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狼來了”國乒自有妙計:王皓郭躍都因此成名

騰訊體育訊 北京時間4月17日, 2017年無錫亞錦賽已經落幕。 這次比賽日本17歲小將平野美宇先是3-2逆轉淘汰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大滿貫球員丁寧, 隨後又連續戰勝世界排名第二的朱雨玲、世界排名第五的陳夢, 獲得了亞錦賽女單冠軍。 國乒再次遭遇“狼來了”的嚴峻局面。 從過去國乒20多年的歷史看, 每次遇到這種低谷或危機, 國乒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大膽啟用新人。

第一次創業 雙打入手+新人

如今時髦一些的球迷, 動不動都會提到國乒在經歷“三創”。 我們來回顧一下“一創”吧。

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 中國男單選手竟無一人進入前三,

江嘉良作為賽會頭號種子單打和雙打都止步八強。 但好歹陳龍燦和韋晴光還拿了個男雙金牌。 1989年的世乒賽中國男隊0-5慘敗給瑞典隊, 丟了斯韋思林杯, 隨後江嘉良退役。 1991年的千葉世乒賽, 中國男隊只取得了第七名, 男單只有馬文革打進前四, 國乒掉到了歷史最低谷。

30歲的蔡振華臨危受命接手國乒。 他先組建了一支當時國乒最年輕的教練班子——蔡振華30歲、李曉東最大39歲、尹霄38歲、吳敬平和陸元盛都是37歲, 整個隊伍教練平均年齡不滿32歲。 隨後蔡振華開始大膽啟用新人劉國梁、孔令輝等人。 江嘉良退役後馬文革是當時的男單一號, 但他根本打不贏老瓦, 老瓦那幾年正值巔峰, 是“神一樣的存在”。

蔡振華制定了先從雙打突破的方針,

1992年巴薩羅那奧運會, 王濤/呂林3-2艱難逆轉德國的費茨納爾/羅斯科普夫, 兩人跟對手裁判握手後, 就一人拿著一條毛巾蹲在地上痛哭。 1993年世乒賽, 王濤/呂林再次拿到男雙冠軍, 儘管老瓦當時依然很強, 但國內報紙上已經將嶄露頭角的劉國梁成為“老瓦剋星”。 1995年天津世乒賽中國隊全面翻身, 全隊打敗了老對手瑞典隊並包攬全部五項冠軍。 小將孔令輝一飛沖天, 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人物。

釜山亞運之敗 催生多名小將

中國乒乓球隊亞運歷史上成績最差的一次, 是2002年年底釜山亞運會。 當時我們只在男團以及男女單打中獲得冠軍, 王勵勤、張怡甯成為捍衛國球榮譽的中堅力量。 女團不敵朝鮮只得到亞軍,

男女雙打都只得到銀牌, 混雙更是只收穫了一塊銅牌。 這次慘敗並沒有“傷筋動骨”, 可以說只是國乒長期輝煌之後的一次意外, 但也引發了國乒內部的一些調整。 賽後女隊主教練李曉東下課, 陸元盛再度出山掌管女乒。

而在第二年的巴黎世乒賽上, 中國隊男女兩線都有很年輕的新人參賽, 其中就有王皓、邱貽可、郭躍。 邱貽可當時才18歲, 他在巴黎世乒賽男單第二輪中爆冷擊敗了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波爾, 中國隊總教練蔡振華稱讚邱貽可為中國男單掃清了最大障礙, 是“打虎英雄”。 19歲的王皓、還不滿15歲的郭躍, 在那次世乒賽上得到了鍛煉, 兩人成為後來近10年裡國乒男女兩線的骨幹。

莫斯科慘案 李曉霞走上前臺

2010年莫斯科世乒賽團體賽, 是迄今國乒遭遇的最近的一次大敗。 當時中國女隊與新加坡女隊在決賽中相遇, 新加坡女隊不僅有前國手馮天薇, 還有老帥周樹森。 當時丁甯首戰在先勝兩局的情況下被馮天薇逆轉, 劉詩雯接著1-3不敵王越古, 雖然郭焱第三場擊敗孫蓓蓓扳回一城, 但劉詩雯在第四場苦戰五局不敵馮天薇, 中國隊1-3不敵新加坡隊, 世乒賽女團八連冠的紀錄被終結。

女隊主教練施之皓, 隨後啟用了22歲的李曉霞打主力, 中國女乒在那年年底的廣州亞運會上戰勝新加坡隊打了翻身仗。 在那之後丁甯、劉詩雯逐漸恢復狀態繼續得到重用, 中國女乒得以順利完成倫敦奧運週期以及裡約奧運週期的包攬重任。

而這一次誰將成為中國隊的新一任“李曉霞”?(慎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