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國民黨主席二輪投票:“讓灰姑娘現出原形的午夜鐘聲”

國民黨主席選舉倒數五周, 各陣營卯足全力衝刺選票。 在參選爆炸下, 二輪投票恐難避免, 但因屆時已無黨代表並選, 對依靠黨代表候選人複式動員的組織型黨主席候選人, 選情恐怕丕變。

國民黨黨主席選舉自2005年, 時任臺北市長的馬英九與“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兩人對決以來, 只要是二人以上競爭狀態選舉, 始終周旋在高動員力的黃復興黨部, 與人數眾多卻相對鬆散的一般黨員勢力拉扯態勢。

由於過去黨內選舉被相對少數的黃復興黨部把持, 從去年中起至今年初, 有意參選黨主席陣營開始大量招募黨員入黨,

希望洗掉原本的黨員結構。 而這群約八萬剛入黨的“投票部隊”, 成為決定此次黨主席選舉一股新勢力。

不論是來自深藍或本土系統, 這群“投票部隊”除少數對黨主席候選人有歸屬感外, 其實與個別黨代表候選人較有淵源, 若只是透過黨主席選舉與黨代表並選合作, 盼以“黨代表一票、黨主席一票”方式攜手勝選。

但這次黨主席選舉參選爆炸, 雖有領先集團, 因各陣營仍分票嚴重, 即使擁有數萬投票大軍, 優勢候選人仍難以一輪投票或逾半支持過關, 二輪投票恐在所難免。

而二輪投票時黨主席“樁腳”的黨代表早已選完, 要再催動“只認黨代表候選人”的投票部隊再進投票所, 並不容易。 結果就是, 隨不同人選進入二輪,

黃復興與“本土”選票將再各自歸隊, 回歸傳統格局, 投票部隊優勢不再。

除非準備已久, 能擁投票部隊的黨主席候選人, 一定是擅長組織動員好手。 只是成也組織、敗也組織, 要避免二輪投票成“讓灰姑娘現出原形的午夜鐘聲”, 組織型候選人只能盡力尋求在一輪投票就獲勝, 否則進入二輪, 就有逆轉可能。

本文原載自臺灣《聯合報》《進二輪擁“新勢力”難有優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