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死亡抹香鯨將留惠州做標本 四天三夜營救細節令深圳人動容

最終, 抹香鯨還是“走了”。

四天三夜、深惠等多地聯手大營救, 抹香鯨還是“走了”。

除了傷感和惋惜, 我們還能說點什麼?做點什麼?

四天前, 一頭擱淺在深惠海域近海的受傷抹香鯨走進深惠兩地人們的視野, 驚動了整個廣東。

它受傷了, 迷路了, 擱淺了, 接著闖入了不適合它生活的深圳大鵬海域淺海區。 漁民、公益潛水夫、深惠兩地漁政部門以及各路專家展開了大營救, 試圖幫它找到“回家”的路, 但由於聲呐系統出現問題, 抹香鯨一直在深惠海域徘徊, 並兩度擱淺。

大家都盼著奇跡能出現, 然而, 這一次……這頭抹香鯨或許太虛弱,

太累了, 它永遠也無法回到屬於它的深海。 昨日, 它在惠州港碼頭走完了“鯨生”最後一段路。 日後將被製作成標本, 在陸地上實現“永生”。

第1天 

潛水夫探手進鯨嘴取魚網

12日上午11時左右, 漁民阿才開著漁船在南澳楊梅坑對開海域裡作業,

海上突然竄出了一個黑色的大塊頭, 在海裡漫無目的地游來遊去。 阿才仔細一看, 才認出了這個大傢伙是頭鯨魚, 而身上還纏滿了漁網。 後來得知, 被困的鯨魚是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抹香鯨, 足足有12米長。 原本生活在深海的它, 不知何故, 闖入了大鵬海域淺海區。

這時, 許多漁船也圍了上來, 確定它沒有攻擊性之後, 漁民們開始自發地幫忙將尾部和背上部分漁網割斷, 鯨魚身上其他地方的漁網, 他們卻無能為力。 有漁民想到了附近的潛水夫追浪, 追浪是“潛愛大鵬”公益組織的義工, 經常在大鵬海域參與海洋環保活動。 追浪召集了6名潛水夫, 在漁民的帶領下來到了鯨魚所在的位置。

自在、孫子童、張美玲三名潛水夫立即下水,

在水下幫忙解開抹香鯨身上的漁網, 由於漁網太大, 潛水夫自在在水下解網的時候, 自己的腳也不小心被漁網纏住, 幸虧張美玲及時解圍。 當抹香鯨身上的漁網被清完之後, 抹香鯨張開了嘴, 這時潛水夫發現, 鯨魚嘴裡還有不少漁網, 於是, 他們伸手探進了鯨魚的嘴裡, 將裡面的漁網取了出來。 自在說, 當時只想著幫助抹香鯨脫困, 從未擔心是否會被它吞進去——“不過, 我們知道, 抹香鯨是比較溫順的動物”。

追浪說, 當時的水溫只有16℃, 能見度也只有1米, 其實是不宜潛水的, “海水散熱很快, 這時候下水有危險。 ”不過心系抹香鯨的安危, 他們還是冒險下水了, 幸運的是, 抹香鯨在他們的幫助下, 暫時脫了困。

大鵬新區漁政部門工作人員也趕到了現場, 他們和潛水夫一起想把抹香鯨往外海引, 但是它似乎忘記了“回家”的路, 一直在淺海區打轉, 沒有要“回家”的意思。 因為抹香鯨是靠聲呐系統辨別方向, 有專家猜測, 因為受傷, 這頭抹香鯨的聲呐系統已經出現問題, 所以才會迷路。

後來, 抹香鯨慢慢地向外遊了一段距離, 並到達惠州海域, 惠州漁政部門也加入了護送抹香鯨回家的行列。 夜幕降臨, 海上起了大霧, 12日晚, 抹香鯨離開了大家的視線。

第2天 

買來魷魚引導抹香鯨遊動

13日淩晨到早上, 深惠兩地漁政部門在海域上一直尋找抹香鯨的蹤影, 但沒有任何發現。 正當大家都以為它已經回到深海時, 上午10時30分左右, 在大鵬新區廖哥角海灘上,

