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沭陽青伊湖鎮億元大企業帶動1.5萬農民變工人

在沭陽縣青伊湖鎮的鄉道上, 每天都擁堵著來自附近幾個省的運輸大卡車。 據介紹, 因為訂單多, 勞力不夠, 今年有2500名外地人在遍佈鄉村的大小板材工廠打工。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上說, 要使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 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競相迸發。 記者在基層採訪發現, “頂天立地”的農村大企業的確可以帶動小企業“鋪天蓋地”, 富裕一方百姓。

青伊湖鎮福慶木業集團, 就是這樣的大企業。 說公司“頂天立地”, 或許並不準確, 但對地處蘇北平原的青伊湖鎮來說, 這樣一個出口日本LVL膠合板連續7年位列全國第一,

又是江蘇省規模最大的板材企業, 在當地農戶眼中, 不可謂不是“頂天立地”。

據該鎮黨委書記範以環介紹, 全鎮有近5000村民在福慶木業集團及其配套的大小工廠創業、就業。 由於福慶木業、青盛木業等大企業的帶動, 1.5萬農民在板材行業就業。 要知道, 該鎮算上老人孩子, 總人口也不過4.2萬。

在福慶木業的食堂, 濫洪居委會的村民孫兆柱說:“20來歲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 30歲以上不出門的, 不是在福慶、青盛就是在下面的配套工廠上班, 或者圍繞木業加工產業自主創業。 ”

“我的工廠相當於福慶子公司, 而給我供應旋切板的20多家小企業, 又好比是我的子公司。 ”福臨木業老闆司其通告訴記者, 2007年, 他的企業還是家庭式小作坊,

搞旋切板, 年收入一二十萬元;2010年, 幫福慶公司代加工, 福慶出技術指導, 市場不好產品賣不掉福慶給補貼, 購買1台熱壓機福慶補貼5萬元, 工人工傷賠償福慶出20%。 福臨去年產值達3000萬元, 用工48人。 “市場是現成的, 還有補貼, 跟著這樣的老闆做, 心裡踏實。 ”

慶祥木業也是配套企業, 廠房從原來建廠時的600多平方米發展到今天的8000多平方米, 產值由成立時的300萬元增加到去年的4000萬元, 用工也由原來20多人增加到68人。 經理武進說, 福慶公司老闆陳長富愛學習, 是個誠實人。 有一次, 出口日本的60萬元板材因品質問題被退, 陳老闆當眾點火燒了。 訂單少的時候, 福慶就讓自己的工廠停產, 把不多的訂單讓給配套企業。 2011年日本海嘯, 福慶連續2個月補貼配套企業的所有員工,

留住工人, 撐過難關, 現在訂單多得忙不過來。

3月12日中午, 記者來到福慶車間, 聞不到什麼甲醛味道, 車間整潔有序。 工人劉師傅看到腳下有兩片木屑, 拿起了掃帚。 “日本客戶定期過來檢查, 昨天剛走。 日本客戶說, 沒有好環境, 就沒有好產品。 因此, 日本客戶走了, 我們工人也都自覺保持地面乾淨。 ”

範以環認為福慶與小企業共贏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注重技術和人才, 幫助小微企業培訓人才。 二是提供資金扶持和各種補貼, 解除小企業後顧之憂。 三是直接給小微企業提供訂單。 四是確保小企業及時升級, 跟隨自己一起搏擊最嚴苛的國際市場。 在青伊湖, 福慶已帶動輻射近40家規模以上的大板材企業,

產值超億元的達5家。 在範以環看來, 這些企業也都長成“大樹”了, 假以時日, 一定會帶動更多的小企業生長。 鎮裡也要堅持“強企帶小”思路, 力爭不久的將來, 把青伊湖鎮打造成“中國生態家居板材名鎮”。

為了進一步發揮大企業的帶動富民作用, 鎮裡考慮, 依託福慶新上一個木材深加工扶貧專案, 將500萬元各類扶貧資金集中使用, 建設工廠吸納低收入戶就業。 企業每年付租金給政府, 政府再把租金作為低收入戶的分紅。 此外, 該鎮將党建作為推進大企業帶動作用的重要抓手。 一是讓大企業的黨支部進村。 比如福慶的黨支部和薔薇村黨支部結對幫扶, 帶動有創業願望、能力的村民, 為福慶做配套生產。 二是從福慶等工廠的管理層選拔基層優秀黨員,

去薔薇等村掛職, 帶動創業就業, 幫助扶持經濟薄弱村的發展。

總結福慶經驗, 鎮裡對大企業帶動小企業高度重視, 成立15個專業幫辦協作組, 一個企業一班人馬, 全程提供“店小二”式服務。 民企強, 則實力強, 既聚焦了富民, 又增加了稅收;既幫助了小企業生存, 也解決了就業, 一箭多雕。

本報記者 周靜文 徐明澤

本報通訊員 呂述謖 許 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