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小記徐忠信先生

94歲的徐忠信先生是我的忘年之交, 今年欣逢他與夫人蔡惠貞女士結婚70年紀念。 攜手同行70載, 相依相伴到白頭, 實在令人稱羨。 日前接到他的來函, 要求我寫一幅字, 作一首詩, 以示慶賀。 他雖已年邁, 但心細如發, 思維縝密, 信中將字的橫豎、尺幅、大小等, 均予以明確, 並用鋼筆畫了圖樣, 逐一注明尺寸, 觀之一目了然。 接函後, 我不敢懈怠, 遵囑完成。 由此回顧與徐忠信先生相識歷程, 點滴記錄, 以留淺痕。

徐忠信先生是浙江湖州人, 出生商戶, 其父徐樹椿抗戰初期為躲避戰火, 自浙江長興縣來到當時有“小上海”之譽的皖南屯溪,

白手起家, 艱苦創業, 成為頗有名望的棉布、捲煙商人。 家道漸興之際卻不幸積勞成疾, 于45歲時英年早逝, 此後全家老小生活重擔即由年僅18歲的長子忠信擔負。

徐忠信自幼敏而好學, 熱情聰慧, 愛好體育, 先後在家鄉小學、南京安徽中學(皖中)就讀, 曾是屯溪“星火”籃球隊主力, 更具備精湛的單車技藝。 他自少年時代起, 就能騎著自行車在屯溪老街熙攘的人群中自如穿梭, 他既能在泥濘崎嶇的山路上騎車, 也能在窄僅數寸的廊橋欄杆上騎車, 還能在自行車上裝載兩百餘斤的貨物, 人、貨、車渾然一體, 如履平地。 騎車時, 快、慢、停、倒、跳、立等, 均得心應手, 遇有緊急情況, 總能化險為夷。 他曾參加1947年屯溪青年慢車比賽及單車花樣自由表演賽,

從眾多選手中脫穎而出, 獲得“最佳騎手”稱號, 得到銀盾獎章和錦旗, 名動一時。 直到92歲時, 仍每日騎自行車從屯溪華山嶺舊居沿斜坡急馳而下, 斜坡長約一華里, 很陡, 年逾九旬的老者, 身手矯健的程度, 令人驚歎。 此後由於親友勸阻, 防止發生意外, 他才改乘公車出行, 但近80年的單車人生, 仍被諸多熟悉的屯溪老人稱道。

青年徐忠信因家庭生計所迫, 棄學從商, 曾在戰火中做過小買賣, 跑過單幫, 數次遇險。 經過艱難創業, 於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式創辦“勤昌藥房”。 戰時的屯溪, 精英彙聚, 商賈林立, 共有“同春”、“華南”、“中西”等各類藥房13所, “勤昌”規模最小, 位居末座, 僅有半間店面, 一個學徒。 精明活躍的徐忠信在母親的支持下,

勤進快銷、熱情奔忙、保質提效, 終於立穩腳跟, 並日益發展。 解放後, 徐忠信積極回應黨的社會主義改造政策, 將自己經營的藥房參加公私合營, 擔任新建國營元元藥房副經理, 由此成為工人階級隊伍當中的一員。 改革開放後, 他與夫人蔡惠貞又共同參加中國民主建國會和工商聯組織, 成為光榮的愛國民主人士。

徐忠信先生身材頎長, 白髮紅顏, 容貌清朗, 衣著整潔, 外出時常戴一副墨鏡, 思維清晰, 腿腳靈便, 行動迅捷, 真是老而彌堅的典範。 他愛讀書, 喜運動, 重友情, 能寫一手瀟灑飄逸的鋼筆字, 還能畫幾筆水墨畫, 尤其精於烹飪。 做菜是他一生不改的嗜好, 當然是清爽的江浙菜系, 兼擅海鮮、湖蟹之類。 每逢年節之際,

他總是認真撰寫菜單, 悉心採購食材, 加以精心烹調, 佳餚豐盛卻所費不多。 他對飲食的認真態度, 並不局限於年節, 僅以日常早餐為例, 除主食外, 至少要配以八種各色葷素小菜、點心等佐餐, 營養與味道並重。 每天清晨, 兩位年齡加在一起近一百九十歲的老人吃一頓早飯, 桌上至少有十二三隻小巧的碗盞, 色、香、味俱全, 顏色如同一幅水彩圖畫, 可謂集一時早餐之盛。 他每晚臨睡前寫日記, 從不缺漏, 從當日天氣、身體狀況到遇見何人、做了何事, 有何感觸等, 均一一記錄, 力求全面完整, 藉以訓練思維, 延緩衰老。 他雖然初中未畢業即輟學, 但通過不懈的努力, 80歲時, 以通暢素雅的文字親筆撰寫出6萬餘字的回憶錄, 深情回顧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老夫人蔡惠貞晚年因患骨質疏鬆, 又曾摔傷腰腿, 造成行動不便, 他十年如一日, 以耐心細緻的照料和體貼入微的呵護, 生動詮釋了一位高齡老人對愛情的理解。 每次見到他單膝跪下為老伴穿鞋, 端碗拿勺喂病中的老伴吃飯等情景, 睹者無不為之動容。

徐忠信先生是一位平凡普通的老人, 他生於憂患, 自強不息, 不論身處順境或逆境, 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他崇尚文化, 舉止文明, 與老伴相互扶持, 不辜負生命中的每一天, 過著樸素而精緻的暮年生活。 古時候曾有一句聯語“少也清門為伉儷, 老而高夀頌平康”, 足可藉以表達我對徐蔡二老的印象與祈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