這只大傢伙又出現了, 距離岸邊只有10米左右, 此時水深只有2米, 隨時有擱淺的危險。

11時, 潛水夫和其他營救人員也緊急趕到。 自在和張美玲換上了潛水服立刻下水。 他們說, 幸虧海底有軟淤泥, 否則礁石硌著鯨的肚子容易把內臟壓壞。 而此時潛水夫發現, 抹香鯨身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蹭傷, 而在它的嘴裡, 還有一些漁網殘餘, 潛水夫再次探手進行了清理。

救援人員也利用螺旋槳的水流助推力, 幫助抹香鯨往外面遊動。 他們還買來了魷魚, 潛水夫將魷魚扔到鯨嘴前面, 企圖引導抹香鯨遊動。 在大家的努力下, 抹香鯨開始緩慢遊動, 脫離了擱淺危險。

正當大家松了一口氣的時候, 抹香鯨又開始找不著方向, 在原地打轉,還掉頭往岸邊遊去。而此時正在退潮,抹香鯨再擱淺救援就困難了。營救人員趕緊調動了6只小漁船,攔住它回游的道路,並繼續用螺旋槳水流刺激它向外遊。此時,抹香鯨在水裡遊動還算自如,沒有表現出太大問題。

兩個小時後,中山大學的專家帶著聲呐儀器從珠海趕到了現場,試圖用鯨類的聲音對鯨魚進行引導,但測試了一個多小時,抹香鯨似乎不為所動,依然在水裡打轉。聲呐引導失敗,專家們提出了“土方法“,就是變“引導”為“驅逐”,6艘小船排成U字形,圍繞在抹香鯨後面,船上的人不停用金屬棒敲擊船身,發出不規則聲音,將鯨往外“趕”。

這個方法或許奏效了,抹香鯨開始往惠州港方向遊動,下午3點,它遊出岸邊有2海裡了,雖然距離外海還有很長距離,但人們似乎看到了希望。遊了半個小時,抹香鯨突然加快了速度,雖然偶有回頭,但一直向著外海方向。這個景象讓人們欣喜,抹香鯨似乎找對了回家的路,專家估計,按當時的狀態,大概需要5個小時,它就能遊到外海。

深惠兩地漁政部門趕緊通知附近的漁船,避開抹香鯨,給它讓出一條生命通道,漁船們紛紛避讓,護送鯨魚回家。快天黑時,抹香鯨遊到虎頭門附近海域,又停下了腳步,時而靜止時而打轉,就是不往深海遊。深惠兩地四個部門只好輪流徹夜守候,為抹香鯨“保駕護航”。

第3天 

注射鎮痛劑,減少抹香鯨痛苦

14日一大早,天灰濛濛一片,下起了小雨。抹香鯨漂浮在惠州港附近的海面上,看上去非常虛弱,久久才向外噴一次水,似乎在告訴大家,它還活著。

中山大學、香港海洋公園、中科院等各路專家20多人一早也趕到了現場,對抹香鯨進行了聯合“會診”。而抹香鯨似乎已經失去了遊動的能力,任由海水漂著,它離岸邊越來越近。中午,專家現場查看過後,確認抹香鯨已經擱淺。此時它離岸邊只有數米近,岸上站滿了市民,他們都希望,抹香鯨或許只是在休息。

潛水夫自在和晨迪再次下水,按照專家的指示,對鯨魚進行了皮膚取樣和注射長效抗生素。香港海洋公園的獸醫說,這是在幫助鯨消炎。潛水夫說,抹香鯨的呼吸已經不規律,身上也多了不少傷痕,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了。

專家們回到了大船上,與牽頭營救的惠州方面人士緊急商量對策。專家們原本提出,繼續採取聲音驅趕法,利用敲擊金屬棒發出高頻聲音刺激抹香鯨遊走。惠州漁政部門接受了這個建議。正當他們正在準備實施的時候,專家發現抹香鯨的體力已經不足以支撐它遊到外海了。

回天乏術,各路專家對受傷的抹香鯨一籌莫展,無奈之下,香港海洋公園的專家悲痛地提出,或許可以考慮對抹香鯨進行“安樂死”。但由於對鯨類實施“安樂死”的方法太難實施,惠州方面表示,只能靜待抹香鯨自然死亡,但會幫助抹香鯨注射鎮痛劑,減少它的痛苦,營救人員也會徹夜守護在它的身旁,陪伴它走完“鯨生”最後一程。

