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俞永福提速阿裡大文娛整合,合一影業擁抱阿裡影業

今日阿裡影業股票開盤大漲, 或多或少顯示了市場對阿裡大文娛內部戰略合作的期待。

北京時間3月14日(昨天), 阿裡巴巴影業集團(HK:1060)公告宣佈, 公司與阿裡巴巴大文娛旗下各業務板塊將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 整合各自資源優勢, 通過共同開發優質內容專案, 形成業務合作聯動, 建立文化娛樂行業的全產業鏈生態。

根據阿裡影業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的內部信, 阿裡影業與阿裡大文娛達成的戰略合作包括:

雙方就各自擁有的影視內容相關權利進行深度合作。

雙方就影視相關內容的宣發進行合作。

阿裡影業將與優酷土豆合資成立藝人經紀公司。

優酷與阿裡文學與阿裡影業共同投資開發網路大電影。

此外, 俞永福內部信還顯示, 基於業務協同, 原優酷土豆旗下合一影業將整合進入阿裡影業, 同時在成立電影業務中心小班委(國內), 班委包括俞永福、張強和原合一影業負責人劉開珞,

劉開珞向俞永福彙報。

在經歷票務平臺大戰、一系列影視項目的嘗試之後, 此番戰略合作也意味著, 作為大文娛版塊中內容輸出的重要埠, 阿裡影業將在“實業生態”的方向上再一次邁開嘗試性步伐, 大文娛版塊通過整合協同將為阿裡影業助跑。

自2016年, 阿裡巴巴CEO張勇宣佈成立大文娛版塊, 並任命俞永福為大文娛產業工作組組長, 阿裡的雙H(健康和快樂)戰略中的快樂一極已經呼之欲出, 版圖也已經基本奠定, 俞永福在跟員工的交流中對大兵團作戰的路徑進行過更為清晰的描述:”我們第一階的重點就是完成三通, 即資訊通、人情通, 最終實現戰略通, 形成共同的”一張圖”。

推進集團整體戰略和資源與大文娛版塊的銜接, 幫助版塊各業務線, 減少刷臉, 減少重複建設, 增加資源分享, 支援各品牌在專業領域取得成功。 ”如今看來, 經歷過一波人事調整, 一切都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1俞永福和他的”實業生態”

2016年11月1日, 阿裡大文娛董事長兼CEO俞永福發出員工信, 首次面向全體員工詮釋他的“用兵方略”以及對文化娛樂產業的行業終局判斷。 其中“實業”二字被頻頻提起。

俞永福說, 阿裡巴巴在文化娛樂行業的“高起點創業”, 是因為這是一個可以長期發展的實業領域, 亦是技術創造力、內容創造力和商業創造力的融合之地, 三者缺一不可。

正如外界所知, 在過去幾年間, 中國文化娛樂產業成為新的“風口”, 視頻、影視等熱門領域迎來了諸多的產業資本和產業機會, 各種金融化、結構化交易工具的出現, 以及市場資金的進入都在助推產業的繼續升溫。

但正是因為風口的出現, 這個行業也面臨著“投機”思維的劇烈衝擊。 以多頭參與、快速進入、快速變現為主思路的短線產業運營法正在挑戰這個行業的基礎規則。

而俞永福則說, 阿裡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的整體佈局將嚴格按照“做實業”的路線進行, 這個創業之旅是一個比耐心, 比能力和比決心的過程。

經過近些年的佈局, 阿裡大文娛的生態版圖已經基本落定, 而要指揮這個龐然大物顯然並不容易, 不過, 多年在阿裡多個業務部門擔任一把手的經歷也讓俞永福具備了強大的指揮作戰能力。

俞永福2014年帶領UC全面併入阿裡巴巴, 出任高德總裁, 實現了業務和組織的良好對接;2015年3月31日, 身為阿裡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 正式兼任阿裡集團旗下網路行銷平臺“阿裡媽媽”總裁職務。 2015年12月8日, 俞永福也成為阿裡巴巴集團新增的四位合夥人之一。

2016年6月,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宣佈成立阿裡巴巴集團“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由俞永福出任阿裡巴巴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拉開了阿裡巴巴大文娛整合協同的序幕。

2阿裡在文娛產業埋下的伏筆,協同作戰隊形開始明晰

去年10月,阿裡大文娛啟動籌建時,俞永福就明確指出,阿裡巴巴大文娛的成立初衷之一就是為了板塊專業協同。目前,大文娛版塊包括優酷土豆、UC、阿裡影業、阿裡音樂、阿裡體育、阿裡遊戲、阿裡文學、阿裡數字娛樂事業部。

