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工程師救星!日本Balto解決App開發測試「問題回報」難題

截圖、寄信、建檔⋯⋯整理起來好麻煩!

理論上, 彙集公司同事的意見應該很簡單。 操作完App之後, 把想要修改、覺得能更好的地方標示出來即可,

整理截圖雖然辛苦, 但不置於太複雜。 可是假設要說明「切換頁面」呈現有誤, 就不容易用靜態的方式呈現。

為了解決團隊和工程師之間的溝通困難, Balto選擇從開發者的角度做思考。

首先, 他們透過軟體發展套件(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SDK), 讓iOS及Android工程師能從Balto管理端介面將測試版本的App發送出去。

其他部門的成員收到在APP連結後, Balto的管理端會自動顯示開啟與否, 方便開發團隊追蹤。

而要負責「給意見」的公司同事們, 只要開啟Balto匯入測試版APP, 就能用3種不同樣式選取畫面並拍攝螢幕截圖。 Balto也提供「6秒影片擷取」功能, 讓遊戲、影片類的APP開發團隊也有良好內部溝通。

當同事們透過Balto回傳照片、影片時, 可以直接在軟體內附上個人意見, 工程師就會在管理端看到每個人針對不同測試版本給出的評價。

開發緣起:有回饋, 產品才會進步

「我們希望讓給回饋成為快樂的事情。 」Balto的設計師川又慧說, 在開發的過程中, 因為給回饋的過程繁瑣, 無論是團隊成員或工程師都不開心, 因此讓回饋變得很不快樂, 大家都只想講App「不好」的地方。

川又慧表示, Balto希望把回饋這件事變得正面積極, 所以才會寫軟體降低團隊內部的溝通成本。

Balto產品經理中村太紀認為, 過去傳送、彙集一個對產品的回饋, 大概需要兩分鐘, 但透過Balto只需要四分之一的時間, 約30秒就能完成, 當彙集意見、給意見變容易的時候,

「討論變多後, 產品品質也會跟著變好。 」

目前他們也正在研發如何讓Balto結合Github, 讓工程師能夠一邊觀看團隊成員意見, 一邊修改程式。 「就像咖啡濾杯一樣, 把意見過濾改善後, 留下最好的東西。 」中村太紀開心地說。

Balto背後公司有來頭, 幫SoftBank改善UI

選擇把工程師的煩惱當作軟體發展主題, 其實跟Balto背後的公司穀德帕奇(Goodpatch)本業很有關係。

穀德帕奇是一家位在澀穀的移動裝置UI設計公司, 目前在東京、柏林已有超過100人的工作團隊。 旗下有不少知名客戶, 如連鎖眼鏡品牌JINS、超過五百萬人使用, 日本市占率第一的票券買賣App:TicketCamp、SoftBank等。

由於團隊裡本來就有很多工程師, 因此很能瞭解他們的困擾, 2014年就曾推出第一款產品prott, 用來改變UI設計的流程。

2017年初, 他們推出第二款產品balto, 雖然上線時間不長, 但因為上款產品受到好評, 因此這次連帶吸引不少大公司採用。

不過中村太紀表示,「他們也希望讓更多新創團隊成為客戶」,因此產品最便宜的方案只需要購買四人方案(給小團隊工程師的管理端),但發送APP功能則可以無限使用。

2017年4月16日(農曆三月二十)星期日

不過中村太紀表示,「他們也希望讓更多新創團隊成為客戶」,因此產品最便宜的方案只需要購買四人方案(給小團隊工程師的管理端),但發送APP功能則可以無限使用。

2017年4月16日(農曆三月二十)星期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