第4天 

拖拽時三位潛水夫始終陪護

14日晚陪伴著抹香鯨的營救人士表示,當晚它似乎又恢復了一些體力,開始向北遊動了三四百米,15日淩晨還出現過較大的動靜。營救人員趕緊彙報了這一“喜訊”,所有人都期待著奇跡發生,這個大傢伙能重新活過來。

大家都盼著奇跡,但這頭傷痕累累的抹香鯨似乎是累了,15日淩晨移動後,便待在原地再也沒有動過。抹香鯨在換氣時,需要將頭部的左鼻孔露出水面,但是15日早上,它的頭部很久都沒有抬起來,偶有噴水的動作,也一直待在水下。連續四天在現場參與救援的潛水夫自在向南都記者表示,這頭抹香鯨似乎慢慢失去了生命體征。

奇跡終究沒有降臨,昨日中午,專家確認抹香鯨死亡。這個誤入深惠海域,身上舊傷新傷不斷的大傢伙,最終還是離開了我們,四天三夜,營救人員用盡了力量,全深圳人都希望它能動起來,但是它再也回不到大海的懷抱了。

昨日下午,南都記者在惠州芝麻洲海灘距離這頭抹香鯨不到200米的岸邊看到,會後三位潛水夫下海,用繩索在這座抹香鯨尾部進行固定之後,由一艘船隻進行拖拽,然而開始拖拽工作後近一個小時內進展緩慢,負責拖拽的船隻多次調整方向,三位潛水夫始終陪護在這頭抹香鯨身邊。據當地居民表示,抹香鯨現在所處的海灘位置水位很淺,估計已經觸底,灘上佈滿鋒利的礁石和螺,強行拖拽很容易弄傷魚體。

後來採用了新方案,改用兩艘船隻,採用一拖一的方式開足馬力一同拖拽。新方案非常奏效,13:50左右,這頭抹香鯨的身體再次沉入海中,由兩艘快艇拖向惠州港方向。由於抹香鯨重量集中在腹部,惠州海洋局、惠州港碼頭、潛愛大鵬公益組織等多部門在起吊前,緊急對方案進行了最後的調整,分別在起吊設備的橫向和縱向進行加裝和加固。

在海中拖行2公里後,這只承載著太多關注與期待的抹香鯨在15:12分靠岸,15:40開始起吊。由於鯨表面的皮膚很滑,為了更好地保護它、也為了更好地控制重心,工作組先後嘗試三四次起吊。終於在16:20,在大亞灣惠州港碼頭,這頭海中的龐然大物被重型吊車拖離海面。

在深惠海域逗留了四天三夜的這頭抹香鯨,人們卻不得不用這樣的方式第一次看到了它的全貌。有關這只鯨的更詳細資料被測量出來:12.5米長,2米寬,14.18噸重,雌性,中科大專家表示,對於成年雌性抹香鯨來說,這只鯨的體型也是較大的。

據惠州漁政支隊指揮中心主任陳晉強介紹,抹香鯨在惠州港起吊後,下一站將運往位於惠陽區平潭鎮的惠州市海洋與漁業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加工製作成標本用於科普研究及宣傳。

再見了,抹香鯨。

專業人士表示:

大型鯨類擱淺成功救援的案例並不多

這頭抹香鯨的突然出現,引起了大家的好奇,而從它被困漁網到兩度擱淺,最後不幸離開,也引發了市民對環保的議論,南都記者採訪了專家瘦陀,這名曾在果殼網寫過抹香鯨擱淺科普文章的專業人士,向我們解答了一些疑問。

瘦陀告訴南都記者,作為大型鯨類的一種,抹香鯨一旦擱淺,處理就很困難。據瘦駝介紹,因為體型龐大、自重較重,一旦失去水的支撐就會“自己把自己壓壞”。同樣因為“太胖”,抹香鯨需要大量的水説明散熱,如果有皮膚裸露在空氣中就很容易被曬傷。一般處理大型鯨類的擱淺採取的辦法多是在高潮位的時候將其推回深海。一旦在淺暗灘擱淺,能採取的救援方案非常有限。瘦駝說,“在世界範圍內,大型鯨類擱淺成功救援的案例並不多。”

手記

留住鯨生鯨世的溫柔

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會最終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一個名字——鯨落(Whale Fall)。鯨魚的屍體可以供養著整套生命系統,這是它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

新聞中的這頭擱淺鯨魚,它的屍體最終會做成標本用於科普研究,也就是說,不會形成“鯨落”。

但是這不影響公眾對背後環保議題的關注。不知道它到底怎麼觸網,怎麼受傷,到底遭受了什麼?