在俞永福的規劃中,阿裡文娛集團的配置是“2+X”的業務矩陣,即兩個事業群,大優酷事業群和新移動事業群,兩個使用者平臺引擎。

新移動事業群包括UC流覽器、神馬搜索、九游、PP助手、阿裡文學,由俞永福的戰友、UC創始人何小鵬任總裁。

大優酷事業群,包括優酷土豆和原阿裡數娛事業部,隨著古永鏘卸任優酷土豆董事長兼CEO和楊偉東的上位,俞永福對大優酷事業群的梳理和掌控似乎也已塵埃落定。

同時,阿裡巴巴文化娛樂集團成立業務平臺發展小組,由他和楊偉東、何小鵬三人組成。上述“鐵三角”將負責業務平臺建設的策略和推進。

在X所代表的垂直縱隊裡,最早明朗化的是阿裡音樂,公佈由楊偉東兼任CEO,阿裡音樂在垂直縱隊裡的地位和重要性已然凸顯。

而俞永福以文娛集團最高負責人的身份兼任阿裡影業董事局主席兼CEO,還是顯示出了俞永福要來攻堅克難的決心,這樣的安排也顯示出阿裡影業在大文娛板塊的戰略意義,文化娛樂產業屬於內容產業,而影視又是內容產業中門檻最高,難度最大但又最為重要的領域。

不可否認,阿裡影業三年來的攻城掠地取得了相當耀眼的成績:線上售票業務中的爭奪戰中,旗下的淘票票市場份額從不足5%到如今僅次於貓眼雄踞第二;參與投資的《七月與安生》收穫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雙黃蛋”;在資本層面先後入股大地影院、收購星際影院;在國際化層面入股amblin後的首部影片《一條狗的使命》的在華票房就突破了4.2億大關……即便如此,在已是紅海一片的中國電影行業中阿裡仍有巨大成長空間,此次“老將”合一影業的加入或許可以給阿裡影業帶了更多的優質內容。

合一影業成立於2014年8月,成立兩年多時間以來投資了近40部電影,包括《捉妖記》、《唐人街探案》、《萬萬沒想到》等。成立之初,原優酷土豆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古永鏘兼任合一影業董事長,在2016年10月31日,古永鏘正式退出優酷土豆。

此次迎來整合首站。俞永福認為,阿裡影業的目標不是成為傳統意義上的影視公司,更非擁有龐大資源的“玩家”,而是應該成為一家實打實的影視產業公司,把實業做實、做透,進而做大、做強。

在俞永福看來,阿裡影業經過兩年多的高起點創業,已經具備了進入新階段的能力。另一方面,基於影視行業資金和人才高度密集、高風險的特徵,阿裡影業必須升級業務形態,堅定地沿著“做實業”的路線發展。

阿裡大文娛各業務與阿裡影業合作聯動僅是個開端,通過整合與協同,阿裡影業將成為大文娛板塊中內容產品的重要輸出埠。

3回頭來看十億”輸血“淘票票,到底值不值?

2月17日晚間,阿裡影業(01060.HK)針對2016年全年財報發佈一份盈利預警吸引了業內的極大關注。

這份公告稱,截至2016年12月31日阿裡影業預計錄得淨虧損9.5-10億元人民幣,相比在2015年度盈利約4.66億人民幣,阿裡影業去年預期虧損主要由於淘票票為獲取更多市場份額而投入的市場推廣支出。

雖然2016年票補相較於2015年有所減少,但線上票務平臺之戰依然競爭激烈,而隨著百度糯米的退出,線上票務平臺之間的競爭也逐漸進入淘票票、貓眼、微票的“三國殺“狀態,浪潮退去之後,基於大資料和使用者習慣洞察優勢,票務平臺將迎來穩定發展期,能夠獲得多大的盈利還有待觀察。

在阿裡文娛集團整體的“2+X”的業務矩陣中,阿裡影業持續夯實以淘票票為軸心的發行平臺,打造連通行業上下游和集團前後臺的“實業”堡壘。在大文娛的支撐下,阿裡影業能否實現順利突圍或許是衡量“淘票票”價值的最好標準。

可以看到,身處快速發展的中國市場,阿裡影業首先選擇了花錢砸通路,用於吸引新客戶、鞏固市場地位,而在內容創作上,阿裡影業相關負責人透露,近幾年國內影視行業,大量有潛力的新人需要平臺和機會脫穎而出,阿裡影業此前已推出針對青年電影人培養的A計畫,此次和優酷成立藝人經紀公司,最主要目的同樣是希望能夠為行業發掘和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為年輕人提供更豐富的展現平臺和機會。

俞永福表示,隨著這次戰略安排的逐步落地,阿裡影業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拼專業,拼耐力,拼實業生態“將是未來的關鍵字。

2016年6月,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宣佈成立阿裡巴巴集團“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由俞永福出任阿裡巴巴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拉開了阿裡巴巴大文娛整合協同的序幕。

2阿裡在文娛產業埋下的伏筆,協同作戰隊形開始明晰

去年10月,阿裡大文娛啟動籌建時,俞永福就明確指出,阿裡巴巴大文娛的成立初衷之一就是為了板塊專業協同。目前,大文娛版塊包括優酷土豆、UC、阿裡影業、阿裡音樂、阿裡體育、阿裡遊戲、阿裡文學、阿裡數字娛樂事業部。

