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長沙12個江心洲將抱團建“湘江中央公園帶”

以湘江長沙段的十二個洲島和兩岸濱江風光帶為基礎, 通過綠道和水上巴士串聯而成

華聲線上4月16日訊 湘江是長沙的母親河, 又因其連續、豐富、多變和含蓄的江心洲而獨具魅力。 近日, 在武漢召開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第五屆會商會之一的國土規劃系列活動上, 長沙市城鄉規劃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分享了湘江濱水區發展規劃策略。 根據公開發佈的規劃策略, 長沙十二個江心洲將構成“湘江中央公園帶”。

湘江是長沙境內最大的河流, 自南向北流經長沙市區境內約30公里, 占長沙市地表水體總面積的60%,

會上, 長沙市城市規劃研究室主任陳群元提出了湘江濱水區發展的四大策略。

陳群元認為, 湘江濱水區要發展, 首先要保護歷史和生態, 展現“山水洲城”的空間格局, 由此, 他提出要嚴格保護好天心閣與嶽麓山之間形成的視域通廊, 並通過在“第一師範-開福寺”之間修復歷史步道、將歷史城區裡的文化遺產和歷史街巷串聯成網, 為三千年古城長沙留住歷史底蘊。 同時, 他還回顧強調, 此前長沙市城鄉規劃局曾針對湘江長沙段十五個洲島組織了國際方案招標, 最終提出以湘江長沙段的十二個洲島和兩岸濱江風光帶為基礎, 通過綠道和水上巴士串聯城市生態綠地和文化旅遊景點, 共同構建“湘江中央公園帶”。

此外, 陳群元還提出要優化公共交通, 提升交通環境。 湘江兩岸要逐步實施規劃中的湘雅路隧道、學士路大橋、黃橋大道大橋、馮蔡路大橋、丁白大橋, 使跨江通道達到十五座, 同時在湘江兩岸特色區段開展以有軌電車為代表對中運量交通線路研究, 推進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設。 ■記者 葉子君

連結

12個洲島從北往南依次是:甄皮洲、洪洲、蔡家洲、馮家洲、香爐洲、月亮島、傅家洲、橘子洲、巴溪洲、柏家洲、鵝洲、興馬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