如今,鯨魚越來越少了。相關資料顯示,全世界鯨目物種有80多個,但是只有達到30噸級別的大型鯨魚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鯨落——這就只剩下不到十種,而其中一半是瀕危的。今天全球海洋裡的鯨落數量,可能不足以前的1/6。

在一篇《鯨落,深海中的溫柔孤島》的文章中這樣寫道:假如大型鯨類數量徹底崩塌,這對深海的生命意味著什麼?沒人確切知道。也許鯨魚的消失會來得太快,不給生命留下足夠的時間適應;也許生命依然能頑強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學會綠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但是無論如何,如果鯨魚沒有了,鯨落這一龐大而溫柔的奇跡,也會隨之而去。

看起來,新聞中只是一頭鯨的離去,其實,不是。

人類從事著越來越頻繁的海事活動,與鯨類在海洋中搶佔著資源。船多,食物少,這讓在此深圳附近海灣出沒的鯨類越來越少。

有人說,“這是我們人類的問題,不是鯨的問題。”

四天三夜大營救

3月12日 大鵬海域近海

經過近3個小時的緊張處理,深圳大鵬新區漁政大隊工作人員、潛水夫及熱心漁民成功清除了鯨魚身上的漁網,並設法將該鯨魚引往深海。

3月13日 大鵬廖哥角附近

抹香鯨似乎找不到回家的路,一直在深圳大鵬及惠州海域徘徊,並未遠去。當晚深圳、惠州多部門聯手徹夜守護受傷抹香鯨。

3月14日 惠州芝麻州海灘

潛水夫在專家指導下為擱淺的抹香鯨做最後一次診療,隨後專家組宣佈放棄救治,選擇自然死亡方案。

3月15日 惠州港碼頭

中午12:40左右,各路專家經現場會議商討,確認抹香鯨死亡,並制定了將其拖至惠州港起吊的行動方案。

連日救助無果宣佈死亡的受困抹香鯨被拖到惠州碼頭吊運,並將最終做成標本。

采寫:南都記者 曾海城 黃海林 劉穎 孫雅茜 攝影 徐文閣 田飛 實習生 王凱

在原地打轉,還掉頭往岸邊遊去。而此時正在退潮,抹香鯨再擱淺救援就困難了。營救人員趕緊調動了6只小漁船,攔住它回游的道路,並繼續用螺旋槳水流刺激它向外遊。此時,抹香鯨在水裡遊動還算自如,沒有表現出太大問題。

兩個小時後,中山大學的專家帶著聲呐儀器從珠海趕到了現場,試圖用鯨類的聲音對鯨魚進行引導,但測試了一個多小時,抹香鯨似乎不為所動,依然在水裡打轉。聲呐引導失敗,專家們提出了“土方法“,就是變“引導”為“驅逐”,6艘小船排成U字形,圍繞在抹香鯨後面,船上的人不停用金屬棒敲擊船身,發出不規則聲音,將鯨往外“趕”。

這個方法或許奏效了,抹香鯨開始往惠州港方向遊動,下午3點,它遊出岸邊有2海裡了,雖然距離外海還有很長距離,但人們似乎看到了希望。遊了半個小時,抹香鯨突然加快了速度,雖然偶有回頭,但一直向著外海方向。這個景象讓人們欣喜,抹香鯨似乎找對了回家的路,專家估計,按當時的狀態,大概需要5個小時,它就能遊到外海。

深惠兩地漁政部門趕緊通知附近的漁船,避開抹香鯨,給它讓出一條生命通道,漁船們紛紛避讓,護送鯨魚回家。快天黑時,抹香鯨遊到虎頭門附近海域,又停下了腳步,時而靜止時而打轉,就是不往深海遊。深惠兩地四個部門只好輪流徹夜守候,為抹香鯨“保駕護航”。