在俞永福的規劃中,阿裡文娛集團的配置是“2+X”的業務矩陣,即兩個事業群,大優酷事業群和新移動事業群,兩個使用者平臺引擎。

新移動事業群包括UC流覽器、神馬搜索、九游、PP助手、阿裡文學,由俞永福的戰友、UC創始人何小鵬任總裁。

大優酷事業群,包括優酷土豆和原阿裡數娛事業部,隨著古永鏘卸任優酷土豆董事長兼CEO和楊偉東的上位,俞永福對大優酷事業群的梳理和掌控似乎也已塵埃落定。

同時,阿裡巴巴文化娛樂集團成立業務平臺發展小組,由他和楊偉東、何小鵬三人組成。上述“鐵三角”將負責業務平臺建設的策略和推進。

在X所代表的垂直縱隊裡,最早明朗化的是阿裡音樂,公佈由楊偉東兼任CEO,阿裡音樂在垂直縱隊裡的地位和重要性已然凸顯。

而俞永福以文娛集團最高負責人的身份兼任阿裡影業董事局主席兼CEO,還是顯示出了俞永福要來攻堅克難的決心,這樣的安排也顯示出阿裡影業在大文娛板塊的戰略意義,文化娛樂產業屬於內容產業,而影視又是內容產業中門檻最高,難度最大但又最為重要的領域。

不可否認,阿裡影業三年來的攻城掠地取得了相當耀眼的成績:線上售票業務中的爭奪戰中,旗下的淘票票市場份額從不足5%到如今僅次於貓眼雄踞第二;參與投資的《七月與安生》收穫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雙黃蛋”;在資本層面先後入股大地影院、收購星際影院;在國際化層面入股amblin後的首部影片《一條狗的使命》的在華票房就突破了4.2億大關……即便如此,在已是紅海一片的中國電影行業中阿裡仍有巨大成長空間,此次“老將”合一影業的加入或許可以給阿裡影業帶了更多的優質內容。

合一影業成立於2014年8月,成立兩年多時間以來投資了近40部電影,包括《捉妖記》、《唐人街探案》、《萬萬沒想到》等。成立之初,原優酷土豆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古永鏘兼任合一影業董事長,在2016年10月31日,古永鏘正式退出優酷土豆。

此次迎來整合首站。俞永福認為,阿裡影業的目標不是成為傳統意義上的影視公司,更非擁有龐大資源的“玩家”,而是應該成為一家實打實的影視產業公司,把實業做實、做透,進而做大、做強。

在俞永福看來,阿裡影業經過兩年多的高起點創業,已經具備了進入新階段的能力。另一方面,基於影視行業資金和人才高度密集、高風險的特徵,阿裡影業必須升級業務形態,堅定地沿著“做實業”的路線發展。

阿裡大文娛各業務與阿裡影業合作聯動僅是個開端,通過整合與協同,阿裡影業將成為大文娛板塊中內容產品的重要輸出埠。

3回頭來看十億”輸血“淘票票,到底值不值?

2月17日晚間,阿裡影業(01060.HK)針對2016年全年財報發佈一份盈利預警吸引了業內的極大關注。

這份公告稱,截至2016年12月31日阿裡影業預計錄得淨虧損9.5-10億元人民幣,相比在2015年度盈利約4.66億人民幣,阿裡影業去年預期虧損主要由於淘票票為獲取更多市場份額而投入的市場推廣支出。

雖然2016年票補相較於2015年有所減少,但線上票務平臺之戰依然競爭激烈,而隨著百度糯米的退出,線上票務平臺之間的競爭也逐漸進入淘票票、貓眼、微票的“三國殺“狀態,浪潮退去之後,基於大資料和使用者習慣洞察優勢,票務平臺將迎來穩定發展期,能夠獲得多大的盈利還有待觀察。

在阿裡文娛集團整體的“2+X”的業務矩陣中,阿裡影業持續夯實以淘票票為軸心的發行平臺,打造連通行業上下游和集團前後臺的“實業”堡壘。在大文娛的支撐下,阿裡影業能否實現順利突圍或許是衡量“淘票票”價值的最好標準。

可以看到,身處快速發展的中國市場,阿裡影業首先選擇了花錢砸通路,用於吸引新客戶、鞏固市場地位,而在內容創作上,阿裡影業相關負責人透露,近幾年國內影視行業,大量有潛力的新人需要平臺和機會脫穎而出,阿裡影業此前已推出針對青年電影人培養的A計畫,此次和優酷成立藝人經紀公司,最主要目的同樣是希望能夠為行業發掘和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為年輕人提供更豐富的展現平臺和機會。

俞永福表示,隨著這次戰略安排的逐步落地,阿裡影業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拼專業,拼耐力,拼實業生態“將是未來的關鍵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