傳統手法效率提高70%。 而且它更能準確預測臨床結果, 提供更好的口腔修復, 因而為患者帶來更佳的體驗, 並實現患者資料保存的數位化工作。

目前, 先臨三維科技已經與國內1000多家牙科技工所、口腔醫院等深入合作, 與國際知名齒科設計軟體公司、3D印表機廠商聯合,

不斷提升數位化技術在齒科行業的應用。

三、3D列印之教學創意應用

教育乃立國之本, 強國之基, 探索良好的教育教學模式不僅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也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的重任。 胡總針對目前教學培養模式的弊端提出了一套新穎的教學模式:創客教育的反向逆推。 一般而言, 我國學生在中學教育完成後才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有懵懂的認知, 然而這種認知並不準確, 導致很多學生進入高等教育階段後, 發現自己所學專業與自身特長、興趣不契合, 出現諸多問題。 胡總提出若在孩子早期教育中, 便開放思路, 通過創客教育, 借助3D列印技術, 幫助孩子們自由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探索自身興趣與潛能,將會更利於孩子的成長與發展。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景,實現道路將會充滿坎坷,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先臨三維科技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成長迅速,成績顯著,但作為新生的重慶先臨,在前進中依然面臨不少困難。

首先,技術人才短缺。目前專業從事三維掃描、3D列印的專業較少,加之該行業與其他行業緊密相連,具備交叉行業技能的綜合性人才鳳毛麟角,公司需要從總部輸入人才,進行技術人員的本土化培養,人力成本投入很高。

其次,市場發育較晚。重慶是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已形成了電子資訊、汽車、裝備製造、綜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費品製造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市場潛力巨大,但相較於沿海地區,其在3D列印的普及推廣方面起步較晚,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培育市場。該背景下,需要政府引導,企業抱團,方能共謀發展。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重慶先臨將懷抱夢想,揚帆起航,相信與行業應用企業多方面的合作會讓重慶先臨在西南地區大有作為。後期,三迪時空也將與重慶先臨科技展開密切合作,共同推進3D列印在西南地區的市場應用,凝聚各企業把3D列印事業做大做強,共同推動“中國製造2025”的實現。

探索自身興趣與潛能,將會更利於孩子的成長與發展。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景,實現道路將會充滿坎坷,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先臨三維科技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成長迅速,成績顯著,但作為新生的重慶先臨,在前進中依然面臨不少困難。

首先,技術人才短缺。目前專業從事三維掃描、3D列印的專業較少,加之該行業與其他行業緊密相連,具備交叉行業技能的綜合性人才鳳毛麟角,公司需要從總部輸入人才,進行技術人員的本土化培養,人力成本投入很高。

其次,市場發育較晚。重慶是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已形成了電子資訊、汽車、裝備製造、綜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費品製造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市場潛力巨大,但相較於沿海地區,其在3D列印的普及推廣方面起步較晚,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培育市場。該背景下,需要政府引導,企業抱團,方能共謀發展。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重慶先臨將懷抱夢想,揚帆起航,相信與行業應用企業多方面的合作會讓重慶先臨在西南地區大有作為。後期,三迪時空也將與重慶先臨科技展開密切合作,共同推進3D列印在西南地區的市場應用,凝聚各企業把3D列印事業做大做強,共同推動“中國製造2025”的實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