第3天 

注射鎮痛劑,減少抹香鯨痛苦

14日一大早,天灰濛濛一片,下起了小雨。抹香鯨漂浮在惠州港附近的海面上,看上去非常虛弱,久久才向外噴一次水,似乎在告訴大家,它還活著。

中山大學、香港海洋公園、中科院等各路專家20多人一早也趕到了現場,對抹香鯨進行了聯合“會診”。而抹香鯨似乎已經失去了遊動的能力,任由海水漂著,它離岸邊越來越近。中午,專家現場查看過後,確認抹香鯨已經擱淺。此時它離岸邊只有數米近,岸上站滿了市民,他們都希望,抹香鯨或許只是在休息。

潛水夫自在和晨迪再次下水,按照專家的指示,對鯨魚進行了皮膚取樣和注射長效抗生素。香港海洋公園的獸醫說,這是在幫助鯨消炎。潛水夫說,抹香鯨的呼吸已經不規律,身上也多了不少傷痕,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了。

專家們回到了大船上,與牽頭營救的惠州方面人士緊急商量對策。專家們原本提出,繼續採取聲音驅趕法,利用敲擊金屬棒發出高頻聲音刺激抹香鯨遊走。惠州漁政部門接受了這個建議。正當他們正在準備實施的時候,專家發現抹香鯨的體力已經不足以支撐它遊到外海了。

回天乏術,各路專家對受傷的抹香鯨一籌莫展,無奈之下,香港海洋公園的專家悲痛地提出,或許可以考慮對抹香鯨進行“安樂死”。但由於對鯨類實施“安樂死”的方法太難實施,惠州方面表示,只能靜待抹香鯨自然死亡,但會幫助抹香鯨注射鎮痛劑,減少它的痛苦,營救人員也會徹夜守護在它的身旁,陪伴它走完“鯨生”最後一程。

第4天 

拖拽時三位潛水夫始終陪護

14日晚陪伴著抹香鯨的營救人士表示,當晚它似乎又恢復了一些體力,開始向北遊動了三四百米,15日淩晨還出現過較大的動靜。營救人員趕緊彙報了這一“喜訊”,所有人都期待著奇跡發生,這個大傢伙能重新活過來。

大家都盼著奇跡,但這頭傷痕累累的抹香鯨似乎是累了,15日淩晨移動後,便待在原地再也沒有動過。抹香鯨在換氣時,需要將頭部的左鼻孔露出水面,但是15日早上,它的頭部很久都沒有抬起來,偶有噴水的動作,也一直待在水下。連續四天在現場參與救援的潛水夫自在向南都記者表示,這頭抹香鯨似乎慢慢失去了生命體征。

奇跡終究沒有降臨,昨日中午,專家確認抹香鯨死亡。這個誤入深惠海域,身上舊傷新傷不斷的大傢伙,最終還是離開了我們,四天三夜,營救人員用盡了力量,全深圳人都希望它能動起來,但是它再也回不到大海的懷抱了。

昨日下午,南都記者在惠州芝麻洲海灘距離這頭抹香鯨不到200米的岸邊看到,會後三位潛水夫下海,用繩索在這座抹香鯨尾部進行固定之後,由一艘船隻進行拖拽,然而開始拖拽工作後近一個小時內進展緩慢,負責拖拽的船隻多次調整方向,三位潛水夫始終陪護在這頭抹香鯨身邊。據當地居民表示,抹香鯨現在所處的海灘位置水位很淺,估計已經觸底,灘上佈滿鋒利的礁石和螺,強行拖拽很容易弄傷魚體。

後來採用了新方案,改用兩艘船隻,採用一拖一的方式開足馬力一同拖拽。新方案非常奏效,13:50左右,這頭抹香鯨的身體再次沉入海中,由兩艘快艇拖向惠州港方向。由於抹香鯨重量集中在腹部,惠州海洋局、惠州港碼頭、潛愛大鵬公益組織等多部門在起吊前,緊急對方案進行了最後的調整,分別在起吊設備的橫向和縱向進行加裝和加固。

在海中拖行2公里後,這只承載著太多關注與期待的抹香鯨在15:12分靠岸,15:40開始起吊。由於鯨表面的皮膚很滑,為了更好地保護它、也為了更好地控制重心,工作組先後嘗試三四次起吊。終於在16:20,在大亞灣惠州港碼頭,這頭海中的龐然大物被重型吊車拖離海面。

