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A股的核心風險:影子銀行的重新崛起

影子銀行捲土重來撐起3月社融資料。 中信證券認為, 影子銀行的再次崛起是對A股趨勢有重要影響的核心風險——資金分流效應或導致A股資金變少甚至出現淨流出。

3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2.12萬億元, 相比2月幾乎翻倍。 撐起3月社融強勁增長的是非標融資, 多位分析師觀點稱, 樓市調控升級, 地產企業融資受限不得不轉戰影子銀行, 推動表外新增委託、信託貸款、票據融資大增。

“非標資產將成為新的‘泡沫遷移地’”——中信證券指出, 本輪影子銀行的再次崛起是在金融監管環境趨嚴的背景下實現的, 更體現出其頑強的生命力。

而歸根到底, 2017年來的地產投資回暖才是影子銀行再崛起的基礎。 而且, 本輪趨嚴的金融監管“板子是打在金融杠杆上”的, 而影子銀行的產品背後有實際融資需求的(以房地產開發為主)。

影子銀行再度崛起:A股流動性拐點漸行漸近

中信證券秦培景、楊靈修、裘翔在報告中指出, 影子銀行再崛起是A股市場的核心風險。 “長錢”流入支撐 A 股指數中樞上行, 而其主要目的在於追尋穩定且一定水準的收益率。 因此, 影子銀行的產品規模和收益率達到一定水準後, 必然會產生明顯的資金分流效應, 導致流入A股資金變少甚至出現淨流出。

2016 年 10 月房地產新政開始以來, 影子銀行新產品發行速度逐步加快, 但其收益率上行趨勢較為緩慢:

雖然預計近期外貿和房地產主線的持續超預期能夠支撐市場對 EPS 的預期, 但是隨著影子銀行的再次崛起(雖然其收益率上升較慢), A股市場的流動性拐點可能漸行漸近, 這是未來最值得密切關注的風險點。

中信證券指出, 去年10月的一輪房地產調控嚴格限制了房企的“正規”融資途徑,

而2017年以來的地產投資回暖是本輪影子銀行再崛起的基礎。

地產投資韌性的邏輯核心還是在於庫存水準與房價預期:熱點城市庫存低而價格預期向上, 且政策鼓勵供給;而三、四線城市庫存去化提速, 開發商對價格預期轉為樂觀。 穩健的地產投資需求不僅是經濟回暖的重要支撐, 也是影子銀行再次擴張的重要基礎。

非標:新的“泡沫遷移地”

中信證券指出, 本輪影子銀行的再次崛起是在金融監管環境趨嚴的背景下實現的, 更體現出了其頑強的生命力。

一方面, 本輪趨嚴的監管板子是打在金融杠杆上的, 限制“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 而影子銀行的產品背後是有實際融資需求的(以房地產開發為主)。

另一方面, 雖然監管新規對通道業務對接非標, 以及銀行(表內外)和保險配置非標進行了更嚴的要求, 但只要終端收益率足夠高, 能撐起較長的融資鏈條, 這些影子銀行的產品還能繼續成長。

中國的影子銀行可以追溯到2010年。 瑞銀此前的研究指出, 金融自由化推助了影子信貸加速擴張、信貸強勁增長, 估算認為2016年底影子信貸規模在60-70萬億左右, 占整體信貸的比重已從2006年的10%左右大幅提高至33%。

2010年以來, 雖然政府試圖限制流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房地產行業的銀行貸款, 但表外貸款和非銀行信貸繞開了監管、繼續快速增長。 利率自由化和較寬鬆的金融市場環境使得決策層收緊在銀行表內信貸的同時,

卻放鬆了對金融體系其他部分的信貸和利率監管, 也促進了表外信貸增長。

監管層並非沒有意識到影子銀行擴張潛在的風險。 實際上在過去幾年, 監管層已經出臺了諸多監管檔收緊風險控制。 去年以來, 在防風險和去金融杠杆的政策導向下, 銀監會和保監會更是推出了一系列規範資產管理業務,加強了通道監控。而今年以來,表外理財被納入廣義信貸口徑,成為MPA考核中的一項重要指標,也使得銀行表外業務變得更加穩健。

銀監會和保監會更是推出了一系列規範資產管理業務,加強了通道監控。而今年以來,表外理財被納入廣義信貸口徑,成為MPA考核中的一項重要指標,也使得銀行表外業務變得更加穩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