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城市設計如何終結“千城一面”?

海豚?飛碟?粽子?飄帶?坐落在松花江北岸江畔的這座漂亮建築帶給人們無盡的想像空間, 答案猜什麼的都有。

“一座建築能引發人們的多種解讀是設計者的成功之處。

”4月6日, 哈爾濱市城鄉規劃局副局長吳松濤首次對科技日報記者揭秘了哈爾濱大劇院的外形寓意, “實際上, 大劇院兼具‘雪窩’和‘浪花裡飛出歡樂歌’等多重含義, 是對地域文化的多重契合。 ”

哈爾濱大劇院曾入選2015年度世界最佳建築, 並且是中國唯一的獲獎建築。 這個設計感十足的地標性建築, 連同其他城市景觀一道, 增添著北方冰城哈爾濱的城市魅力。 在日前住建部公佈的第一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名單中, 哈爾濱成功入選。

“千城不能一面。 能夠體現出城市特色, 把時代精神、文化傳統和現代因素有機結合起來, 才是城市設計的應有之義。 ”吳松濤解釋說。

“全景觀”設計, 讓“鄉愁記得住”

“實際上,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 哈爾濱就曾派出專家參加建設部城市設計專研小組赴美國‘取經’, 由此也成為我國較早提倡城市設計的城市之一。 ”哈爾濱市城鄉規劃局城市設計處(規劃處)副處長吳濤自豪地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他介紹, 哈爾濱非常重視城市設計工作並投入大量資金支援,

截至目前, 已編制宏觀、中觀、微觀各層次城市設計及相關研究幾百項, 從多個角度分析提出了哈爾濱城市設計的原則、方法和策略。

“城市設計通俗地講, 就是城市整體規劃和建築設計之間的關聯。 以往, 城市規劃不習慣研究建築, 各建築主體也是各顧各建造, 即使每個建築都有各自特色, 沒有統一規劃和設計, 拼湊在一起也會顯得有違和感。 ”吳松濤說, “城市的總設計師要具備全景觀。 中外的許多古代城市看起來都很有特點, 就是因為城市建設有其規矩, 各種構成要素有序並行。 ”

“城市設計既需要先進的理念, 也需要科學的工具和方法。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冷紅說,

此次哈爾濱入選, 應以更精細化的設計方法和管理手段, 塑造、建設宜人的寒地城市空間環境, 使其在傳承城市文化、展現城市風貌、彰顯城市品位以及提升城市內涵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

記者瞭解到, 多年來, 區域位置和歷史文化獨特的哈爾濱, 已經形成了獨特的城市風格內涵。 如今, 哈爾濱將城市設計提升至戰略高度, 正意圖通過“留下歷史印跡, 引領城市未來”的城市設計工作, 提升城市競爭力。

“看得見的山水, 記得住的鄉愁, 歸根結底是在城市設計中以文化塑造為目標, 服務經濟發展。 ”吳松濤說。

管理得配套, 城市設計也不是萬能的

“作為中國的第一條步行街, 外地來的遊客無不驚歎哈爾濱中央大街的漂亮, 但實際上中央大街上只有17棟建築是歷史建築。

這也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吳松濤告訴記者, 人們之所以覺得這條街漂亮和有特色, 是因為這裡的大部分修繕改造都遵循了“古典復興”的原則。

他介紹, 哈爾濱在城市設計中的特色之一, 就是歷史城區和新建築的建築風格遵循“古典復興, 地域新風”的控制原則。“我們在哈爾濱新區建設規劃中對矮房子也都應用了古典復興原則,比如群力新區,樓高24米以下的房子幾乎都是歐式的,古典復興的。”

“地域新風”則是指新區建設一定要體現時代特徵,用新技術、新材料、新理念表現古典形式,比如公路大橋的歐式橋頭堡,就是用現代材料表現出了古典形式。當前正在改建的哈爾濱火車站,也意在恢復百年老站形象,重拾古典與現代交融的風格,將交通功能實現和現代城市建設結合起來。

此外,哈爾濱城市設計的特色還體現在打造公共藝術之都、講究控制城市色彩以及城市設計管理制度化上。

通常,建築設計有抗震專篇、消防專篇、衛生專篇等,哈爾濱還擬推廣實行城市設計專篇制度,“補充這個專篇,就是想讓建築者多一些對城市設計的思考,每座建築是該突出還是弱化,是主角還是配角,在建築設計之前就給出明確的定位。”吳松濤說。

城市設計是提升城市空間環境品質的重要規劃技術手段,但也不是萬能的。沒有法規、政策、資金等的支援,缺少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開放建設主體參與,再好的城市設計也難以實施。

比如哈爾濱花園街片區的保護,在許多複雜的社會、經濟問題沒有理清解決思路前,城市設計提前介入,對歷史建築進行了特色保護,但目前卻遺憾地處於閒置狀態。

地域新風”的控制原則。“我們在哈爾濱新區建設規劃中對矮房子也都應用了古典復興原則,比如群力新區,樓高24米以下的房子幾乎都是歐式的,古典復興的。”

“地域新風”則是指新區建設一定要體現時代特徵,用新技術、新材料、新理念表現古典形式,比如公路大橋的歐式橋頭堡,就是用現代材料表現出了古典形式。當前正在改建的哈爾濱火車站,也意在恢復百年老站形象,重拾古典與現代交融的風格,將交通功能實現和現代城市建設結合起來。

此外,哈爾濱城市設計的特色還體現在打造公共藝術之都、講究控制城市色彩以及城市設計管理制度化上。

通常,建築設計有抗震專篇、消防專篇、衛生專篇等,哈爾濱還擬推廣實行城市設計專篇制度,“補充這個專篇,就是想讓建築者多一些對城市設計的思考,每座建築是該突出還是弱化,是主角還是配角,在建築設計之前就給出明確的定位。”吳松濤說。

城市設計是提升城市空間環境品質的重要規劃技術手段,但也不是萬能的。沒有法規、政策、資金等的支援,缺少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開放建設主體參與,再好的城市設計也難以實施。

比如哈爾濱花園街片區的保護,在許多複雜的社會、經濟問題沒有理清解決思路前,城市設計提前介入,對歷史建築進行了特色保護,但目前卻遺憾地處於閒置狀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