在深惠海域逗留了四天三夜的這頭抹香鯨,人們卻不得不用這樣的方式第一次看到了它的全貌。有關這只鯨的更詳細資料被測量出來:12.5米長,2米寬,14.18噸重,雌性,中科大專家表示,對於成年雌性抹香鯨來說,這只鯨的體型也是較大的。

據惠州漁政支隊指揮中心主任陳晉強介紹,抹香鯨在惠州港起吊後,下一站將運往位於惠陽區平潭鎮的惠州市海洋與漁業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加工製作成標本用於科普研究及宣傳。

再見了,抹香鯨。

專業人士表示:

大型鯨類擱淺成功救援的案例並不多

這頭抹香鯨的突然出現,引起了大家的好奇,而從它被困漁網到兩度擱淺,最後不幸離開,也引發了市民對環保的議論,南都記者採訪了專家瘦陀,這名曾在果殼網寫過抹香鯨擱淺科普文章的專業人士,向我們解答了一些疑問。

瘦陀告訴南都記者,作為大型鯨類的一種,抹香鯨一旦擱淺,處理就很困難。據瘦駝介紹,因為體型龐大、自重較重,一旦失去水的支撐就會“自己把自己壓壞”。同樣因為“太胖”,抹香鯨需要大量的水説明散熱,如果有皮膚裸露在空氣中就很容易被曬傷。一般處理大型鯨類的擱淺採取的辦法多是在高潮位的時候將其推回深海。一旦在淺暗灘擱淺,能採取的救援方案非常有限。瘦駝說,“在世界範圍內,大型鯨類擱淺成功救援的案例並不多。”

手記

留住鯨生鯨世的溫柔

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會最終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一個名字——鯨落(Whale Fall)。鯨魚的屍體可以供養著整套生命系統,這是它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

新聞中的這頭擱淺鯨魚,它的屍體最終會做成標本用於科普研究,也就是說,不會形成“鯨落”。

但是這不影響公眾對背後環保議題的關注。不知道它到底怎麼觸網,怎麼受傷,到底遭受了什麼?

如今,鯨魚越來越少了。相關資料顯示,全世界鯨目物種有80多個,但是只有達到30噸級別的大型鯨魚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鯨落——這就只剩下不到十種,而其中一半是瀕危的。今天全球海洋裡的鯨落數量,可能不足以前的1/6。

在一篇《鯨落,深海中的溫柔孤島》的文章中這樣寫道:假如大型鯨類數量徹底崩塌,這對深海的生命意味著什麼?沒人確切知道。也許鯨魚的消失會來得太快,不給生命留下足夠的時間適應;也許生命依然能頑強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學會綠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但是無論如何,如果鯨魚沒有了,鯨落這一龐大而溫柔的奇跡,也會隨之而去。

看起來,新聞中只是一頭鯨的離去,其實,不是。

人類從事著越來越頻繁的海事活動,與鯨類在海洋中搶佔著資源。船多,食物少,這讓在此深圳附近海灣出沒的鯨類越來越少。

有人說,“這是我們人類的問題,不是鯨的問題。”

四天三夜大營救

3月12日 大鵬海域近海

經過近3個小時的緊張處理,深圳大鵬新區漁政大隊工作人員、潛水夫及熱心漁民成功清除了鯨魚身上的漁網,並設法將該鯨魚引往深海。

3月13日 大鵬廖哥角附近

抹香鯨似乎找不到回家的路,一直在深圳大鵬及惠州海域徘徊,並未遠去。當晚深圳、惠州多部門聯手徹夜守護受傷抹香鯨。

3月14日 惠州芝麻州海灘

潛水夫在專家指導下為擱淺的抹香鯨做最後一次診療,隨後專家組宣佈放棄救治,選擇自然死亡方案。

3月15日 惠州港碼頭

中午12:40左右,各路專家經現場會議商討,確認抹香鯨死亡,並制定了將其拖至惠州港起吊的行動方案。

連日救助無果宣佈死亡的受困抹香鯨被拖到惠州碼頭吊運,並將最終做成標本。

采寫:南都記者 曾海城 黃海林 劉穎 孫雅茜 攝影 徐文閣 田飛 實習生 王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