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面來風音樂會在美上演 紫禁城室內樂團創新中美音樂對話合作

“四面來風”音樂會在美上演 紫禁城室內樂團創新中美音樂對話合作 | 中國音樂學院

3月25、26日, 中國音樂學院紫禁城室內樂團“四面來風”——音樂國際對話與合作音樂會分別在美國波士頓、洛杉磯隆重上演。

紫禁城室內樂團秉承傳播、傳承中國音樂的理念, 採用實驗性合作、交流的方式, 此次推出四首中美兩國音樂家創作的以中國文化元素為背景的中西樂器合作的創新作品, 分別為美國著名作曲家、來自柯帝士音樂學院David Ludwig教授創作的以中國的蕭和西方弦樂的合奏作品《百合, 歌謠和星辰》;康奈爾音樂學院院長、著名作曲家Daniel Walker則以《道德經》為腳本,

為紫禁城室內樂團委約創作的五個樂章的《不見而明》, 在當天進行了首演;以及音協主席葉小綱作品《光明行》, 青年作曲家鄒航《十變五化》, 均為中國樂器和西洋樂器共同演奏的作品。

25日晚, 由中國音樂學院的11位元音樂家組成的紫禁城室內樂團與有著150年歷史的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合作,

在波士頓的Jordan Hall演奏出新穎獨特的曲風, 中美音樂家上演了一場精彩的音樂對話。

同樣, 26日晚的洛杉磯的The Arcadia Performing Art Center座無虛席, 逾千位元當地音樂和藝術界知名人士慕名而來。

音樂會曲目設置上既有展現中華文化的傳統作品, 又有與時俱進加入西方元素的現代作品;既有技術難度較大的專業作品, 也有大眾耳熟能詳的親民曲風。 獨奏重奏交錯登臺, 一蹴而就。 既有金蛇狂舞的火熱, 漢樂古曲的風雅, 二泉映月的閒愁, 十面埋伏的颯爽。

漢樂古曲《寒鴉戲水》, 演奏家王華的笛子獨奏, 著名二胡演奏家張尊連的《二泉映月》, 著名琵琶演奏家楊靖的《十面埋伏》,

著名胡琴演奏家沈誠教授和張尊連教授合作的《夜深沉》, 以及四首專門為音樂會創作的中美音樂家的合作作品, 讓現場掀起一個又一個高潮。 所有曲目完成後, 全場觀眾意猶未盡, 不斷地高呼“再來一個”!直到最後一個音符結束, 燈光亮起, 觀眾才起立報以長時間熱烈的掌聲。 康奈爾現代音樂學院院長Daniel Walker表示:演出的中西樂器都有自身獨特的特色, 你必須充分瞭解這些樂器, 才能確保它們演奏出最美的聲音。 這對我是個巨大的挑戰。 對於美國觀眾, 中國樂器的聲音陌生而優美, 它打破了語言的障礙, 實現了無國界的音樂交流。

音樂會結束後, 中美雙方音樂家應邀走進好萊塢著名工作室Studio B, 再次合作錄製了《不見而明》,

將在美國聯合發表。

“四面來風”是紫禁城室內樂團國際交流合作專案, 在美的兩場音樂會博得了各方的好評。 麻省大學(波士頓校區)表演和藝術協會前主席David Patterson認為:這無疑是極高層次的國際間的音樂對話與創新合作。 著名作曲家、製作人、格萊美獎評委Michael Jaye對此次音樂交流評價說:音樂會不僅有代表中國古代王朝的宮廷音樂、傳統民間音樂,

甚至還有京劇片段。 即使對於不懂音樂的人, 紫禁城室內樂團都會把你帶到一個從未涉足的地方, 並令你流連忘返。

“四面來風”音樂會在美上演 紫禁城室內樂團創新中美音樂對話合作 | 中國音樂學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