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共用單車一定優於城市公共自行車? 專家“辯”其優劣

央廣網北京3月15日消息 中國之聲兩會特別節目央廣辯論會今晚的辯題是:《共用單車發展一定優於城市公共自行車嗎?在越來越快速運轉的互聯網時代, 科技發明與社會應用之間, 是否產生了裂變?》正反方辯手:張翼、宋曉陽;現場嘉賓:全國人大代表鄧中翰;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周齊。

鄧中翰:贊成共用單車出行方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星微集團創建人、董事長, “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表示, 今年兩會期間, 長安街進入到大會堂的入口周邊停了許多輛共用單車, 科技改變生活,

通過手機、互聯網+等技術手段, 共用單車使得大家的生活更加方便, 出行更加自由。 鄧中翰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趨勢。 希望通過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將供和需匹配起來, 政府更多的從導向或者是管理角度參與。 他贊成共用單車出行方式。

鄧中翰解釋, 在北京, 大家都很擔心出行擁堵和由此產生的污染, 共用單車帶來一條新的風景線, 帶著一種時代的風尚和時髦感, 共用單車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對於單車損壞、亂停亂放的問題, 鄧中翰認為, 應該“擁抱新科技, 然後在實踐中不斷打磨, 不斷尋找更優化的方案。 ”政府出臺規範、標準, 規避這些問題。 鄧中翰堅信共用單車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 一定會帶來更好、更多的、更方便的服務。

張翼:共用單車是靠市場化力量

中國之聲特別觀察員張翼認為, 共用單車是靠市場化的力量、靠資本的力量發展起來的, 但是公共自行車在絕大多數的城市都不成功, “要用更加市場化的方式發展, 美國也好、英國也好、澳大利亞也好, 公共出行絕大部分比例是市場的企業去支配, 資本的力量、市場化力量去支配, 越是競爭的市場, 它的價格越平穩。 ”

周齊:共用單車沒有提供後續服務 怎麼能夠可持續?

周齊認為公共自行車和共用單車都是資訊化條件下的產物, 建設初期的目的是要幹什麼?是宣導和引導人們綠色出行, 解決“城市病”問題。 “城市病”是兩個問題:一是污染問題;一是道路擁堵問題, ”這種出行方式會解決城市污染和城市道路擁堵問題。

建設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 是要納入城市公共交通的慢性系統, 把它納入城市交通體系裡。 共用單車把這個體系打破了, 是在一種無序狀態下建立的一種出行方式。 這種引導會方便一部分人出行, 但會影響城市秩序。 所以在建設城市公共自行車的過程中, 把它納入秩序裡, 因為現在講法制、講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的核心要義就是各種人, 人、車、路等都要在一個秩序環境下。 ”

周齊表示, 共用單車也好, 公共自行車也好, 都是提供給市民的一種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的好壞, 是由執行者表達出來。 北京公共自行車搞得不好, 不能說公共自行車這件事情不好, “提供公共產品, 我覺得有幾個要素:第一提供公共產品是滿足大多數市民需求;第二宣導公民素質。

提供公共產品, 不能夠選擇使用公共產品的人。 公共產品好不好, 首先不能定位為使用公共產品的人應該有多麼高的素質。 周齊提出質疑, 現在共用單車提供方便的同時, 第一無秩序, 第二是根本沒有後續服務, 這種怎麼能夠可持續?

宋曉陽:共用單車與政府公共自行車一定會取長補短

宋曉陽表示, 現在共用單車是爆炸式增長, 在城市的慢行系統過程中, 它讓城市更加有序還是像現在這樣導致城市無序。 為什麼說城市無序?“大家現在使用的共用單車會出現什麼問題?用戶體驗不好, 車椅子的座位不舒服, 還有騎上去非常沉, 其次值得信任的金融服務體系現在沒有建立起來,

很多一些共用單車的押金不能保證隨時能夠退還到用戶銀行帳戶裡。 第三更為重要的是, 可供安全使用的車輛沒有保證。 現在每天在朝陽區有600輛車有可能會被損壞。 如果刷完之後發現共用單車不能用, 共用經濟從何而談?想讓共用單車在城市裡能夠成為疾馳的自行車, 如果品質不過關, 騎兩天就壞, 用戶摔個稀巴爛, 不給用戶按時退押金的破自行車, 人們是不需要的。 ”

在宋曉陽看來, 共用單車是綠色出行, 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 城市公共汽車、城市公共自行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要優於共用單車, 為什麼說是可持續?首先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會發現政府的協作非常重要, 從未來發展角度說, 共用單車與政府公共自行車一定會取長補短。

共用單車與政府公共自行車一定會取長補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